然而,贾诩却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将军稍安勿躁。”
“哦?为何?”张绣停下脚步,疑惑地问道,“刘表求救,正是我等介入的大好时机啊!”
贾诩分析道:“刘表此番虽惊,却未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必会再次派人来催。”
他顿了顿,笃定道:“我等不妨先‘慢慢准备’,让刘表再焦急几日,让他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我军身上,届时我等进入襄阳,方能掌握更多主动。”
张绣闻言,恍然大悟,佩服道:“先生深谋远虑,绣不及也!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
贾诩捻须道:“首要之事,当立刻修书一封,遣一心腹密使,火速送往随县温侯处。信中需言明我等已知安陆大捷,并告知刘表求援之事,并告知温侯,我军已做好一切准备,不日即将‘进驻’襄阳城!让温侯具体谋划,于阵前相见时,对我等可具体指示,以便我等临机配合,共成大业!”
张绣眼睛一亮,笑道:“妙啊!如此,我等行动皆在温侯掌控之中,方能配合无间!我这就亲自写信!”
张绣当即铺开绢帛,提笔疾书,将贾诩之意尽述其中,写罢,用火漆封好,唤来一名绝对忠诚、身手矫健的亲信,叮嘱道:“此信关系重大,你需亲自交到温侯吕布手中,不得有失!速去随县!”
“属下遵命!”亲信将信贴身藏好,领命而去。
打发走信使,张绣立刻召来麾下头号猛将胡车儿,下令道:“胡车儿!”
“末将在!”身形魁梧、声如洪钟的胡车儿抱拳应道。
“命你即刻点齐我宛城三万西凉精锐!检查军械,备足粮草,做好出征准备!兵发襄阳!”
“末将领命!”胡车儿兴奋地大吼,转身便去整顿兵马。
两日后,宛城校场,旌旗招展,刀枪如林。三万西凉铁骑,人如虎,马如龙,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这些久经沙场的凉州悍卒,乃是张绣立足乱世的根本。
张绣顶盔贯甲,立于帅旗之下。贾诩一身青衫,坐于一旁马车之中,神色平静,仿佛只是随军出游。胡车儿则全身披挂,手持长刀,如同铁塔般立于阵前,煞气逼人。
张绣拔出佩剑,指向南方,声震四野:“儿郎们!兵发襄阳!”
“吼!吼!吼!”三万铁骑齐声怒吼,声浪滚滚。
霎时间,万马奔腾,烟尘大作!三万西凉铁骑,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携着无匹的锋锐之气,离开宛城,沿着南下官道,朝着襄阳方向,滚滚而去!
随县。
大军经过数日休整,士气饱满,粮草充足,正摩拳擦掌,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吕布与陈宫、张辽等人正在商议是直接强攻襄阳,还是先扫清周边据点,一封来自北方的密信被亲兵呈了上来。
“主公,宛城张绣将军有密信送到。”
吕布接过那封被火漆密封的信函,挥手让亲兵退下。他拆开信件,快速浏览起来。信中是张绣的亲笔,详细说明了刘表如何遣使求救,以及他已尽起三万西凉铁骑,南下“救援”襄阳的动向。信中最后再次表明,愿听从温侯调遣,共图大事。
看完信件,吕布脸上瞬间绽放出畅快淋漓的笑容,他将信件递给身旁的陈宫,朗声笑道:“公台,文远,你们都看看!张绣与贾文和先生,已经出兵襄阳了!大事成矣!”
陈宫接过信件,与张辽一同观看,看完后,陈宫亦是赞叹:“张绣此来,有此三万西凉铁骑在内呼应,襄阳已是囊中之物!刘表此刻,恐怕还将其视为救命稻草呢!”
张辽也笑道:“张绣、贾诩皆是明智之人,如此一来,襄阳内外夹攻,破之易如反掌!”
