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探查受挫与推算反噬,让杨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面对昇龙集团这般神秘而强大的对手,以及那个很可能同样精通邪术的吴坤,仅凭目前恢复的这点微末道行,无异于以卵击石。道观的修缮已近尾声,工匠们陆续撤离,只留下少许收尾工作。喧闹过后,道观重归往日的宁静,甚至比以往更添几分焕然一新的肃穆。这难得的清静,正是疗伤和修炼的绝佳时机。
夜色如水,月华透过新换的窗棂,洒在偏殿光滑的地板上。杨帆盘膝坐在蒲团上,五心朝天,再次沉浸于《道德经》心法的运转之中。此次修炼,与往日不同。接连的重创、生死的考验、以及与邪术高手的交锋,虽然让他身体濒临崩溃,却也如同一次残酷的淬炼,将他身心深处的某些杂质剥离了出去。加之近日了却心愿,修缮道观,救助小月月,虽非刻意求取功德,但冥冥之中,似乎也有某种正向的反馈萦绕周身。
心神沉入丹田,那里依旧空空荡荡,只有一缕发丝般纤细的青色真气在缓缓游弋,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得可怜。左肩处的蛊毒依旧盘踞,如同附骨之疽,不断散发着阴寒气息,侵蚀着他的生机,也牵制着真气的恢复。若在以往,杨帆或许会因这缓慢到令人绝望的恢复速度而感到焦躁。但今夜,他的心却格外沉静。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不再执着于如何快速壮大那缕真气,而是将意念放空,去体会那种“虚极静笃”的状态。意识跟随着那缕微弱真气在干涸的经脉中艰难游走,感受着每一次流转时带来的细微刺痛与生机萌动。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物我两忘之境。仿佛脱离了躯壳的束缚,以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角,“看”向自己的身体内部。
那是一片狼藉的“景象”。经脉多处黯淡扭曲,如同干涸龟裂的河床;丹田气海萎缩不堪,如同即将枯竭的池塘;左肩处一团浓郁的黑气盘根错节,不断散发着污秽与死寂。这便是他此刻的“道基”,破损而脆弱。然而,就在这片破败之中,他却隐约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一些以往因为真气充盈、运转顺畅而被忽略的细微脉络,在此刻真气稀薄、流速缓慢的情况下,反而清晰地显现出来。它们如同大树枝干上隐秘的细枝末节,看似无用,却似乎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
同时,他感受到那缕游丝般的真气,虽然微弱,但其精纯程度,似乎比受伤之前更胜一筹!仿佛经过这次几近散功的磨难,真气中的杂质被强行涤荡,只剩下最本源、最核心的一丝精华。更重要的是,在他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后,一种难以言喻的“圆满”感,或者说是一种对“圆满”的渴望与认知,悄然浮上心头。
他回想起自己突破《道德经》第二层巅峰时的情景。当时只觉得内力充盈,灵觉大涨,以为已是此层极限,进无可进。但此刻以这种“虚极”状态回望,却发现那时的“巅峰”,似乎…仍有些许瑕疵?如同一个看似完美的玉璧,在极致微观处,仍能看到些许未能完全交融的纹理,些许未能彻底圆满的气韵。“难道…第二层巅峰之后,并非直接踏入第三层,而是…还有一个未曾被察觉,或者说极难达到的…过渡境界?”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杨帆的心头,让他心神剧震!师父传授心法时,只提及《道德经》共有十层境界,因地球灵气枯竭,自古罕有人能突破第三层。但对于每一层境界内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巅峰之后是否还有更极致的状态,却从未细说。或许,连师父也未曾触及?
杨帆努力捕捉着那一闪而逝的灵感。他尝试引导那缕精纯却微弱的真气,不再按照以往熟悉的周天路径运转,而是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些以往被忽略的细微脉络。过程极其艰难,如同用一根头发丝去疏通堵塞了亿万年的毛细血管。剧痛、滞涩、甚至几次差点真气溃散。但他咬牙坚持,凭借着对那丝“圆满”感的执着追求,一点点地探索。
不知过了多久,当月华西斜,黎明将至时,他终于成功地让那缕真气,极其勉强地在一个从未涉足的细微脉络中,完成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循环。就在循环完成的刹那!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遍全身!并非真气暴涨,也非伤势痊愈,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通透”与“和谐”!仿佛身体内部某个极其微小的、原本存在些许不协调的“齿轮”,被悄然拨正了!
虽然这种感觉转瞬即逝,随即又被剧痛和虚弱淹没,但杨帆却猛地睁开了眼睛,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极境…无暇境…圆满境?!”他喃喃自语,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虽然只是管中窥豹,惊鸿一瞥,但他几乎可以肯定,在《道德经》每一层境界的公认巅峰之上,确实还存在一个传说中的、更为极致的状态!这个状态,并非单纯力量的提升,而是对自身力量掌控达到极致圆满,对道基进行最深层次的夯实与淬炼!
唯有达到此境,方能为日后突破地球限制,攀登更高大道,打下最坚实无敌的根基!然而,想要达到这种状态,何其艰难!恐怕需要莫大的机缘,甚至…需要破而后立,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方有一线可能。联想到自己此刻近乎散功的状态,那缕异常精纯的真气,以及对以往“巅峰”瑕疵的认知…杨帆的心中,一个大胆甚至疯狂的念头,不可抑制地萌生出来。
难道…这次几乎将他打入深渊的重创,反而成了他触碰那传说中“极境”的…一次契机?这个想法让他呼吸急促,但随即又被现实的冰冷拉回。左肩蛊毒的刺痛时刻提醒着他,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活下去,清除毒素,恢复基本的实力,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极境”之悟,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看到的一丝微光,遥远而诱人,却并非当下可以奢望。
但他已将这颗种子深埋心中。待到乌云散尽,根基重塑之时,或许便是追求那无上圆满之境的开始。窗外,天际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到来,带来的依旧是未知的挑战与风险。但杨帆的心境,却与昨日已然不同。那初窥“极境”的一丝感悟,如同在他道心深处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灯,虽微弱,却指引着更为高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