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文娱旗下艺人对韩国音乐排行榜的“恐怖统治”,如同在一潭看似深不见底、实则暗流涌动的水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海啸效应迅速从单纯的音源数据,扩散至整个流行文化领域。当大街小巷、商铺餐厅、甚至出租车里都开始循环播放“星芒”、“Siren”或李瑞的歌曲时,这些来自中国的面孔,便再也无法被忽视。
韩国民众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他们不再满足于只听歌看舞台,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能打造出如此完美舞台、唱出如此动人旋律的,究竟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他们台下是什么性格?会不会说韩语?有什么样的故事?
市场的需求,便是最强大的指挥棒。几乎是在屠榜现象发生后的短短一周内,林氏文娱韩国分部(在秦悦的坐镇指挥下)便接到了如雪片般飞来的综艺节目邀约函。从三大台(KbS、mbc、SbS)的王牌综艺,到有线台(如Jtbc、tvN)的热门脱口秀、真人秀,甚至是一些网络平台的自制搞笑节目,几乎涵盖了所有收视群体。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综艺轰炸”,秦悦展现出了高超的策略和谈判技巧。她没有来者不拒,而是精心筛选,根据旗下每个艺人的不同定位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节目。
“星芒”男团的成员们,被安排参加了需要展现团队默契、体能和幽默感的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中,他们褪去舞台上的酷炫光环,展现出少年人特有的活泼、好胜、以及偶尔的懵懂与搞笑。他们流利的韩语(虽然带点口音但更显可爱)、出色的运动神经、以及对待前辈恭敬有礼的态度,迅速圈粉无数。节目播出后,“星芒某某反差萌”、“星芒团魂”等话题立刻登上韩国热搜。
“Siren”女团的几位成员,则被邀请参加了一档主打谈话和游戏的美妆时尚类节目。她们在节目中分享护肤心得、展示私服穿搭,偶尔被主持人cue到表演一段即兴舞蹈,又A又甜的风格,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与舞台上强势形象不同的羞涩或爽朗,极大地满足了粉丝的窥探欲,也让更多路人观众好感倍增。
solo歌手李瑞,以其惊人的舞蹈实力,成为各大舞蹈类综艺和选秀节目争相邀请的表演嘉宾或特别评委。他的每一次舞台都堪比小型演唱会,炸裂的表演力甚至让原节目的参赛选手都自叹弗如,被韩国媒体誉为“人形舞蹈机器”、“来自中国的舞蹈之神”。
而像凌薇这样vocal实力超群的歌手,则更多地出现在音乐类访谈节目和radio中,展示其优美的嗓音和沉稳的谈吐。
林羽虽然不直接参与这些综艺行程的安排,但他会通过秦悦,给予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例如:强调艺人在节目中要“真诚”、“有分寸感”、“尊重韩国文化但不必刻意讨好”、“适当展现中国文化的优良特质(如谦逊、努力、团队精神)”。他要求团队为艺人准备的综艺“人设”不能过于虚假,必须基于其真实性格进行放大和优化。
于是,韩国观众通过综艺镜头,看到了这样一群中国偶像:他们业务能力超强,舞台上是王者;他们颜值出众,360度无死角;他们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腼腆温柔,有的成熟稳重;他们努力适应韩国娱乐圈的节奏,礼貌周到,但又保持着一种不卑不亢的独特气质;他们偶尔会在节目中冒出几句中文,或展示一下筷子功、写个毛笔字,带来新奇有趣的文化碰撞。
这种“台上神仙,台下凡人”的反差魅力,以及精心打磨过的真实感,使得林氏艺人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和亲切,极大地拉近了与韩国普通观众的距离。
综艺节目的收视率证明了一切。凡是有林氏艺人参与的期数,收视率都会有明显提升,网络讨论度更是居高不下。广告商们闻风而动,纷纷向这些 newly rising stars 抛来橄榄枝,从化妆品、服装到电子产品、食品饮料,代言邀约不断。
林氏文娱的艺人们,不再仅仅是音乐榜单上的一个名字,而是真正地、全方位地渗透进了韩国大众的娱乐生活之中。这种渗透,并非强势的文化灌输,而是一种更为巧妙和高效的“软着陆”。通过娱乐综艺这种最轻松愉快的形式,他们将东方面孔、中国文化元素以及积极向上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了韩国年轻一代的心中。
在首尔某处录制现场的后台,秦悦看着监视器里正和韩国知名mc谈笑风生、引得现场观众爆笑连连的“星芒”成员,对身边陪同的林羽低声道:“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他们适应得很好。”
林羽的目光也落在屏幕上,看着成员们游刃有余又不忘初心的表现,微微颔首:“嗯。根基扎得越深,未来的路才越稳。”
窗外,首尔的夜景璀璨迷离。 progress 的文化渗透战略,正通过一个个综艺镜头,一场场欢声笑语,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改变着韩流市场的格局与色彩。这场“偷家”行动,已然超越了简单的榜单争夺,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力构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