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领命而去,像一头悄无声息的猎豹,融入了哈尔滨渐深的夜色中。宋梅生独自站在废旧仓库的阴影里,指尖的烟头在寒风中明明灭灭,如同他此刻的心境,冷静的表面下,是暗流汹涌的决绝。所有的铺垫都已就绪,诱饵已抛下,陷阱已布设,现在,只等猎物自己踏入,或者说,只等那最后一道确认猎物位置的“东风”。
这“东风”,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第二天一早,宋梅生刚踏进警察局大门,就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低气压。平日里喧闹的走廊安静了许多,同事们见面打招呼的笑容也显得有些勉强,眼神里藏着几分窥探和警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闷。
他不动声色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路过副局长办公室门口时,刻意放慢了脚步。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张怀民压抑着怒气的声音,似乎在训斥什么人:“……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眼睛长到哪里去了?给我仔细再查!一定要弄清楚!”接着是下属唯唯诺诺的应答声。
宋梅生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一下,脚步未停,径直回了自己的地盘。看来,他故意留在账本上的那些“小尾巴”,已经被某个“热心”的刘办事员,“偶然”且“及时”地呈报给了张副局长。张怀民果然上钩了,他那多疑又贪婪的性子,绝不会放过这个看似可以拿捏对手的把柄。
果然,不到一杯茶的功夫,王股长就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反手关上门,脸上带着三分紧张七分兴奋,压低声音报告:“科长,风声放出去了!效果杠杠的!”
“哦?”宋梅生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眼皮都没抬,“怎么个说法?”
王股长凑近些,眉飞色舞:“我按您的吩咐,跟几个平时嘴碎的家伙喝了顿酒,唉声叹气地说您最近被张副局长逼得够呛,预算砍得太狠,活儿都没法干了,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愁得天天睡不着觉,脾气都变差了。他们一听,都信了!现在局里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说张副局长这次手太黑,要把宋科长您往死里整呢!”
宋梅生点点头,这效果正在预期之中。这种“受害者”形象的塑造,能有效博取一部分不明真相同事的同情,也能麻痹张怀民,让他觉得宋梅生已经陷入困境,更容易放松警惕,进而更积极地跳进陷阱。
“还有呢?”宋梅生问。
“还有更绝的!”王股长更加得意,“我故意透了个口风,说您好像……好像在偷偷打听外面有没有来钱快的门路,甚至……甚至可能动了想挪用小金库暂时周转一下的念头!当然,我说得很含糊,就是那种‘听说’、‘可能’的语气。”
宋梅生眼中精光一闪。这才是关键!他需要给张怀民一个“合理”的动机,一个为什么宋梅生会“狗急跳墙”、可能留下更大把柄的动机。经济困境,永远是最好用的借口。王股长这番添油加醋的“谣言”,恰到好处。
“干得不错。”宋梅生难得地夸了一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银元,丢给王股长,“赏你的,嘴巴继续给我把严了。”
“谢谢科长!谢谢科长!”王股长接过银元,喜笑颜开,千恩万谢地出去了。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宋梅生知道,舆论的种子已经播下,现在就等张怀民那边的具体行动了。他需要更确切的情报,来确认风暴来临的具体时间和方向。
这个机会,在下午悄然降临。档案室的小陈,借着送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件的机会,再次来到了宋梅生的办公室。放下文件时,他趁着俯身的瞬间,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道:“科长,特务科的高岛股长,十分钟前又调阅了‘绝密-09’柜的材料,重点看了您和另外几个人的履历附录部分。他走的时候,脸色很严肃。另外,机要科那边传出消息,可能……明天上午,会有一次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内部问询。”
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内部问询!宋梅生心中凛然。这通常就是大规模审查前的最后一次“温和”确认。如果问询中发现疑点,接下来就是正式的隔离审查了。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
小陈的消息,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将危机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在宋梅生面前。风暴,就在明天!
