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府邸,家宴之上。
气氛多少有些微妙。
朱肃坐在那,面对一桌子好菜,却感觉比在奉天殿面对他爹的审视还要坐立难安。
毕竟,他是来赔罪的。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里,主位上的徐夫人忽然动了。
她亲手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八宝鸭,稳稳当当地放进了朱肃的碗里。
“肃儿,多吃点。”
徐夫人的声音温和,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看你最近都瘦了。”
这一举动,让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朱肃心里清楚,想来是自己之前维护徐妙云,让她舒服了。
这位未来的丈母娘,对他算是改观了。
旁边的徐增寿最是藏不住事,立刻冲着朱肃挤眉弄眼,脸上全是“兄弟你行啊”的调侃表情。
“五殿下,我娘亲手给你夹菜,这面子,啧啧,我跟我大哥都多少年没这待遇了!”
徐辉祖依旧是那副沉稳的样子,只是默默地扒着饭,眼角的余光却没离开朱肃。
朱肃端起碗,客气地笑了笑。
“多谢夫人。”
他没有先吃那块鸭肉,反而转手夹了一筷子翠绿的青菜,放到了旁边徐妙锦的碗里。
“妙锦妹妹也多吃点,光吃肉可不行。”
徐妙锦愣了一下,小脸微红,低声道了句谢。
这一手操作,让谢夫人眼中的赞许又多了几分。
这孩子,懂事,周全,不是个只顾着自己献殷勤的毛头小子。
做完成这一切,朱肃才终于放下了筷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主位上。
“徐夫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
“大哥,二哥,妙锦妹妹……”
他的视线转向那个从头到尾都低着头,看不清神色的姑娘。
“还有,妙云妹妹。”
“之前是我年少无知,言语鲁莽,给徐家添了麻烦,也让妹妹受了委屈。”
朱肃微微躬身,态度诚恳到了极点。
“我今天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郑重地,向各位赔个不是。”
“对不起。”
话音落下,满室寂静。
徐增寿脸上的嬉笑也收敛了,他没想到朱肃会这么郑重其事。
突然,一道身影猛地站了起来。
徐妙云道,“我吃饱了,你们慢用。”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出去。
气氛瞬间又僵住了。
谢夫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就在这时,朱肃的碗里,被轻轻放进了一块洁白的茭白。
是徐妙锦。
她低着头,小声说:“五哥,快吃吧,菜要凉了。”
这一句“五哥”,叫得自然亲近,也打破了满桌的尴尬。
徐夫人立刻接话,脸上重新堆起笑容。
“对对对,快坐下吃饭!都是一家人,说那些就见外了!老五啊,你这孩子就是太实诚。”
一场风波,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
回到宫中,朱肃先去给马皇后请了安。
朱元璋也在。
“老五,徐家那边,如何了?”马皇后拉着他的手,关切地问。
“母后放心。”朱肃笑了笑,“已经没事了,妙锦妹妹夫人还给我夹了八宝鸭呢。”
马皇后闻言,彻底松了口气,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我就说,老五这孩子做事有分寸。”
朱元璋没接话,他靠在椅子上,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里是一种朱肃看不懂的深沉。
他当然知道没事了。
徐家的一举一动,他比谁都清楚。
他只是在琢磨,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就把一手烂牌打成这样的。
先是敲打吕氏,再是安抚常氏,如今又不动声色地化解了和徐家的矛盾。
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这小子……
朱肃可没空去研究他老爹复杂的内心戏,他脑子里全是正事。
“父皇,母后,徐家的事解决了。儿臣想跟您说说精盐的事。”
他立刻切换到了工作模式。他已经计划把长白山的暗卫留下一小部分寻找那两个异兽,其余的都调回来到精盐的制作上。
“说吧。”他挥了挥手,“要多少人,人手你自己去跟毛骧要。”
“还有,”朱元璋补充道,“那个醉月庄,朕已经下旨,划入皇庄名下,以后就归你管了。你给朕好好干,赚了钱,全都给朕充盈到国库里去!”
“谢父皇!”朱肃大喜。
醉月庄到手,他的精盐生产线就能彻底铺开了!
朱元璋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忽然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
他看着窗外的天空,缓缓开口。
“老五,你这精盐,让朕看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自古以来,朝廷的用度,国库的收入,说到底,都是盯着那些在地里刨食的百姓。天灾人祸,赋税徭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可这天下,不止有农,还有商!”
“朕在想……”朱元璋猛地回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朱肃,“有没有一种可能,让这天下的商税,来养活整个国家。而我大明的农税……永不加赋!”
“商税养国,农民永不加赋!”
这句话,让朱肃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便宜老爹。
卧槽!
格局!
什么叫千古一帝的格局!
朱肃瞬间感觉一股热血冲上头顶,他激动地拱手。
“父皇圣明!若真能如此,实乃我大明万民之福!千秋万代之幸事!”
“哼,光会说好听的。”朱元璋虽然这么说,但眼中的欣赏却是藏不住的,“想实现这个目标,难如登天。你那个小小的盐场,只是个开始。”
朱肃立刻抓住了机会。
“父皇说的是!所以儿臣正想跟您请旨!”
“光靠咱们自己关起门来卖,赚的都是自己人的钱,没意思。要把生意做大,就得对外贸易!”
“儿臣计划,等精盐产量足够,就卖到高丽去!狠狠赚他一笔!”
“但这件事,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又有能力有手腕的人带队。儿臣思来想去,有一个最佳人选!”
“谁?”
“李大峥!”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准了。”
……
时间过得飞快。
酷暑转瞬即逝,京城里渐渐有了秋日的凉意。
醉月庄的精盐生产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第一批足够用来对外贸易的存货,也已经准备就绪。
李大峥那边,也已经万事俱备,只等朱肃一声令下,就能扬帆出海。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朱肃正在王府里盘算着海贸的细节,李景隆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老五!老五!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他满脸通红,兴奋得手舞足蹈。
朱肃放下手里的账本,给他倒了杯茶。
“什么事把你乐成这样?捡到金元宝了?”
“比捡到金元宝还高兴!”李景隆一口气灌下茶水,大声宣布。
“魏国公!魏国公在北方大破北元主力,斩敌无数,大获全胜!不日即将班师回朝!”
李景隆激动地拍着朱肃的肩膀。
“你未来的岳父要凯旋了!高不高兴?开不开心?”
然而,朱肃脸上的笑容,却在听到“班师回朝”四个字的时候,一点点凝固了。
周围的空气,都安静了下来。
李景隆的笑声也卡在了喉咙里,他看着朱肃骤然变化的脸色,有些不知所措。
“老五,你……你怎么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朱肃没有回答。
他的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和随之而来的一股浓浓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