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湖宽阔的湖面,在初夏的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色粼光,一望无际,水天相接。甘宁、周泰、蒋钦率领的船队如同蛰伏的水兽,静静隐藏在连绵的芦苇荡中。当远处地平线上出现那浩浩荡荡、旌旗招展的庞大人流时,无需号令,所有水军将士的心都猛地提了起来,随即被巨大的激动和喜悦填满。
如此规模,如此气势,除了主公朱明成功率领冀州数十万军民抵达,还能有谁?
“哐——!”
一声清脆的锣响划破湖畔的宁静,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下一刻,成百上千艘大小船只如同离弦之箭,猛地从芦苇丛中窜出,帆樯并举,桨橹齐动,朝着湖岸疾驰而去。船头劈开波浪,留下道道白色航迹,场面蔚为壮观。
这场始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寒冬,直至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初夏,贯穿冀、兖、徐、豫四州,涉及近五六十万人口的史诗级大迁徙,终于在云梦泽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只信鸽扑棱着翅膀,奋力飞越烟波浩渺的大湖,将捷报送往对岸。早已在云梦泽开辟基业、翘首以盼的波才、管亥、周仓、廖化、徐庶等人收到消息,无不振奋欢呼,那颗悬了数月的心,终于彻底踏实下来。众人立刻动身,齐聚对岸码头,准备迎接并安置这支历经千辛万苦抵达的主力大军。
朱明驻马湖边,望着眼前碧波万顷、水草丰茂、生机盎然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天空中,大雁成行,水鸟翩跹;湖面上,鱼儿不时跃出,激起圈圈涟漪;湖畔湿地,野鸭成群,悠游觅食。这是一片远离战火、未经雕琢的沃土,充满了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
“这里,便是我朱明真正的起家之地了!”一股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不仅仅是朱明,所有跟随他迁徙而来的数十万军民,此刻也都难掩激动之情。他们大多是饱经战乱、饥寒交迫的流民贫户,早已见惯了赤地千里、树皮啃光的惨状。此刻目睹云梦泽如此丰饶的景象,仅仅是那茂盛的水草、随处可见的鱼群水鸟,就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更好的希望!此地,就算暂时缺乏粮食,光靠渔猎和采集,也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绝不会轻易饿死了。希望,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们长途跋涉的疲惫与阴霾。
甘宁的旗舰率先靠岸,这位锦帆贼出身的猛将快步下船,对着朱明抱拳行礼,声音洪亮:“主公!甘宁率水军前来接应!恭迎主公及大军凯旋!”
“兴霸辛苦!诸位水军弟兄辛苦!”朱明上前,用力拍了拍甘宁的肩膀,目光扫过陆续靠岸的船只和上面精神抖擞的水手,心中安定。
在贾诩、郭嘉等五位军师以及张飞、赵云等将领的指挥下,岸边的军民开始有序登船。到了自家地盘,身后已无追兵,所有人都保持着良好的秩序,扶老携幼,背负着简单的行囊,一队队沉默而坚定地踏上摇晃的甲板。
就在这时,湖面上又出现了更多的小型渔船和竹筏,如同归巢的蜜蜂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这些是之前被管亥、周仓等人“请”来,或后来被丰厚渔获吸引自发迁来的渔民。他们看到水军大船出动接应,知道又有新同胞抵达,纷纷自发划船围拢过来。
“老乡!这边!上我的船,稳当!”
“俺今早刚打的鱼,鲜得很!等会儿下船,一人拿几条回去尝尝鲜!”
“别挤别挤,都有位置,慢慢上!”
渔民们操着各地的口音,热情地朝着岸上呼喊,脸上洋溢着真诚朴实的笑容。他们初来时或许还有怨气,但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帮助建造的船只、稳定的渔场、公平的交易,甚至能将家人接来安居,早已将云梦泽视为了新的家园。此刻见到同样历经艰辛迁徙而来的同胞,一种同病相怜、守望相助的情感自然流露。
看着这军民一家、水陆协同的和谐场面,朱明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他没有阻止军民登上渔民的船只,这种自发的互助,正是他想要营造的氛围。
新近投效的贾诩、田丰、沮授、李进、纪灵等人,站在朱明身后,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们见惯了外界为了一口粮食兄弟反目、为了一点利益尔虞我诈的残酷,何曾见过如此和睦融洽的景象?此地百姓眼中没有麻木与绝望,只有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他人的善意;军中将领与水手渔民打成一片,毫无隔阂。这一切,都与外面那个混乱、冰冷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与欣慰。田丰抚须颔首,低声道:“民心如此,根基必固。”沮授接口:“军民同心,大事可成。”贾诩虽未言语,但那深邃的眼中也少了几分往日的算计,多了一丝安定。
李进握紧了铁枪,纪灵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空气,心中那份初来乍到的彷徨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来值了!此地,便是他们值得效忠与守护的新家园!
“既来之,则安之。”贾诩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便让我等携手,辅佐主公,将这片泽国,建设成足以傲视天下的繁华富裕之地,铸就未来席卷八荒的煌煌基业!”
众人闻言,皆默默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湖对岸那隐约可见的崭新天地。
大小船只满载着希望与未来,开始调转船头,向着云梦泽深处,那片等待开拓的梦想之地,稳稳驶去。帆影点点,渐行渐远,融入了水天一色的壮阔画卷之中。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在这片古老的沼泽地上,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