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伏诛·朝堂肃清
临安皇宫的早朝,御座上的宋度宗指尖忽明忽暗地轻颤,尸毒在血脉中翻涌时,他眼底会掠过一丝幽绿——那是傀儡身份的烙印,却又偶尔闪过转瞬即逝的慌乱。
他展开明黄圣旨,语调木然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查前太师贾似道,伪造圣旨构陷忠良,私吞军饷百万两,勾结蒙古信使泄露边防机密,罪证确凿!着即革职逮捕,交大理寺严审;其党羽无论官阶高低,尽数缉拿,钦此!”
圣旨落地,朝堂死寂。贾似道的死党、户部尚书王伦猛地出列,须发戟张:“陛下!贾太师辅佐朝政十余年,岂能凭几句空言定罪?臣请陛下出示实证,否则便是寒了百官之心!”
“实证?”丁大材缓步走出朝列,玄色衣袍扫过地面,周身敛去的尸气仍让殿内温度骤降。他眼底闪过一丝算计——王伦这话,正好给了他清缴江南私兵的借口。“王大人要实证,那便让你看个够。”
话音未落,大理寺卿引着三名证人入殿:曾被贾似道克扣军饷的边将,捧着泛黄的账目;目睹他伪造圣旨的老内侍,颤巍巍呈上底稿;就连他私藏金银的管家,也扛着半箱账本,泣声道:“太师府地窖藏金十万两,均是贪墨所得,小人愿指认!”
王伦脸色惨白,却仍强辩:“这些都是伪造!衍空操控陛下,意图谋逆,你们岂能信他!他在襄阳私养尸兵,早晚要反!”
“放肆!”宋度宗猛地拍案,眼底幽绿与慌乱交织——尸毒让他本能服从丁大材,却又残留着对“谋逆”二字的恐惧。“朕的旨意,也是假的?来人,将王伦拿下!”
禁军涌入殿内,王伦挣扎着嘶吼:“贾太师不会放过你们的!他在江南还有三万私兵!”
丁大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对宋度宗躬身:“陛下,江南私兵乃心腹大患,臣请旨率禁军清缴,既除内忧,又能借此扩充边防兵力,以防蒙哥趁虚而入。”他心中清楚,这三万私兵若收编,便是他掌控南宋兵权的又一筹码。
宋度宗机械点头:“准奏,一切由枢密使做主。”
与此同时,临安太师府已被禁军合围。贾似道正焦躁地烧毁密信,见禁军破门而入,顿时勃然大怒:“你们敢!我乃贾相爷亲族,谁敢动我?”
“奉陛下旨意,捉拿反贼贾似道!”禁军统领挥刀上前,贾似道抽出腰间佩剑反抗,却被数柄长枪架住,铁链锁身时,他仍嘶吼:“衍空!你私养尸兵,操控天子,才是真正的反贼!我有蒙哥的密信,杀了我,南宋必亡!”
大理寺狱阴暗潮湿,腐臭弥漫。丁大材坐在牢前的石椅上,看着被铁链锁在墙上的贾似道,指尖摩挲着尸骨令牌,心中盘算着——留着贾似道,或许能在与蒙哥对峙时当作筹码,可此人反复无常,终究是隐患。“贾太师,还记得你派贾仁去襄阳要挟黄蓉吗?还记得你进谗言让禁军抄斩帅府吗?”
“是你陷害我!”贾似道目眦欲裂,“我与蒙哥约定,只要我活着,他便暂缓攻城!你杀了我,他定会倾巢而出!”