送走小陈,宋梅生反锁了办公室的门。他需要最后确认一下王大力那边的准备情况。按照约定,如果一切就绪,王大力会在下班前,以汇报应急小队训练情况为名,来办公室一趟。
临近下班时分,敲门声准时响起。王大力魁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手里拿着一份训练记录,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
“科长,应急小队本周训练情况汇报。”王大力将记录放在桌上,声音洪亮,这是说给可能存在的耳朵听的。
宋梅生接过记录,随意翻看着,也提高音量点评了几句:“嗯,总体不错!擒拿格斗还要加强!特别是对付那种身高体壮的,要讲究技巧!不能光靠蛮力!”
“是!科长!我们一定加强训练!”王大力立正应答。
就在这官样文章的对话掩护下,宋梅生用指尖在记录纸的空白处,快速写了几个字:“明早,仓库,东西?”然后推向王大力。
王大力目光一扫,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同时嘴上说着:“科长,还有件事,仓库后面堆的那些废旧消防水管,有些锈蚀严重,要不要申请报废一批?”
宋梅生心中大定,王大力这是在用暗语确认,东西已经准备好,就放在约定地点(仓库后的隐蔽处)。他嘴上答道:“嗯,你打个报告上来,我批一下。该报废的就报废,占地方。”
“明白了,科长!”王大力拿起记录,敬了个礼,转身离开。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毫无破绽。
所有信号都已确认。陷阱已完美布设,猎物(张怀民)已显露出扑击的意图,猎刀(王大力和“道具”)已磨利,而风暴(特务科的问询)的准确时间也已锁定。
下班铃声响起,同事们陆续离开。宋梅生故意磨蹭到最后,检查门窗,熄灭灯火,才锁门离开。他走在空旷的走廊里,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经过副局长办公室时,他注意到门缝下还透出灯光,里面似乎还有人声。张怀民还在“加班”?是在为明天的“问询”准备“弹药”吗?
宋梅生脸上露出一丝冷嘲。准备吧,尽情地准备吧。你准备的每一发子弹,最终都可能射穿你自己的胸膛。
走出警察局大楼,冰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哈尔滨的冬夜,星空格外清晰冷冽。宋梅生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绕道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酒馆,独自坐在角落,要了一壶烧酒,两碟小菜。
他需要这片刻的独处,来沉淀心绪,凝聚精神。明天,将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豪赌。赢了,他就能暂时化解危机,赢得喘息之机,甚至可能借机重创对手;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他慢慢呷着辛辣的烧酒,感受着那股热流从喉咙滑入胃里,驱散着身体的寒意。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穿越以来的种种:初来时的惶恐,伪装时的艰辛,获取情报时的惊险,传递物资时的如履薄冰……还有老李信任的目光,小陈机警的暗示,王大力憨厚却坚定的忠诚,甚至安娜那神秘莫测的警告。
这一切,都将在明天迎来一个阶段性的答案。
“真是……大型真人逃生秀现场直播啊。”他自嘲地笑了笑,用了一个只有自己能懂的现代梗来形容这荒谬而危险的处境。没有剧本,没有NG,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生死。
喝完最后一口酒,宋梅生结账起身,走入寒冷的夜色中。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背挺得笔直。恐惧和紧张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回到公寓,他仔细检查了门窗,拉严了窗帘。然后,他从床下的暗格中,取出了那支擦拭得锃亮、却从未在敌人面前使用过的勃朗宁手枪。他熟练地退出弹夹,检查子弹,然后“咔嚓”一声推弹上膛。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指尖的微微颤抖平复了下来。
他将手枪小心地藏在大衣内袋一个特制的暗格里。这只是最后的自保手段,他希望不会用到它。
做完这一切,他平静地洗漱,上床。窗外,是哈尔滨沉沉的夜,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而宋梅生,代号“喀秋莎”的潜伏者,已经做好了迎接黎明后那场席卷一切风暴的全部准备。他闭上眼睛,呼吸均匀,等待着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
夜幕笼罩一切,而风暴,已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