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府的初步首肯,如同一道正式的开战指令,新唐村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瞬间将运转重心从训练场转向了真实的战场。目标:**北榄府,盘踞于此的“自由暹罗阵线”反政府武装主力。**
根据军情通报和自身侦察,这股武装人数约在五百至七百之间,虽装备混杂,但骨干多为前政府军中的强硬派,战斗经验丰富,且在北榄府的乡村和山林地带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或通过胁迫,或通过利益捆绑)。他们频繁袭击连接曼谷与东部地区的公路和铁路,劫掠军需物资,处决军政府官员,如同扎在沙立政权咽喉的一根毒刺,威胁巨大。
军政府的命令很明确:配合政府军一个营的兵力,彻底清剿该股反政府武装,恢复北榄府秩序。
任务接下,但李金唐绝不会甘于只做政府的附庸和炮灰。他要的,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场能最大限度展示金唐卫队实力、同时尽可能保存自身元气的胜利。为此,他决定亲自前往北榄府进行战前勘察。
将村内事务暂交苏望海和周明海,李金唐带着王豹、陈海以及几名最精干的侦察兵,伪装成木材商人,潜入了北榄府。
北榄府地势复杂,既有靠近曼谷湾的平坦河口,也有逐渐向内陆延伸的丘陵林地。反政府武装的主力,并未聚集在城镇,而是狡猾地分散在几个互为犄角的村庄里,其核心指挥部,则设在一个名为**班蓬**的、背靠密林、前有河流环绕的大型村落中。这里易守难攻,且视野开阔,一旦遇袭,周边据点可迅速支援。
李金唐等人利用望远镜,远远观察着班蓬村的地形、防御工事(设置了路障和简易了望塔)以及人员活动规律。他又亲自踏勘了周边几个支撑点的位置和连接道路。
在一处隐蔽的山林中,李金唐摊开手绘的北榄府地形草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班蓬村。
“你们看,”他低声对围拢过来的王豹、陈海等人分析道,“敌人布局很老道。班蓬是心脏,周围这几个村子是手脚。如果我们直接强攻班蓬,必然陷入苦战,周边敌军迅速合围,我们就会成为夹心饼干,届时政府军是否可靠,还是两说。”
“社长的意思是?”王豹目光炯炯。
“**围点打援!**”李金唐斩钉截铁,手指重重地点在班蓬村上,“我们的主攻目标,不是班蓬,而是它派出来的援军!”
他详细阐述了他的战术构想:
* **核心思路:** 以一部兵力伴攻班蓬村,但围而不死,故意留下破绽,逼迫其向周边据点求援。主力则埋伏在援军必经之路,利用地形优势,将其分段截击,逐一歼灭。待其外围力量被削弱后,再视情况解决班蓬之敌。
* **此战术优点:** 一、避免攻坚造成的重大伤亡。二、发挥我军野战、伏击的优势。三、能有效削弱敌有生力量。四、将战斗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战术既定,接下来便是具体的兵力部署。返回新唐村后,李金唐立刻召开了战前军事会议,卫队所有小队长以上军官全部参加。
“此战,是我金唐卫队扩编后的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李金唐开门见山,定下基调。随即,他宣布了作战编组和任务:
**“全军分为三大部分:”**
**一、突击组(由王豹直接指挥,下辖第1、2、3小队,共300人):**
* **任务:** 负责对班蓬村实施伴攻与包围。攻势要猛,造成我军志在必得的假象,但切记不要贸然突入村内。要巧妙控制攻击节奏,给敌人留下求援和援军出动的时间窗口。
* **配置:** 加强两门60毫米迫击炮和全部三具“超级巴祖卡”火箭筒,用于火力压制和摧毁坚固工事。
**二、狙击组\/伏击组(由李金唐亲自指挥,为核心主力,下辖第4、5、6、7小队,共400人):**
* **任务:** 这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力量。预先秘密运动至班蓬村通往主要支撑点(预计为甲叻村和邦巴功村)的两条必经之路的预设伏击阵地。耐心潜伏,待敌援军进入伏击圈后,以猛烈火力将其分割、歼灭。
* **配置:** 集中全卫队最好的射手组成狙击分队,配属到各伏击点,优先狙杀敌军指挥官、机枪手等关键目标。所有轻、重机枪(包括新到货的pKm通用机枪)加强给此组,形成密集火力网。
**三、后勤组\/预备队(由陈海指挥,下辖第8、9、10小队以及所有非战斗人员,共323人):**
* **任务:**
* **后勤保障:** 负责弹药、食品、饮水的向前输送,以及伤员的后送救治。设立前线救护所。
* **侧翼警戒:** 负责保护主力侧翼安全,防备小股敌军迂回或来自其他方向的意外威胁。
* **预备队:** 第10小队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关键方向,扩大战果或应对突发情况。
* **配置:** 配备所有运输车辆(主要是牛车和少数卡车),以及全部的医疗兵。
“各部任务,是否明确?”李金唐环视全场。
“明确!”众军官齐声低吼,战意昂扬。
“记住!”李金唐语气森然,“此战关乎我新唐村存亡荣辱!各部必须严格按计划行事,密切协同!无线电保持畅通,暗号牢记!若有临阵畏缩、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是!”
命令下达,整个金唐卫队如同精密钟表般开始运转。弹药被分发给个人,干粮和饮水准备就绪,各小组开始进行最后的战术推演和装备检查。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与肃杀的气氛,弥漫在整个营地上空。
李金唐走出指挥部,望着正在紧张备战的士兵们。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也是金唐卫队能否在暹罗这片土地上真正打响名号、赢得地位的立威之战。他的“围点打援”之策,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已经撒向北榄府的山林,只待猎物撞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