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层薄薄的晨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沉睡的林家沟子。空气清冷而湿润,带着泥土和植物苏醒时的清新气息。几声零星的鸡鸣划破了黎明的寂静,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林羽的生物钟早已适应了乡村的节奏。他无需闹钟,便在晨光熹微中自然醒来。披衣下炕,推开堂屋的门,一股冷冽又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拎起灶台边那把被柴火熏得黝黑的大铁壶,走到院子角落的手压井边。吱嘎吱嘎地压了几下,清冽甘甜的井水便哗哗地涌出,灌满了铁壶。回到厨房,将壶坐在传统的柴火灶上,引燃几根干松枝,橘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舔着壶底,发出噼啪的轻响。烧开水,是乡村一天最原始也最温暖的起始符。
趁着烧水的功夫,他拿起靠在墙角的竹扫帚,开始清扫院落。沙沙的扫地声在清晨显得格外清晰。昨夜风吹落了几片嫩叶和花瓣,都被他仔细地扫到树根下,化作春泥。
水烧开了,白色的水蒸气顶着壶盖噗噗作响。他先用滚水烫洗了母亲那把宝贝的紫砂壶,捏一小撮自家炒制的野山茶放入壶中,高冲低泡,霎时间,一股浓郁醇厚的茶香便弥漫开来,与灶膛里松枝的烟火气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并不急着喝,而是将第一泡茶汤恭敬地端到姥姥屋里。老人通常也醒了,正靠着床头眯着眼。看到外孙端茶进来,脸上便笑开了花,接过温热的茶杯,小口小口地呷着,连声说:“好,好茶,我大外孙泡的茶最香。”
伺候完姥姥,林羽才回到厨房,给自己也倒上一杯,就站在灶台边,看着窗外逐渐亮起来的天光,慢慢地喝着。茶汤滚烫,顺着喉咙一路暖到胃里,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此时,母亲也起来了,开始张罗一家人的早饭。通常是熬得浓稠的小米粥,配上自家腌的咸菜,有时还会蒸几个粗粮馒头或者烙几张葱花饼。厨房里很快充满了食物朴素的香气。
林羽喝完茶,便会去院角的小菜园里转一圈。看看昨晚移栽的番茄苗是否挺直了腰板,摸摸黄瓜叶子上的露水,顺便拔掉几棵刚刚冒头的杂草。这片小小的绿色天地,是他每日的牵挂和乐趣所在。
早饭过后,阳光已经彻底驱散了晨雾,将整个院子照得亮堂堂的。林羽今天没什么特定安排。他搬了把矮凳,坐在屋檐下,面前放着一块纹理细腻的椴木和一套雕刻刀。他打算给母亲刻一个捣蒜用的臼。这不是什么急活,他做得极有耐心,先用铅笔在木料上细细画出轮廓,然后用刻刀一点点地剔除多余的部分,动作缓慢而专注,木屑如同雪花般簌簌落下。
母亲在一旁洗衣服,用的是大木盆和搓衣板,哗啦啦的水声和规律的搓洗声,与林羽那边轻微的刻刀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平淡而安宁的生活协奏曲。
姥姥则被扶到院子的躺椅上,盖着薄毯,眯着眼晒太阳,听着收音机里咿呀的戏曲,不一会儿就又打起了盹,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每一刻都清晰可辨,却又从容不迫。偶尔有村民从院外经过,隔着矮墙打招呼:“小羽,忙呢?” “哎,三叔,没事刻着玩。您下地去?” “啊,去地里看看苗!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简单寒暄两句,便各自忙去,并不过多打扰。
中午,林羽简单吃了点母亲留下的饭菜,小憩片刻后,忽然起了兴致。他找出鱼竿和小桶,对母亲说:“妈,我去河边转转,看能不能钓两条鱼晚上炖汤。” “去吧去吧,当心点脚下滑。”母亲叮嘱道。
村边的小河水清见底,水流潺潺。林羽也不追求一定要钓到鱼,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头坐下,挂上鱼饵,甩钩入水,然后便静静地坐着。目光放空地看着水面上的浮漂随着水波轻轻晃动,耳边是流水声、鸟鸣声、风吹树叶声。大脑放空,什么也不想,这是一种极致的放松。
直到夕阳西斜,他才提着桶里那寥寥两三尾巴掌大的小鱼,慢悠悠地踱回家。收获虽少,但心情却十分愉悦。
晚饭自然是喝上了鲜美的鱼汤,虽然鱼不大,但味道极其鲜美。饭桌上,母亲说起白天听来的村里闲话:谁家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谁家要盖新房了,谁家两口子吵架了……林羽和姥姥听得津津有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琐事,构成了乡村生活最真实的肌理。
夜幕降临,林羽照例先伺候姥姥睡下,然后回到自己房间。他没有开灯,而是点燃了书桌上的一盏仿古油灯(当然,里面是电灯泡,只是做成了油灯的样子)。昏黄温暖的灯光照亮了一小片区域,他摊开那本《园冶注释》,就着灯光,慢慢读着关于“借景”、“漏景”的营造法则,偶尔拿起毛笔在旁边的宣纸上写写画画,记录些心得。
窗外,月朗星稀,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虫鸣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狗吠声。
这就是林羽最普通不过的一天。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劈柴、烧水、扫地、喝茶、刻木头、钓鱼、看书……这些琐碎到极致的事情。但他却做得无比投入,无比享受。
他仿佛彻底沉入了生活的最底层,触摸着它最原始、最朴素的脉搏。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似乎离他很远,但又通过那偶尔震动的手机,与他保持着一种微妙的、不断线的联系。他知道一切都在正轨上运行,这让他可以安心地、奢侈地挥霍着这慢煮的时光。
进度?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下这每一刻真切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生活细碎的光,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晨光熹微、茶香袅袅和木屑纷飞之中,需要一颗沉淀下来的心,才能细细捕捉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