吕布心情极佳,负手立于地图前,目光灼灼地锁定在襄阳的位置上,豪气干云地说道:“不错!更何况,蔡瑁已执掌江陵兵权,待我兵临襄阳城,他见时机成熟,必然举江陵来附!”
他越说越是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荆州牧的印信摆在自己面前:“只要拿下襄阳,荆州北部核心之地便尽入我手!南郡有蔡瑁在,亦可传檄而定!荆襄九郡,指日可待!传令下去!”
吕布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点齐所有兵马!留下少量部队守备随县,其余全军开拔!”
“目标,襄阳!”
“我要给刘表老儿最后的‘惊喜’!”
“末将等遵命!”陈宫、张辽、赵云、纪灵、周仓等文武众将齐声应诺,个个斗志昂扬。
随着吕布一声令下,休整完毕的吕布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迅速行动起来。四万精锐步骑组成庞大的行军队伍,浩浩荡荡开出随县,沿着宽阔的驰道,一路向北,直扑荆州的心脏——襄阳城!
这一次,吕布不再有任何保留,他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携安陆大胜之威,配合张绣的“外援”与蔡瑁的“内援”,一举奠定荆州的格局。辽阔的荆北平原上,吕布军的兵锋所向,卷起漫天烟尘。
两日后,襄阳城北,烟尘滚滚,蹄声如雷。代表着西凉铁骑的旌旗出现在地平线上,迅速放大,最终化为一片肃杀森严的军阵。为首大将,正是张绣,其身旁策马而行的,便是谋士贾诩。身后胡车儿等西凉悍将以及三万铁骑,虽经长途跋涉,却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和昂扬的士气,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
城头守军见状,立刻飞报州牧府。病体沉重的刘表闻讯,强打精神,在蒯良、刘先、王威等留守文武的簇拥下,亲自出北门迎接。
城门开启,刘表在王威的搀扶下,步履略显蹒跚地走出。他看到眼前这支兵强马壮、杀气腾腾的西凉铁骑,灰败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心中稍安。
张绣见刘表亲自出迎,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对着刘表躬身抱拳,姿态放得颇低:“绣,拜见刘使君!救援来迟,还望使君恕罪!”
刘表连忙上前虚扶,声音带着激动和些许沙哑:“张将军快快免礼!将军能不辞劳苦,星夜来援,已是天大的恩情,何罪之有?如今荆州遭此大难,吕布猖獗,需赖将军虎威,方能保境安民啊!”说着,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张绣一脸“诚恳”地说道:“使君言重了!昔日绣落魄来投,蒙使君不弃,赐予宛城安身,此恩一直未敢忘怀。今使君有难,绣岂能坐视?自当竭尽全力,助使君击退强敌,保荆州安宁!”
刘表闻言,更是感动,紧紧握住张绣的手:“有将军此言,我心甚慰!将军放心,待击退吕布,荆州府库之钱粮金银,必不会亏待将军今日之情!”
张绣心中暗笑,面上却肃然道:“此乃绣分内之事,使君太客气了。”
这时,贾诩也上前一步,对刘表微微躬身:“诩,见过刘使君。”
刘表对贾诩亦是闻名已久,知其为张绣智囊,不敢怠慢,连忙道:“文和先生不必多礼!将军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此番破敌,还需先生多献良策!”
贾诩淡然道:“使君过誉,诩自当尽力。”
随后,张绣、贾诩又与蒯良、刘先、王威等荆州文武一一见礼,双方表面上客套寒暄,气氛看似融洽和谐。荆州众人见西凉军容鼎盛,心中稍定,仿佛看到了守住襄阳的希望。而张绣、贾诩则暗自观察着襄阳城防与这些荆州官员的神色,将一切尽收眼底。
客套完毕,刘表热情地邀请道:“张将军,文和先生,诸位将军远来辛苦,快请入城!我已命人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多谢使君!”张绣拱手谢过。
随即,在刘表等人的陪同下,张绣、贾诩率领西凉军主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