丁大材轻笑一声,抬手扔出一叠纸:“你以为这些密信还能救你?你的信使早已被霍都截杀,这些,不过是你通敌的铁证。至于蒙哥……他若敢来,正好用你的人头,祭我的尸兵。”
贾似道看着纸上自己的签名,浑身一软,瘫坐在地——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三日后,大理寺宣判:贾似道凌迟处死,午时行刑,头颅悬城示众三日。
刑场人山人海,百姓们投掷石块、烂菜叶,怒骂声不绝于耳。围观的官员们神色各异:老臣们垂首叹息,既恨贾似道贪腐,又惧丁大材狠厉;新晋的亲信则昂首挺胸,满眼谄媚。
贾似道被押上刑台时,往日的骄横化为绝望,他望着皇宫方向,嘶吼着“宋度宗昏君!丁大材奸贼!”,却被刽子手堵住了嘴。
午时一到,尖刀落下,百姓们欢呼雀跃,而丁大材站在远处高台上,冷漠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已在盘算如何利用贾似道的人头,震慑那些仍有异心的官员。
然而,朝堂清算并未一帆风顺。江南的三万私兵据守三座县城,负隅顽抗,丁大材派去的禁军初战失利,伤亡惨重。
消息传到临安,丁大材立刻传信韩小莹:“率两千尸兵驰援江南,配合禁军清剿,务必速战速决,不得让私兵勾结蒙古。”他清楚,拖延越久,越容易给蒙哥可乘之机。
消息同步传到襄阳,黄蓉立刻召集霍都与丐帮长老:“衍空大师忙着清缴私兵,正是我们巩固襄阳的机会。
第一,霍都带五十名尸兵围堵吕府,他早年依附贾似道,必定藏有私粮,且极可能联络蒙古残部;
第二,派丐帮弟子分赴江南,搜集私兵据点情报,传给韩小莹,既助丁大材尽快结束内患,也能借此摸清江南防务;
第三,暗中联络江湖旧部,在黑石关增设三层暗哨,一旦丁大材掌控全局后有异动,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黄帮主,吕文德已紧闭府门,府内似有火光,怕是在销毁证据!”霍都匆匆禀报。
黄蓉眼神一沉:“立刻出发!绝不能让他烧了粮草账册!”
半个时辰后,吕府大门被尸兵撞开。果然,吕文德正指挥家丁焚烧粮仓,见黄蓉闯入,他拔出佩剑便要自尽,却被黄蓉一把制住:“吕大人,你勾结蒙古、克扣粮草的罪证,我早已掌握。说出粮草藏匿之处,或许能留你全尸;若敢顽抗,贾似道的下场便是你的前车之鉴。”
吕文德看着黄蓉冰冷的眼神,又瞥见门口虎视眈眈的尸兵,终究是贪生怕死,哆哆嗦嗦地供出了城郊的秘密粮仓。黄蓉当即派丐帮弟子接管粮仓,清点出的三万石糙米,正好解了襄阳守军的燃眉之急。
江南战场上,韩小莹率尸兵抵达后,立刻改变战术。尸兵不畏刀箭,连夜攻破私兵最坚固的据点,韩小莹亲自斩杀私兵首领,剩余残部见势不妙,纷纷投降。丁大材下令将投降的私兵编入禁军,派亲信统领,既扩充了兵力,又清除了异心。
半月后,江南私兵被尽数清缴,潜逃的贾似道党羽被丐帮弟子捉拿归案,朝堂彻底肃清。
丁大材的亲信遍布六部,南宋军政大权尽在其手。临安百姓拍手称快,以为迎来了曙光,却不知真正的掌控者,是那个手握尸兵的枭雄。
襄阳帅府内,黄蓉看着刚送来的捷报,眼底却无喜悦。她对霍都道:“衍空借清剿私兵收编了三万兵力,权势已无人能及。
你继续联络江湖势力,我则加快修复黑石关防御——蒙哥绝不会错过南宋内乱的机会,我们必须做好双线备战的准备,既要防蒙古,也要防衍空。”
“属下明白。”
夜色渐深,临安城门上,贾似道的头颅在风中摇曳。皇宫深处,丁大材坐在御书房内,宋度宗垂首侍立,偶尔抬眼时,眼底的幽绿与慌乱交织,却不敢有半分异议。
丁大材看着北方的舆图,指尖划过黑石关的位置,心中冷笑——蒙哥,你若敢来,我便用新收编的兵力,再炼一批尸兵,让你有来无回。
而此时,黑石关的夜色中,一名蒙古斥候借着夜色掩护,避开丐帮暗哨,将南宋朝堂变动、江南兵力重组的消息写在密信上,快马加鞭送往蒙哥大营。篝火旁,蒙哥看着密信,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笑容:“衍空肃清内患又如何?待我大军压境,南宋终究是我的囊中之物。”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北方的草原上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