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放学,他背着军绿色书包,低着头慢慢走回家。
“哟,这不是邹家大少爷吗?”
几个同班男生围了上来,带头的是副厂长的儿子王强。
“听说你爸又给你买新文具了?真羡慕啊,有个那么有钱的爸爸。”
邹明轩抿着嘴不说话,想从旁边绕过去。
王强故意挡住路。
“怎么?说不得啊?本来就是靠爹妈嘛!”
旁边一个男生附和:“就是,要不是你爸妈,你能当班长?”
邹明轩猛地抬头,眼睛有点发红。
“我当班长是因为成绩好!”
王强嗤笑一声:“得了吧,谁不知道老师是看你爸妈面子?”
他故意推了邹明轩一把。
“有本事别靠爸妈啊!”
邹明轩一个踉跄,书包掉在地上。
他死死咬着嘴唇,捡起书包就跑。
回到家,他直接冲进自己房间,“砰”地关上门。
夏筱筱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到动静走出来。
“明轩?怎么了?”
房间里没有回应。
她轻轻敲门:“儿子,出来跟妈妈说说话?”
“我没事!”
声音闷闷的,明显带着哭腔。
夏筱筱皱眉,正要再问,邹铭旭回来了。
“怎么了?”
他放下公文包,看了眼紧闭的房门。
夏筱筱压低声音:“好像在学校受委屈了。”
邹铭旭点点头,直接推开房门。
邹明轩正趴在床上,把脸埋在枕头里。
“起来。”
邹铭旭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
小男孩不动。
邹铭旭走到床边,一把将儿子拎起来。
“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
邹明轩抽噎着把事情说了。
“他们说我是靠爸妈......说我当班长也是......”
邹铭旭眉头越皱越紧。
夏筱筱心疼地想上前,被他用眼神制止。
“所以你就躲起来哭?”
邹明轩低下头。
邹铭旭沉默片刻,突然说:“明天周六,跟我出去一趟。”
“去哪?”
“别问。”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邹铭旭就把儿子叫醒。
“穿旧衣服。”
他扔给儿子一套洗得发白的工装。
夏筱筱不放心地跟出来:“铭旭,你要带他去哪啊?”
“体验生活。”
邹铭旭言简意赅,给儿子戴上劳保手套。
上官湛也闻声出来:“大早上的折腾孩子干啥?”
邹铭旭不为所动:“妈,您别管。”
他看了眼儿子:“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生活不易。”
工地上,机器轰鸣。
邹铭旭找到相熟的包工头老李。
“李叔,让孩子跟一天。”
老李惊讶地看着粉雕玉琢的邹明轩。
“邹总,这......工地太危险了吧?”
“没事,让他干点轻活。”
邹铭旭把儿子往前一推:“搬砖会吗?”
邹明轩看着堆积如山的红砖,怯生生地点点头。
老李赶紧说:“不用不用,让小少爷在旁边看看就行......”
“不用特殊照顾。”
邹铭旭态度坚决:“别人怎么干,他就怎么干。”
于是,六岁的邹明轩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打工”。
他吃力地搬起三块砖,摇摇晃晃地往前走。
没走几步,就累得直喘气。
“小朋友,喝点水吧?”
工头老李的女儿小芳跑过来,递上一杯水。
小姑娘约莫七八岁,扎着两个羊角辫。
邹明轩小脸通红:“谢谢姐姐。”
小芳好奇地打量他:“你长得真好看,像年画上的娃娃!”
不远处,邹铭旭的脸黑了。
这和他想象的“挫折教育”不太一样。
更让他没想到的还在后面。
工人们休息时,聚在一起算工钱。
老李拿着个小本子发愁:“这账怎么又对不上了......”
邹明轩凑过去看了看。
“李伯伯,这里算错了。”
他指着本子上一处:“这里应该是三十五块,您写成五十三了。”
老李惊讶:“你会算账?”
邹明轩点点头:“妈妈教过我。”
他拿过本子,熟练地演算起来。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算错了。”
工人们都围过来,啧啧称奇。
“这孩子真聪明!”
“这么小就会算账了!”
老李更是喜出望外:“太好了!以后你就帮伯伯算账吧!”
于是,邹明轩的“工作”从搬砖变成了算账。
他坐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面前摆着账本和算盘。
小手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又快又准。
工人们排着队等他发工钱,个个喜笑颜开。
“小先生算得真清楚!”
“比老李强多了!”
邹铭旭站在不远处,脸色越来越复杂。
中午吃饭时,老李特意给邹明轩加了个鸡腿。
“今天多亏了你!”
老李笑得见牙不见眼:“以后常来啊!”
