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斯年哥哥回京了?”
福宝乍闻这个消息,顿时又惊又喜。可转念一想,他既已归来,便意味着自己得即刻筹备离开京城,随皇上一同微服私访了。
一旁的张妈连忙补充:“听说今儿一早刚进的城。”
福宝轻轻颔首,心里盘算起后续事宜:“那我下午便去贤王府拜访斯年哥哥。”
正当她琢磨着该带些什么礼物时,院外忽然传来德公公熟悉的嗓音:“皇上口谕,传福宝郡主即刻进宫!”
福宝闻言大吃一惊,暗忖皇上竟这般急着动身离京?她定了定神,恭敬应答:“臣女遵旨。”
既然此行是随皇上离京,想必短时间内不会返程,福宝索性空手进宫,只在临行前随手递了份物件给德公公:“伯伯,这个您收下,吃了对身子有好处。”
德公公接过礼物,脸上笑开了花,连连道谢:“自打吃了郡主送的这些营养品,我这老骨头都轻快多啦!”
那些本就是上好的保健品,效果自然不差。福宝叮嘱道:“此次离京路途遥远,难免有风险,伯伯务必多留意安全。”
德公公不住点头,眼眶微微泛红,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记下了,都记下了!这世上,也就郡主您这般真心待我这个老奴了。”
他八岁时便被父母卖进宫中,几十年来深陷勾心斗角的漩涡,从未有人像福宝这样,毫无功利心地关心他。
入宫途中,德公公感念福宝的善意,闲聊时讲了不少皇室秘辛,让福宝听得颇有收获。
抵达御书房时,贤王裴斯年与沐王爷裴斯瑞已然在列。裴斯年见福宝进来,立刻面露喜色,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细细打量道:“福宝又长高了不少。”
福宝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嘟囔:“上次跟斯年哥哥分别时我才八岁,如今都九岁啦。”
“哈哈!看来福宝这是在埋怨老十三没去看你呢。”皇上笑着打断了两人的叙旧。
“我才没有呢!”福宝连忙摆手否认,脸颊微微泛红。
几人寒暄了几句,便转入正题。此时御书房内,除了福宝与德公公,便只有皇上三兄弟,皇上与贤王、沐王本就是同父同母的手足。
皇上率先开口,敲定了行程:“朕已决定,此次微服下江南,为期三个月。老十三留在京城监国,替朕守好这江山;老三负责沿途护朕周全;福宝随朕一同前往。”
裴斯瑞闻言面露不悦,语气带着几分抱怨:“都一把年纪了,还派给我这般差事!我离开战场多年,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皇上笑着打趣:“这可是朕疼你,不然就让你留在京城替朕处理政务了。”
一旁的裴斯年也跟着附和,语气里满是不情愿:“皇兄,要不你自己留京监国,让我跟着去江南玩玩?我是真不想天天埋在奏折里,连喝口酒的功夫都没有。”
皇上立刻摆出一副委屈的模样,卖惨道:“祖宗留下的江山,朕已经守了这么多年,你们可不能不管不顾,不然朕真要撒手不管了!”
裴斯瑞在一旁小声嘀咕:“如今皇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为何迟迟不立太子?选定储君悉心培养两年,皇兄便能安心做太上皇,到时候想去哪儿玩都成。”
皇上轻咳一声,正了正神色:“你们当朕是去游山玩水吗?此次微服私访,一来是为了寻访贤才,二来江南这几年旱涝交替,民生困苦,朕也想亲眼去看看实情。”
裴斯年与裴斯瑞听着他的辩解,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显然没太当真。
“陛下辛苦了。”福宝适时开口,将话题拉回正轨,“既然下江南的事已经定了,不如我们先商议出行计划。”
皇上连忙附和:“说得对说得对,福宝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福宝点头,有条不紊地分析道:“既然是微服私访,便绝不能大张旗鼓。我们可以兵分三路:先假意安排沐王离京赴任,陛下则以守皇陵为由动身,待离京后,沐王便暗中随行护驾。我明日先出发,三天后在离京城三百里外的地方汇合。”
她顿了顿,继续补充细节:“汇合之后,陛下对外可自称黄老爷,扮作商人;德公公充任管家;我便是您的小女儿。再安排两名高手乔装成随从,全程护卫,所有人都打扮成普通商人的模样,以免引人注目。”
皇上听后连连点头,赞不绝口:“好!就按这个计划来!”
他当即对德公公吩咐:“传旨,封沐王为西北道钦差大臣,负责核查当地军务,明天便动身启程。”
裴斯瑞气得直跺脚,咬牙道:“等这趟差事了结,我可就彻底不管朝中事了,连朝都不上了!”
皇上连忙应承:“好好好,都依你。”
随后他又下达其余旨意:“朕明日前往皇陵守灵,贤王暂代朕处理朝政,命三皇子与六皇子从旁协助。”
裴斯年苦着脸接旨,一脸不情不愿:“皇兄可得早点回来!不然我把江山霍霍没了,你可别怨我。”
皇上哈哈一笑:“咱们裴家的江山,自然该由裴家人来‘霍霍’,朕放心得很。”
福宝看着三人相处的模样,心中暗自感慨:不知皇上是真的心大,还是吃定了这两位弟弟。不过这三位,无论谁做皇帝,想必都差不了。只是她从未想过,皇家兄弟之间,竟也能有这般和睦融洽的情谊。
“事不宜迟,老十三,京城就交给你了,朕去准备出行事宜。”皇上拍了拍裴斯年的肩膀。
“臣遵旨。”裴斯年无奈地领了旨。
皇上离开后,裴斯年拉着福宝说了许久的话,还特意送了她不少保命的信物与暗器,反复叮嘱她沿途务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