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之后,并非预想中的狭窄坑道,而是一条明显经过人工修葺、向下倾斜的石阶。石阶宽阔,可容数人并行,两侧岩壁打磨得相对平整,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湿滑的苔藓,空气阴冷而陈旧,带着一股尘土和某种草药混合的奇异味道。
赵虎背着沈括,沿着石阶谨慎下行。身后煞灵的咆哮和黑水翻涌声被厚重的岩石隔绝,渐渐微弱下去,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喘息和脚步声在幽闭的空间里回荡。
沈括趴在赵虎背上,强忍着脏腑移位的剧痛和气血亏空的虚弱,沟通物理驱魔系统。
“系统,扫描前方路径及环境。”
【扫描中……路径持续向下,深度约三十米后趋于平缓。检测到前方存在人工建筑结构,年代久远。能量场相对稳定,残留微弱阳性药力及……腐朽气息。未检测到即时威胁。】
人工建筑?年代久远?沈括心中微动。这矿坑之下,果然别有洞天。
石阶的尽头,连接着一条平直的甬道。甬道两侧,开始出现一些嵌入墙壁的灯盏,虽然早已熄灭,但形制古朴,非近现代之物。甬道的尽头,是一扇虚掩着的、厚重的石门,门上雕刻着早已模糊的云纹和异兽图案,门缝里透出些许微光。
赵虎将沈括轻轻放下,让他靠墙坐着,自己则抽出佩刀,小心翼翼地上前,用刀尖缓缓推开石门。
“吱嘎——”
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门后的景象,让两人都吃了一惊。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石室,约有寻常宅邸的前厅大小。石室顶部镶嵌着几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夜明珠,提供了主要光源。四周靠墙立着高大的、用某种黑色木材制成的架子,上面摆放着无数瓶瓶罐罐,大多是陶瓷或玉质,有些已经破损,里面干涸的药材变成了黑褐色的块状物。
石室中央,是一个半人高的青铜丹炉,三足鼎立,炉身布满绿色的铜锈,但炉盖紧闭,隐隐有一丝极淡的药香残留。丹炉旁边,散落着一些玉杵、药碾等炼丹工具。
而在石室最内侧,则有一张石床,床上盘膝坐着一具完整的骸骨!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腐朽成灰,只余下一具白骨保持着打坐的姿势,骨骸晶莹,隐隐泛着一层玉质光泽,显然生前并非凡人。骸骨面前的石地上,还放着一个打开的玉盒,里面似乎空无一物。
这里,竟然是一处前朝遗留的炼丹室!
沈括在赵虎的搀扶下站起身,目光扫过整个石室。物理驱魔系统传来更详细的信息:
【环境分析:确认为一处古代炼丹遗址,年代约在唐末至五代时期。残留药性多为阳性温补类,与外部阴煞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丹炉内残留微弱“纯阳丹气”,对阴邪有克制作用。骸骨:修士遗蜕,骨质玉化,生前修为不俗,死因……能量枯竭?】
修士遗蜕?纯阳丹气?
沈括心中震撼。难道这处炼丹室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镇压或者平衡外面黑水潭的极阴煞气?而这名坐化的修士,是最后的守护者?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具骸骨和那个空着的玉盒上。玉盒内部光滑,似乎原本存放着某种圆形的物体。
他走近一些,仔细观察那具骸骨。骸骨的手指骨节分明,其中右手食指指骨微微前伸,似乎指向某个方向。沈括顺着那方向看去,是旁边木架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他示意赵虎过去查看。赵虎蹲下身,在厚厚的灰尘中摸索了片刻,手指触到一个硬物。他小心地将其取出,是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尺许长的扁平方形物件。
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本保存相对完好的线装书册,封面上用古篆写着四个大字——《九阳焚煞录》。
沈括接过书册,轻轻翻开。书页泛黄脆弱,但字迹清晰。里面记载的并非具体的丹方,而是一种如何凝练纯阳气血、驾驭阳火、焚灭阴煞邪祟的修炼法门!其中更是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地脉阳火、金石药力来对抗和净化诸如“地阴煞脉”之类的极阴之地。
这……简直是专门为了应对当前局面而存在的功法!
