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乐乐,今年五岁半。最近我有个小烦恼——我不会看墙上那个圆圆的时钟。
每当高途爸爸说“再玩十分钟就要吃饭”,我只能茫然地望着那个圆盘,看两根细棍慢悠悠地转圈,像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尾巴。
今天下午,这个秘密终于藏不住了。我坐在游戏垫上搭积木,沈爸爸突然放下平板电脑:“计时二十分钟整理玩具。”
我盯着时钟看了好久,短针停在5和6中间,长针指向一个带小星星的刻度。时间像沙子从指缝溜走,当沈爸爸回来时,我的积木城堡才完成一半。
“超时七分钟。”他皱眉看着时钟。
我捏着积木块,鼻子突然发酸:“我看不懂...”
空气安静了一瞬。高途爸爸从厨房探出头,沈爸爸则缓缓蹲下身与我平视。
“教学准备。”他突然起身走向书房。
五分钟后,客厅变成了时钟实验室。沈爸爸搬来白板,画满钟表结构图;高途爸爸端着水果盘,把草莓切成指针形状。
“我们先认识数字。”高途爸爸把芒果丁摆成钟面。
沈爸爸用激光笔指着白板:“时针位移。”
我眨巴着眼睛,看芒果钟上的草莓指针慢慢变软。
第一次实践教学宣告失败。傍晚时分,我发现书房多了座奇怪的落地钟——钟面印着胡萝卜图案,小时刻度旁贴着睡觉的小月亮,分钟刻度边画着啃叶子的兔子。
“这是...”我踮脚抚摸毛茸茸的钟摆。
沈爸爸正在调整指针:“教具试点。”
当短针指向胡萝卜时,高途爸爸会唱洗澡歌;当长针掠过小兔子,沈爸爸会提醒喝水。有次我正玩得入迷,忽然听见“布谷布谷”的报时声——钟里弹出只啄胡萝卜的布谷鸟。
“下午四点整。”沈爸爸严肃地注解,“零食时间。”
渐渐地,时针变成了会说话的朋友。当短针拥抱胡萝卜,我知道该收拾玩具;当长针追上小兔子,意味着睡前故事要开始。有天深夜我醒来,发现沈爸爸在给胡萝卜钟上发条,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某天我问。
高途爸爸正在往钟面贴新贴纸:“为了不错过重要时刻。”
沈爸爸的补充一如既往理性:“人类需要计量单位来感知存在。”
但我知道不止如此。因为第二天,胡萝卜钟旁边多了本相册:
短针指向草莓:我第一次走路
长针掠过云朵:全家去看极光
两根针在胡萝卜处重合:我学会叫爸爸
原来这个圆圆的东西,一直在帮我们收集幸福的证据。
今天放学时,我主动指着教室的时钟说:“现在长针在吃第六片叶子,该回家啦!”
老师惊讶地夸奖我,而窗外的沈爸爸微微颔首——他今天特意提前下班,西装口袋里还露出半张胡萝卜贴纸。
晚餐后我们有了新游戏。高途爸爸随意报出时间,我和沈爸爸比赛谁先在校胡萝卜钟上拨对。虽然沈爸爸总是赢,但他会把我的手指放在正确位置:“误差已缩小至三分钟。”
现在我的床头多了个小胡萝卜闹钟。每晚入睡前,看两根指针在夜光中相拥,像极了爸爸们守护我的姿势。而某个曾经看不懂时间的孩子终于发现,爱的计量单位从来不是分秒,是共同经历的每个瞬间。
就像此刻,当时针缓缓走向睡觉的小月亮,我知道很快就会有两道身影出现在门口——一个带着温牛奶,一个来检查窗户。而圆圆的钟面会永远记得,有多少这样的温暖在此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