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澜发布的第二个短视频《雨后·新生》火了。
不同于第一个视频仅在小范围引起讨论,这个记录种子破土到果实成熟的短片,以其细腻的镜头、治愈的氛围和那些水灵得不真实的特写画面,如同一股清流,冲破了算法壁垒。当她第二天清晨习惯性地点开App时,被爆炸般增长的数据惊得差点拿不稳手机——50万播放,8万点赞,2万转发,粉丝数突破5万。私信和评论的红点密密麻麻,几乎要溢出屏幕。
【这草莓是特效吗?太诱人了!】
【Up主绝对有独门种植技术!求教程!】
【从第一个视频追过来,太治愈了,每天就靠这个续命。】
【博主的手好好看,感觉不像普通农民啊?是农学专业的学生吗?】
【看着这些蔬菜,我默默放下了手里的外卖……】
【求问卖不卖?就想买点这么水灵的黄瓜和萝卜!】
【同求购买链接!价格好说!】
最后几条求购买的评论,还被顶到了热评区,获得了大量点赞支持。一种陌生的、被强烈需要和认可的感觉,包裹住了沈星澜。这与她过去作为明星时,粉丝对着精修图和舞台表演的欢呼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更接地气、更关乎生活本质的认同,让她心头微热。
第一幕:甜蜜的负担
喜悦之余,是随之而来的烦恼。私信里除了赞美和求教,也开始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摆拍吧?这菜绿得太假了!】
【肯定是用了什么特殊的化学药剂,不敢公开吧?】
【博主露个脸啊,神神秘秘的,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更让她心惊的是,一条被淹没在众多评论里的留言:【这地方看着眼熟,好像是云雾山那一带?我好像去过。】
网络时代,没有绝对的秘密。她拍摄时虽然刻意避开了具有标志性的村容村貌,但远山的轮廓、植被的类型,还是可能被有心人辨认出来。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关注的同时,也将她和她珍视的这片净土,推到了更明亮的聚光灯下,无所遁形。那个隐藏在暗处的黑帽男,是否也正通过这些视频,更清晰地锁定着她的位置?
她握紧了手机,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才能应对可能随之而来的各种情况。
第二幕:新的思路与空间的呼应
傍晚,沈星澜一边清理着鸡舍,一边思索着出路。直接公开售卖灵泉蔬菜风险太大,但粉丝们强烈的购买意愿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或许……可以换个方式?”她看着食槽里那些因为喝了稀释灵泉水而格外精神、下的蛋也又大又红的母鸡,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鸡蛋的目标比蔬菜小,也更便于储存运输。如果先用鸡蛋试试水呢?
这个念头一起,她感觉胸口的玉佩似乎微微发热了一下。进入空间后,她惊讶地发现,那汪灵泉似乎比往常更加活跃,泉眼涌出的水量仿佛也细微地增加了一丝。是因为她想要将空间产出转化为实际价值、与人分享的念头,暗合了某种“流通”与“滋养”的法则吗?
她尝试着将意识集中在泉眼旁那一小块黑土地上,那里新播种的番茄和草莓长势惊人。她心里默默想着:“如果能找到一种安全的方式,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美好就好了……”
仿佛是对她心声的回应,她敏锐地感知到,那些植株散发出的生机波动,似乎与她产生了一丝更紧密的共鸣。这种变化玄而又玄,却让她心头笃定了几分。
第三幕:潜在的盟友与暗处的威胁
晚饭时,外婆笑眯眯地提起:“囡囡,今天好几个老姐妹问我,你家星澜种的那些菜卖不卖?她们看了你发的那个小视频,都喜欢得不得了。”
沈星澜心中一动,这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从本地、从小范围开始,口口相传,比直接在网络上面对全国的陌生人要稳妥得多。
“外婆,您跟她们说,菜还不成规模,暂时不卖。不过……”她顿了顿,“家里的鸡最近下蛋挺勤的,鸡蛋吃不完,如果她们想要,可以分一些。”
外婆连连点头:“这个好,这个好!我明天就去说。”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青舟发来的信息,内容言简意赅:【你发的视频我看了,拍得很好。最近村里陌生人多,如果要进行线上交易,物流和个人信息安全要特别注意。】
沈星澜看着这条信息,心情复杂。顾青舟显然也关注到了她的视频,并且精准地预判了她可能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关键提醒。他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总是在恰当的时机出现。这份敏锐与周到,让她安心,也让她对其背景更加好奇。
然而,几乎是在她回复顾青舟感谢的同时,另一个陌生的号码也发来了一条信息,内容截然不同:【视频拍得不错,就是不知道,那些菜是不是真像看起来那么干净?】
发送号码无法回拨。
沈星澜盯着这条充满暗示与威胁的信息,脊背发凉。黑帽男,或者他背后的人,果然在时刻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他们不仅追踪她的线下,连她刚刚在线上掀起的一点小水花,也立刻引来了他们的“敲打”。
她走到窗边,看着夜色中静谧的院落。监控摄像头红色的指示灯在暗处幽幽闪烁。网络的浪潮已经将她推到了风口,暗处的敌人也在蠢蠢欲动。退缩吗?不。她握紧了拳。
直播卖菜,这个曾经一闪而过的念头,此刻变得清晰而坚定起来。这不仅是将流量变现的途径,或许,也将是她直面那些阴影,为自己和“星火农园”正名的一个舞台!
---
(第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