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一百四十二日的清晨,灵草培育园的淡青灵光还没散尽,孙老药就提着半桶灵脉水(从青雾谷引的浅层灵泉,比普通水多三分灵气),领着五个学徒站在了凝灵草种植区前。园子里的灵草已初见规模 —— 还魂草冒出两寸高的嫩芽,驱魔藤的藤蔓开始往木架上爬,唯独凝灵草的幼苗还裹着种壳,得靠人工细细照料才能顺利破壳。
“都看好了!种灵草不是撒了籽就完,得像伺候自家娃似的,知冷知热知灵气!” 孙老药蹲下身,指尖捏起一株裹着种壳的凝灵草幼苗,壳上泛着淡淡的白纹,是灵气滋养的迹象。他教学徒们先把苗床的土松到 “一指深”,土粒要细,不能有结块:“灵脉的灵气在土里走得细,土块大了,灵气绕着走,苗吸不着,长得就慢!”
学徒阿明刚用小耙子松完土,就想把幼苗直接栽进去,孙老药立马拦住:“慢着!凝灵草喜‘半阴半湿’,栽深了埋着心叶,会烂;栽浅了根须露着,吸不着灵气。得让根须刚好贴在灵草绳织的网眼上,这样灵气能顺着绳直接绕到根上!” 他亲手示范,将幼苗放进松好的土坑,用指尖轻轻拢土,刚好没过根须,心叶露在外面,还在苗旁插了根细灵草杆做标记:“这杆能测湿度,杆上挂露,就不用浇水;杆干了,再浇半瓢灵脉水,多了会涝!”
园子里的浇水壶都是孙老药特意改造的 —— 壶嘴是用细竹管做的,顶端开了三个小孔,浇水时能形成 “细雨”,不会冲坏幼苗。“灵脉水比普通水金贵,每一滴都得浇在根旁,别洒在叶上!” 孙老药握着水壶,手腕轻转,细水珠均匀落在凝灵草根部,土面瞬间泛起一层淡青灵光,是灵气与水分交融的迹象。学徒们跟着学,有的手劲大了,水珠冲得土坑变形,孙老药就走过去,握着他的手腕调整力度:“别急,慢慢来,灵草认手劲,你急它也长不快。”
从清晨到午时,孙老药和学徒们没歇过脚 —— 栽完凝灵草,又去查看还魂草的长势,发现有几株幼苗叶尖发黄,孙老药立马掏出随身携带的 “灵草肥”(用紫灵草残渣和灵田土混合制成),捏了一小撮埋在根旁:“这是灵气太足‘烧’着了,补点淡肥中和一下,明天就能转绿。” 他还教学徒们用放大镜看叶背的纹路,“纹路清晰发亮,就是长得好;纹路发暗,要么缺光,要么缺气,得挪到灵气更匀的地方。”
午后的日头渐烈,孙老药却不让学徒们躲阴凉,反而领着他们去驱魔藤种植区:“驱魔藤喜阳,正午的太阳晒一晒,藤蔓更结实,以后防魔族时,藤条不容易断。” 他指着爬在木架上的藤蔓,教大家给藤尖 “摘心”:“把顶芽掐了,它才会往两边长,爬满木架形成藤墙,不然光往高长,没用。” 学徒阿青掐芽时手抖,掐断了半根藤蔓,眼圈瞬间红了,孙老药却没怪她,反而笑着把断藤捡起来:“这藤别扔,晒乾了能入药,治蚊虫叮咬,咱们种灵草,一根藤都不能浪费。”
傍晚时分,灵脉灌溉装置的消息传了过来 —— 李猛派人来说,装置已从圣地空间取出,明日就能安装。学徒们都很兴奋,觉得以后不用天天手动浇水了,孙老药却摇头:“装置是方便,但灵草认人,咱们天天来看它、摸它,它长得更旺。以后装置浇水,咱们也得天天来查,看哪株长得慢,哪株需要补肥,不能全靠机器。”
夕阳西下时,孙老药领着学徒们最后巡了一遍培育园 —— 凝灵草的种壳开始裂开细缝,还魂草的叶尖恢复了翠绿,驱魔藤的新藤又长了半寸。他坐在园边的石头上,望着满园的灵草,给学徒们讲起以前的日子:“去年冬天,咱们缺凝灵草,战士们中了魔气,只能靠普通草药慢慢熬,有的弟兄疼得整夜睡不着。现在有了这培育园,等灵草丰收了,咱们能炼够半年的破魔丹、复元汤,再也不用怕缺药了。”
学徒们听得认真,阿明攥着浇水壶说:“孙老,俺以后天天来浇水,保证让灵草长得比啥都好!” 孙老药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灵草籽:“这是明年的种籽,咱们今年种好第一茬,明年就能扩种,让新夏城的灵草永远够吃、够炼药。”
夜色降临时,培育园的灵光与星光交织,孙老药最后看了一眼凝灵草的种壳,才领着学徒们离开。路上,他还在念叨:“明天装置安好了,得先试浇半亩,看看水量合不合适,别冲坏了苗……” 学徒们跟在身后,手里的浇水壶轻轻晃动,壶里剩下的灵脉水,映着月光,像装着一汪小小的希望 —— 那是对灵草丰收的期盼,也是对新夏城安稳日子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