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云渺让侍女将那串东珠手链收好,自己则坐在桌边思索。
皇帝和皇后各怀心思,一个想借她牵制谢烬寒,一个想借她除掉谢烬寒,而她和谢烬寒,就像是走在刀尖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正想着,李医者背着药箱来了。
见到云渺,他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压低声音道:
“姑娘,方才李德全送赏赐时,我让人跟着看了,他回去后直接去了养心殿,似乎在跟陛下说什么,神色颇为恭敬。”
“我知道了。”云渺点头,将那串东珠手链拿出来:
“李大夫,你看看这手链,我总觉得不对劲。”
李医者拿起手链仔细检查,尤其是那些珠子的缝隙,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这缝隙里的粉末是‘软筋散’,无色无味,长期佩戴的话,会让人四肢无力,精神恍惚,表面上瞧不出异常,实则是慢性毒药,日积月累,能把人慢慢耗成废人。”
云渺心中一凛。皇帝果然没安好心,这是想让她慢慢变成一个废人,这样不仅可以伤害谢烬寒的健康,还可以斩断自己和皇后的联系。
一举三得,如此一来,他便能毫无顾忌地对付谢烬寒了。
“看来,陛下比我们想的还要忌惮王爷。”
云渺语气沉了几分,“李大夫,这手链我不能戴,但也不能直接扔了,得想个办法应付过去。若是让皇帝知道我察觉了,怕是会再生事端。”
李医者沉吟片刻:“不如这样,我让人做一串一模一样的仿品,用普通珠子仿制,将这串有问题的换下来,藏起来作为日后的证据。
只是仿品需要些时日,这几天姑娘得先委屈一下,尽量少戴,若是有人问起,便说身子不适,怕硬物硌着。”
“这主意好。”云渺点头:“就这么办。对了,柯儿那边怎么样了?我搬去揽月轩,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
“小公子一切安好,我已经让人加派了人手,都是王爷信得过的暗卫,寸步不离守着,不会出问题的。”
李医者说道,“只是皇后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姑娘今后定要万事小心。皇后急于掌控局面,说不定会用些极端手段。”
云渺应下,送走李医者。
*
养心殿内,谢承渊正听着德全的汇报。
当听到谢烬寒和云渺似乎起了争执,云渺最终还是收下了那串东珠手链时,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
“看来,这云渺也不是铁板一块。还以为朕这个皇弟是真心对待呢,看来不过就是提防皇后罢了。”
谢子轩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眼底闪过一丝算计:
“只要他们之间有嫌隙,我们就有机会。看来,得尽快给寒儿筹谋婚事了,肖家的事该提上日程了。”
德全连忙附和:“陛下英明。这样也算是全了肖家的贡献,何况王爷同那肖家姑娘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呢,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说的不错,走吧,咱们去太后那边看看。”谢子轩心情大好,大步走了出去。
寿康宫的暖阁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太后斜倚在铺着厚厚锦垫的软榻上,手里摩挲着一串紫檀佛珠,听完谢子轩的话,眼皮微微抬了抬:
“你想给寒儿赐婚?肖家那丫头?”
“正是。”
谢子轩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语气带着几分笃定:
“肖尚书在朝中沉稳持重,肖家世代忠良,何况那姑娘喜欢寒儿这么久,又是个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的。何况他们自幼相识,青梅竹马的情分总比旁人亲近些。”
太后捻着佛珠的手指顿了顿,浑浊的眼珠转了转:
“你倒是打的好算盘。肖家手握礼部,与你寒儿联姻,既能拉拢肖家,又能……”
她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用这桩婚事绊住谢烬寒的手脚,让他没空再掺和后宫与前朝的纷争。
“可是肖家那姑娘的身体,正妃会不会........”太后虽然也想让谢烬寒娶肖姝,可是正妃的位置倒是没想过。
“新婚不久就丧偶,对你弟弟影响不好啊。”
谢子轩笑了笑,没否认:“母后明鉴。再者,北凉那边不是派了位公主来和亲吗?前些日子还托人递话,说倾慕二弟已久。若是先将肖姝立为正妃,将来再将若是天有不测风云,那北凉公主也可成为正妃,既全了北凉的颜面,也能让寒儿婚事得以保证。”
太后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考虑的也没错,不过哀家提醒你,寒儿毕竟是你亲弟弟,你最好别动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是,儿臣明白。怎么会呢,寒儿就跟朕自己儿子一样,朕又怎么会........”
谢子轩掩饰住情绪,虚情假意对太后说:“儿臣就是觉得这样对寒儿最好,他要是真的碰上几个喜欢的,就跟那个云姑娘一样纳入府中就好。”
“只是……他心里那点心思,你就不怕他抵触?”太后指的,自然是谢烬寒对云渺的在意。
“母后放心。”
谢子轩语气轻松,仿佛胜券在握,“儿臣早已查过,寒儿对那云渺并非真情实意,不过是看中她能帮着对付皇后罢了。如今皇后的势力渐弱,云渺这颗棋子也差不多该弃了。
他是个明事理的,断不会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女子,违逆母后和儿臣的意思,更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太后这才放下心来,抬手示意身边的嬷嬷:“去,把肖尚书和他夫人请来。”
半个时辰后,肖家夫妇匆匆赶到寿康宫。
听闻皇帝和太后有意将女儿肖姝许配给摄政王谢烬寒,肖尚书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难掩的喜色。
终于,自己的女儿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了。
“臣……臣谢陛下和太后娘娘恩典!”
肖尚书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拉着妻子一起跪下谢恩:
“小女能得陛下和太后青睐,是她的福分,臣夫妇万死不辞!”
太后见肖家如此,满意地点点头:“起来吧。姝儿是个好孩子,配得上老二。这桩婚事就这么定了,哀家这就让人草拟懿旨。”
谢子轩也适时开口:“肖尚书放心,朕随后便也拟一道圣旨,定不会委屈了姝儿。”
肖家夫妇又是一番千恩万谢,才喜不自胜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