邹明轩小口吃着鸡腿,突然问:“李伯伯,为什么不用机器搬砖呢?”
老李叹气:“机器多贵啊,咱们用不起。”
“可是用机器效率高啊。”
小男孩认真地说:“我看书上说,国外都用机器了。”
他掰着手指头算:“一台机器能顶二十个人,虽然贵,但是长期看更划算......”
老李听得一愣一愣的。
下午收工时,老李塞给邹明轩一个信封。
“这是今天的工钱!”
邹明轩打开一看,整整五十块。
他惊讶地睁大眼睛:“这么多?”
老李拍拍他的肩:“应该的!你可是帮了大忙!”
回家的路上,邹明轩兴奋地说个不停。
“爸爸,我觉得工地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
“要是用传送带,效率能提高三倍!”
“还有啊,工人的安全措施要加强......”
邹铭旭一直沉默。
到了家,夏筱筱赶紧迎上来。
“怎么样?累不累?”
邹明轩兴奋地把信封递给她:“妈妈,我赚的钱!”
夏筱筱惊讶地数了数:“这么多?”
上官湛也凑过来:“哎哟我的乖孙,真能干!”
邹明轩骄傲地挺起小胸脯。
晚上,夏筱筱给儿子洗完澡,哄他睡下。
回到卧室,她忍不住问邹铭旭:“挫折教育怎么样了?”
邹铭旭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
“......我是想让他体验生活不易。”
夏筱筱愣了下,突然明白过来,“噗嗤”笑出声。
她笑得前仰后合:“老公,你可能低估了你儿子的基因。”
邹铭旭郁闷地叹气。
夏筱筱靠在他肩上,还在笑:“这下好了,挫折教育变成了商业考察。”
第二天是周日。
一大早,邹明轩就爬起来,趴在桌上写写画画。
夏筱筱好奇地走过去:“在干什么呢?”
“画设计图。”
小男孩头也不抬:“我要帮李伯伯改进工地。”
纸上画着简易的传送带和防护网,虽然稚嫩,但思路清晰。
吃早饭时,邹明轩突然说:“爸爸,搬砖也挺有意思的。”
他咬了口馒头,认真地说:“就是效率太低,我们可以引进机械化设备。”
邹铭旭一口粥差点呛住。
上官湛乐得直拍腿:“看看!我孙子多有出息!”
夏筱筱忍笑忍得很辛苦。
饭后,邹明轩抱着他的设计图去找老李了。
邹铭旭站在门口,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夏筱筱走过来,握住他的手。
“我们的儿子,注定和别人不一样。”
邹铭旭叹了口气,把妻子搂进怀里。
“我只是想让他知道,生活不容易。”
“他知道。”
夏筱筱轻声说:“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理解生活。”
果然,半个月后,老李兴冲冲地来找邹铭旭。
“邹总!您儿子真是个天才!”
他拿出一套简易防护设备:“这是按他说的改的,工伤少多了!”
又拿出一本新账本:“这记账方法也是他教的,清楚多了!”
邹铭旭看着账本上工整的字迹,心情复杂。
晚上,他特意找儿子谈心。
“明轩,爸爸不是不让你帮李伯伯。”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但是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邹明轩眨着大眼睛:“可是妈妈说过,知识要学以致用啊。”
邹铭旭一时语塞。
小男孩继续说:“而且我觉得,能帮到别人很开心。”
他看着父亲,小脸认真:“爸爸,我懂了。”
“懂什么了?”
“您带我去工地,是想告诉我,赚钱不容易,不能靠父母。”
邹铭旭欣慰地点头。
谁知儿子接着说:“但是我觉得,用智慧赚钱,比用体力更好。”
邹铭旭:“......”
这天晚上,邹铭旭失眠了。
夏筱筱被他翻来覆去吵醒,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
“我在想......”
邹铭旭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低沉:“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夏筱筱靠进他怀里,轻笑:“有什么问题?儿子聪明懂事,不好吗?”
“好是好......”
邹铭旭叹了口气:“就是太聪明了。”
第二天,邹铭旭做出一个决定。
他带儿子去了公司的研发部。
“以后每周六,你可以来这里。”
他对儿子说:“但是有条件。”
邹明轩眼睛一亮:“什么条件?”
“考试成绩必须保持年级前三。”
“没问题!”
从此,邹明轩的“挫折教育”以另一种方式继续。
很多年后,已经成为邹氏集团研发总监的邹明轩,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永远感谢父亲那次失败的挫折教育。
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否定自己的优势,而是善用它们。
就像母亲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假装平凡,而是用不平凡的能力,去做平凡人做不到的事。”
而此刻,还是个小学生的他,正趴在研发部的实验台上,认真画着新的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