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北的夜很冷,接近秋季,寒风如刀子般刺骨。
陈南站在城楼阴影里,望着南方。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打算等匈奴和朝廷拼个两败俱伤再谋反,但计划比不上变化,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坐不住,要对他动手。
要知道,他的实际官职只是卫指挥使,手下五千多人而已。
朝廷未免太谨慎了!
现在时间很紧迫,能拖一天是一天。
一旦被打成反贼,王勉等三位都指挥使都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敌人,也不能打着朝廷的旗号招兵买马,甚至生意都会被官府充公。
谢桂英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
“都安排好了,战功册子分三处存放,证人也都打了招呼。往匈奴那边的消息,天一亮就能散出去。”
陈南“嗯”了一声,没回头。
现在他能相信的人只有谢桂英,真要造反的话,连刘秀黄昊都有可能反目,所以事情只能交给谢桂英去做。
“只是……”
谢桂英迟疑道,“引匈奴再来,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万一玩脱了……”
“我们还有选择吗?”
陈南脸上没什么表情,“朝廷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要么引外患自保,要么洗干净脖子等死!”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史恭呢?”
“关在厢房,派人看着。”谢桂英皱眉,“这人滑得像泥鳅,留着怕是祸患。”
“正因为滑,才更有用。”陈南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能拿到这密信,说明史独秀留下的那张关系网还没彻底断。这网,现在该为我们所用了。”
况且史恭活着,可以号召史独秀的旧部,这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马蹄声。
一名亲兵快步奔上城楼,单膝跪地:“将军!专案司的人……到了!距此不到三十里!”
谢桂英脸色一变:“这么快?!”
陈南瞳孔微缩,随即恢复平静。
“来了多少人?”
“约两百骑,打着钦差仪仗。为首的是专案司副使,赵擎。”
“赵擎……”陈南轻声重复这个名字。
“开中门,备香案,迎钦差。”
“陈南!”谢桂英急道,“你这是……”
在谢桂英看来,到这种地步,不如直接反了算了。
“演戏要演全套。”陈南脚步不停,“既然他们打着核实战功的旗号来,我们就按核实战功的规矩接。告诉兄弟们,都把戏做足。”
半个时辰后,城门洞开。
赵擎端坐马上,看着前方躬身相迎的陈南,眼底掠过一丝诧异。
陛下的态度很明显了,他本以为会看到戒备、抵触,甚至闭门不见,却没想到是如此……恭顺。
“陈将军辛苦。”
赵擎下马,虚扶一把,“陛下听闻朔北大捷,龙心甚慰,特命本官前来核实,以便论功行赏。”
“有劳赵大人。”
陈南仿佛不知道朝廷的态度,笑容谦逊,“将士们浴血奋战,只为报效朝廷。能得陛下挂念,已是莫大荣光。”
他侧身引路:“大人远来辛苦,已备下薄酒,为大人接风。”
接风宴设在将军府正堂,气氛看似热络,实则暗流涌动。
王勉敖成海等都指挥使也在,神色各异。
酒过三巡,赵擎放下酒杯,状似随意道:
“陈将军,此番大捷,斩获颇丰啊。不过本官沿途听闻,将军麾下收编了不少史独秀旧部?不知这些降卒,可还安分?”
陈南心中冷笑,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面上却依旧温和:“确有部分史部旧卒归降。不过彼等皆感念天恩,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近日攻打那三座负隅顽抗之城池,他们更是冲锋在前,伤亡颇重,其忠心可鉴。”
他话说得漂亮,降卒已为朝廷所用,又暗示了他们在消耗中,希望朝廷放心。
赵擎微微颔首,不再追问,转而道:“战功册本官稍后查阅。另外,听闻史独秀尚有后人流落在此?”
堂内气氛瞬间一凝。
陈南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不瞒大人,史迪夫弑父后,其子史恭确实曾藏身城中。末将已派人擒获。”
“哦?”赵擎挑眉,“人在何处?”
“本想押送京师,听候陛下发落。可惜……”陈南面露憾色,“此人畏罪,前日已在狱中自尽。”
谢桂英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颤,能不能笼络史独秀的旧部全看史恭,万一杀了史恭,那不是自毁长城吗?
赵擎目光锐利地看向陈南:“自尽?”
“是。尸首尚未处理,大人可要亲自验看?”
四目相对,堂内落针可闻。
片刻,赵擎忽然一笑:“既然已死,那便罢了。陈将军处理得当。”
他不再提此事,转而问起战事细节。陈南对答如流,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一一呈现。
宴席散后,回到书房,谢桂英立刻关上门。
“你什么时候让史恭‘自尽’的?我刚刚还去看过,他活得好好的!”
“现在就可以让他‘自尽’了。”陈南淡淡道,“随便找个体型相似的死囚,处理干净,送给赵擎的人看。真的史恭,转移到地牢密室,严加看管。”
“你骗得过赵擎?”
“第一,他不认识史恭。第二,他不在乎史恭真死假死。”
“他只需要一个‘史恭已死’的结果,回去交差。我给了他这个结果,他乐得装糊涂。”
“这些京官精的像猴一样,知道查的太清楚我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去。”
谢桂英若有所思:“那他接下来会怎么查?”
“战功册子他挑不出毛病。他真正的杀招,在后面。”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要把史独秀的旧部收走,这些人现在为我所用,朝廷这样做就是像断我臂膀。”
“如果这样,我们怎么办?”
陈南眼神突然变得锐利,“那就杀!”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急促的号角声划破朔北边城的宁静。
一名斥候满身血污,冲进将军府,跪倒在刚刚起身的赵擎面前。
“大人!不好了!匈奴左贤王部集结三万铁骑,已突破前沿烽燧,直扑边城而来!”
赵擎脸色骤变,猛地看向闻讯赶来的陈南。
陈南甲胄未披,只着一身常服,脸上却毫无慌乱。他对着赵擎一拱手:
“赵大人,军情紧急,末将需即刻登城御敌。核查战功之事,恐怕要暂缓了。”
“传令!三军戒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