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兽的冰冷锁定依旧如同实质般压在心头,矿坑深处那古老信号的“指引”也越发清晰。但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凌深知,他必须对自己刚刚踏上的这条道路,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
力量需要沉淀,道路需要定义。
他示意瑞娜和艾莉丝保持警戒,自己则再次闭上眼睛,但这一次,并非为了疗伤或修炼,而是进行一场深入的“内省”与“总结”。
意识在初步稳固的四节点网络中巡弋。脊柱、肺叶、丹田、义肢,这四个核心节点通过优化后的能量通道连接,构成了一个能够独立于混沌灵根运行、并能存储相当于“凝气中期”灵气量的自循环系统。
这条路,前所未有。
它诞生于灵根破碎的绝境,依托于瑞娜的尖端义体技术,根植于混沌灵根那“包容万物”的潜在特性,最终在他自身不屈的意志下强行开辟。
它既非纯粹的上古修真,也非冰冷的机械改造,而是将两者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
“该给它一个名字了。”凌在心中默念。
一个称呼,不仅是为了方便,更是对这条道路本质的概括,是对其存在意义的确认。
他的神识掠过那由金属、生物组织和能量回路构成的网络,感受着其中流淌的虽不磅礴却真实存在的灵能,最终,一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的意识中——
灵骸道。
灵,指的是驱动一切的根源能量——灵气,以及他那残破却依旧作为核心基石的混沌灵根。
骸,指的是承载这条道路的物理基础——由义体技术构筑的近乎于骸骨框架的人造网络。
道,指的是这条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条可行、可成长、直达本源的大道。
以灵能为源,以义骸为基,追寻己身之道。
灵骸道!
当这个名字在凌的识海中定下的瞬间,他仿佛感觉到体内那初生的网络轻轻震颤了一下,似乎与之产生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共鸣。这条道路,自此有了它的名号。
命名之后,便是更深入的剖析。凌开始系统地总结“灵骸道”目前展现出的运行法则与优劣。
核心法则:
节点网络架构: 摒弃单一线性回路,采用分布式、功能专精的节点网络结构。不同节点承担不同职能,通过立体能量通道连接,提升整体能量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独立运行基础: 网络可独立于原生混沌灵根运行,依靠自身结构存储和调用能量。灵根主要起“基石”与“赋能”作用,而非直接的能量源泉。这绕开了灵根破损导致无法修炼的核心难题。
能量兼容与转化: 利用混沌灵根的包容特性,以及网络结构自身的优化,有效降低灵气与义体材料的排斥,实现能量在“活性”与“秩序”之间的高效转化与流转。
成长性与可塑性: 网络结构并非固定,可通过植入新的义体节点、优化能量通道、铭刻更复杂回路等方式进行扩展和升级,潜力巨大。
当前优势:
绕开灵根限制: 核心优势。在灵根破碎的情况下,重新获得了修炼和运用力量的可能。
能量效率提升: 节点网络结构相比单一路径,显着降低了能量逸散率,提升了流转和利用效率。
功能多样化: 不同节点赋予系统更多功能性。
与科技兼容: 可与瑞娜的先进技术无缝对接,利用科技手段快速改进和强化系统。
当前劣势与风险:
能量获取瓶颈: 尽管网络自身具备一定能量汲取能力,但速度缓慢。高效获取纯净能量仍是首要难题。
系统稳定性依赖外部: 网络的稳定和优化,极度依赖混沌灵根的“包容”特性调和内部冲突。灵根的状态直接影响系统上限与安全。
灵根反噬风险: 主动引导或被动触发混沌本源赋能,会加剧灵根裂纹,是悬顶之剑。
资源与知识依赖: 节点的植入、回路的铭刻、网络的升级,需要特定的高科技资源和瑞娜、艾莉丝的技术支持,无法像传统修炼那样仅靠自身悟性和环境资源。
初期战斗力生成缓慢: 能量积累需要时间,无法像传统修士那样一旦引气入体就能快速形成可观战力。
总结下来,“灵骸道”是一条潜力巨大但起步艰难、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路。它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从有到强”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
凌缓缓睁开眼,将“灵骸道”的名称与自己总结的优劣要点分享给瑞娜和艾莉丝。
瑞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系统化的总结非常重要!这为我们未来的改进方向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成长性与可塑性’,这意味着只要我们找到足够的资源和正确的技术,你的力量几乎可以没有上限地提升!”
艾莉丝也补充道:“数据模型已更新。根据‘灵骸道’现有参数推演,若能解决能量获取效率问题,并逐步优化网络结构,其理论成长曲线将非常惊人。”
凌点了点头。明确了道路,看清了方向,心中的迷茫驱散了不少。
然而,现实的压力依旧紧迫。他抬起头,感受着那如同寒冰般刺骨的寂灭兽意志,又感知着那越来越清晰的古老信号指引。
“灵骸道”刚刚起步,他还很弱小。但眼前的危机,不会等他慢慢成长。
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尝试遵循那古老信号的指引,冒险一搏?还是在这寂灭兽的锁定下,寻找其他渺茫的生机?
就在凌权衡利弊之时,那一直保持“指引”状态的古老信号,其传递出的信息,突然变得更加具体,不再仅仅是方向,而是包含了一组极其复杂的……能量结构图谱?那图谱的波动,竟与凌刚刚总结出的“灵骸道”基础网络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却又更加复杂、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