沈括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在书的最后一页,他发现了几行显然是后来添上去的、墨迹较新的小字,笔迹与前面不同,略显仓促:
“余,丹阳子,镇守此窟甲子,然地脉异动,煞气日炽,阳火渐衰。感大限将至,特留此录,以待有缘。后世若得此录,当谨记:黑水潭底,阴煞之源非天成,乃前朝妖道‘百骨’聚敛而成,欲炼‘万魂幡’,事败遭劫,然其核心‘煞核’未毁,沉于潭眼,贻害无穷。欲彻底净除此患,非纯阳真火与‘定魂珠’不可。珠之下落……咳咳……线索在盒……”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似乎书写者当时已力竭。
丹阳子!煞核!定魂珠!
沈括终于明白了!黑水潭那恐怖的煞灵,其核心竟然是一个前朝妖道炼制的“煞核”!而彻底解决它的关键,除了这《九阳焚煞录》修炼出的纯阳真火,还需要一件名为“定魂珠”的法宝!
而那个空着的玉盒,原本存放的,恐怕就是关于定魂珠下落的线索!但现在,里面空空如也!
是被丹阳子临终前毁掉了?还是……被人拿走了?
沈括立刻联想到“影叟”和那个神秘组织!他们如此执着于黑水潭和阴沉铁,是否也知道了煞核和定魂珠的存在?他们寻找“龙骨”,是否与定魂珠有关?那个空了的玉盒,是不是他们所为?
无数疑问涌上心头,但至少,他找到了对抗黑水潭煞灵的方法,也对这个地方的来历和危机的根源有了清晰的认知。
“赵虎,我们在此稍作休整。”沈括沉声道。他需要时间初步参悟这《九阳焚煞录》,恢复伤势,否则根本无力离开这矿坑,更别说应对可能还在外面守株待兔的组织成员。
“是,推官。”赵虎将石门重新虚掩,持刀守在门旁,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沈括盘膝坐在那具名为丹阳子的修士遗蜕前,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开始按照《九阳焚煞录》入门法诀,引导体内那丝微弱的气血之力运转。
这法门似乎与他之前修炼的基础锻体术有某种奇妙的契合,运转起来并无滞涩。石室内残留的微弱纯阳丹气,也仿佛受到牵引,丝丝缕缕地融入他的体内,滋养着他受损的经脉和脏腑。
他肩头那道原本火辣辣疼痛的伤口,传来一阵麻痒的感觉,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痂愈合。翻腾的气血也渐渐平复,一股温和却坚韧的暖流自丹田滋生,沿着特定的路线缓缓流动,所过之处,通体舒泰,连精神力都恢复了不少。
这《九阳焚煞录》果然神妙!远非基础锻体术可比!
不知过了多久,沈括从入定中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伤势好了大半,体内那丝气血壮大了一圈,颜色也变得更加纯粹,带着一股阳和之意。
他睁开眼,看到赵虎依旧如同磐石般守在门口,心中不由一暖。
“赵虎,辛苦了。”
“推官恢复了?”赵虎回头,脸上露出喜色。
沈括点点头,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感觉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他走到那青铜丹炉前,尝试着推动炉盖。炉盖沉重异常,以他如今的力量,也耗费了不少力气才推开一条缝隙。
一股更加浓郁精纯的药香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炉底残留着一层薄薄的、如同金沙般的药渣,散发着微弱的纯阳气息。
【检测到“纯阳丹”残渣,品质上乘,蕴含精纯阳和药力,可辅助修炼《九阳焚煞录》,对阴煞伤害有奇效。】
沈括小心地将这些金沙般的残渣收集起来,用玉瓶装好。这可是好东西。
随后,他将《九阳焚煞录》贴身藏好,又对着丹阳子的遗蜕躬身行了一礼。若非这位前辈留下的功法和这处丹室,他们此次恐怕在劫难逃。
“我们该走了。”沈括看向石门,“外面不知道情况如何,必须尽快离开陈州。”
他如今初步掌握了《九阳焚煞录》,虽然远未练成纯阳真火,但对付一般的阴煞之物和那个组织的普通成员,应该多了几分把握。当务之急,是返回汴京,一方面消化这次的收获,提升实力,另一方面,要顺着“定魂珠”和“龙骨”的线索,继续追查下去。
那个神秘的组织,以及他们背后所图谋的,恐怕远比一个黑水潭煞灵更加可怕。
赵虎握紧佩刀,点了点头。
两人推开石门,沿着来时的石阶,小心翼翼地向上走去。这一次,他们做好了应对一切变故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