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劲中期的境界,如同为林羽的身体和精神注入了一股更加精纯而厚重的源泉。他并未因突破而急于求成地去探索更玄妙的招式或追求更强的爆发,反而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对现有力量的巩固和精细化掌控上。
每日的修炼,他更加注重“意”与“气”的融合。不再仅仅是引导能量流转,而是尝试将一丝精神力附着其上,用心念去细微地调控气血奔流的速度、力度,甚至尝试在拳脚缓慢挥舞间,感受空气中那微不可查的阻力变化,让身体记住每一种发力状态下最经济、最有效的能量输出模式。这种修炼方式进展缓慢,甚至在外人看来有些枯燥,如同老僧入定,但林羽却乐在其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这具身体的掌控正在达到一种“如臂使指”的全新境界。
这种内在的夯实,也外化于他的言行举止。他行走坐卧间,姿态更加沉稳从容,仿佛脚下生根,与大地联结更为紧密。眼神开阖间,精光愈发内敛,却更显深邃,让人不敢直视。即便在热闹的商务宴请中,他也能轻易地保持一种澄澈的静气,周遭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让他能更清晰地洞察每个人的真实情绪和意图。
这份愈发深沉的定力,在应对“星罗礁”相关事务时显得尤为重要。
欧阳倩传来消息,经过多方秘密论证和模拟,对于稀土矿脉的处理,初步形成了一个“长期蛰伏、技术储备、待势而动”的共识性建议。现阶段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相反,利用“星罗礁”相对隐蔽的地理位置和正在进行的“科研\/生态”伪装,稳步推进基础建设,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多个离岸壳公司,悄无声息地收购、投资或合作相关的深海采矿技术、矿物提炼专利以及至关重要的环保处理技术,才是上策。
这正合林羽之意。他批复同意,并追加了一条指令:重点关注那些目前看来冷门、非主流但有巨大潜力的技术路线和初创团队,可以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以“风险投资”的名义进行布局。这步棋,看似闲散,却可能在未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南洋这盘“明棋”上。这里的每一步落子,既是现实的商业扩张,也为未来的战略需求铺垫着可能性。
他指示秦悦,在与本地传媒集团合作时,除了常规的版权和制作,要特别注重对东南亚地区卫星通信、海底光缆布局等基础设施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以市场调研为名)。
他让苏瑶,在审核各类投资合同时,留意那些涉及远洋运输、港口物流、甚至是小型船舶制造的本土企业,评估其潜在价值和可整合性(以备未来“星罗礁”物资人员往来之需)。
他甚至亲自出面,以个人兴趣和集团社会责任为名,向马来西亚一所着名的海洋研究所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捐赠,用于支持其关于珊瑚礁生态修复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并与所内几位顶尖专家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这笔投资,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却为未来可能需要的海洋工程技术和专业人才打开了一扇门。
这些举措,分散在庞大的商业活动中,如同棋盘上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棋冷子”,悄无声息,不引人注目。就连苏瑶和秦悦,也大多只从商业逻辑的角度去理解,并未窥见其背后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她们只是觉得林羽的布局愈发深远和缜密,对其远见卓识更加佩服。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某种规律的平静。三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着那种微妙的、以工作和共同目标为核心的平衡。偶尔会有短暂的交流,比如对某部本地电影的观感,对某种特色小吃的评价,但都浅尝辄止,绝不深入私人领域。林羽那份愈发沉稳平和的气场,无形中成了维持这种平衡的压舱石。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林羽却能感觉到,苏瑶和秦悦看他的眼神,在敬畏与专业之外,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好奇。他境界提升后带来的那种内在的圆满与深邃,对处于情感空窗期的成熟女性而言,本身就具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只是她们都将这份悸动很好地隐藏了起来,或许连她们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
progress 的航船,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稳健前行。船长林羽,一边精心打磨着自己的“船体”和内功,一边在广阔的航海图上,布下一个个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的航标。他并不急于驶向那片已知藏有惊世宝藏的未知海域,而是耐心地积累着每一分力量,布置着每一处后手,等待着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那一天。他知道,真正的远航,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极致的耐心和深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