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老周就背着半袋谷种钻进了圣地空间 —— 灵植区的土经过一夜灵泉水浸润,摸起来软乎乎的,还带着淡淡的灵气暖意,比据点外最好的耕地还肥。他蹲下来,用小铜锄把土划成整齐的小垄,每垄间距一尺,刚撒下的谷种埋进土里半寸,再浇上一勺灵泉水,动作熟稔得像在侍弄自家种了一辈子的田。
“老周叔,俺来帮你!” 阿风拎着竹筐跑进来,筐里装着刚采的蔬菜籽 —— 有翠绿的萝卜籽、圆胖的白菜籽,还有几包少见的豆角籽,是上次去废弃村落时偶然找到的。他蹲在灵植区东边,学着老周的样子划垄,还时不时抬头问:“豆角要种密点不?俺以前见部落里种豆角,都得搭架子让它爬。”
“得搭!” 老周笑着递过一把菜籽,“等会儿让老铁头做几个木架,咱把豆角种在灵泉边,泉水浇着长得快,藤蔓顺着架子爬,还不占地方。这扩大的灵植区,可比咱原来的菜园大十倍,不光能种够大伙吃的谷子,还能种上各种蔬菜,冬天再也不用光吃干肉和野果了!”
说话间,妇人们也挎着篮子来了 —— 阿禾带着黑松坡的妇人,把带来的南瓜籽撒在灵植区南边的空地上;马大壮媳妇则蹲在灵泉边,用细竹管接泉水,小心翼翼地往刚撒了籽的土垄上浇:“灵泉水金贵,得省着点用,但这籽浇了它,出芽快,长得也壮,值当!”
没一会儿,灵植区就被划分得明明白白:西边是大片的谷种垄,绿油油的芽尖已经冒了头(比外界种的快了足足三天);东边是整齐的蔬菜区,萝卜、白菜的籽刚埋好,土垄上还插着小木牌,写着播种的日子;南边是南瓜和豆角区,老铁头带着青年们已经搭好了木架,粗木头横纵交错,像给豆角搭了座 “小房子”;最北边紧挨着灵泉的地方,老药头正把草药籽撒进土里,止血草、退热草、还有几株少见的安神草,种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摆着个小陶罐,专门用来装灵泉水浇草药。
“照这速度,十天后谷子就能长到半尺高,半个月就能收第一茬嫩菜!” 老周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望着满区的种子,眼里满是盼头,“以前咱种一亩谷子,收的粮只够大伙吃半个月,现在这灵植区,种三亩谷子都绰绰有余,收了粮存进地窖,冬天就算下暴雪,也饿不着了!”
灵植区忙着种粮,蓄养区也热闹起来。马大壮扛着竹筐,把养殖栏里的三只野鸡小心翼翼地迁进蓄养区 —— 新蓄养区围着半人高的木栏,栏里铺了厚厚的干草,老铁头还特意做了个带斜坡的食槽,食槽一边装谷子,一边接灵泉水,方便野鸡啄食。刚把野鸡放进栏里,母野鸡就扑腾着翅膀跑到灵泉水槽边,低头喝了两口,又啄了几粒谷子,竟比在原来养殖栏里活跃了不少。
“张叔,兔子抓回来没?” 马大壮对着空间外喊,话音刚落,张叔就领着两个猎人走进来,手里的藤网里装着四只灰毛兔子,耳朵竖得直直的,眼睛滴溜溜转,一点都不怕生。“在后山的坡上抓的,都是母兔,还有一只是刚怀崽的!” 张叔把兔子放进蓄养区的另一块栏里,栏里早就铺好了柔软的兔草,“灵泉水浇过的草,兔子吃了长得快,母兔生崽也稳当,用不了多久,咱这蓄养区就能有一群兔子了!”
小宝和几个孩子扒着蓄养区的木栏,眼睛瞪得溜圆 —— 野鸡在干草上踱步,兔子啃着灵泉浇过的兔草,偶尔还有几滴灵泉水从槽里溅出来,落在地上,竟很快长出了细小的嫩草。“马大壮叔,兔子啥时候生崽呀?” 小宝扯着马大壮的衣角问,“俺想给小兔子做个小木窝,用花布当垫子!”
“快了!” 马大壮笑着摸了摸小宝的头,“等母兔生了崽,就教你怎么喂小兔,让你当‘小兔倌’!” 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得蹦起来,围着蓄养区跑,还时不时把带来的嫩草递进去,惹得兔子凑过来,小鼻子一嗅一嗅的,格外可爱。
到了晌午,圣地空间里的活计才歇下来 —— 灵植区的种子全撒完了,土垄浇足了灵泉水,木架也搭好了;蓄养区的野鸡、兔子都安顿妥当,食槽里的谷子和泉水也添得满满当当。大伙坐在灵泉边的青石板上,喝着用灵泉水泡的野菊花茶,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笑意。
“以前哪敢想,能有这么好的地方种粮养牲口!” 张叔喝了口菊花茶,感叹道,“在黑松坡时,种点野麦还得怕妖兽糟蹋,养只兔子都得藏在山洞里,现在倒好,灵植区的粮长得快,蓄养区的牲口也安全,以后咱再也不用愁吃的了!”
老周也点头:“等第一茬谷子熟了,咱就留些好种,再种第二茬,灵植区能四季种粮,咱据点的粮囤肯定能堆得满满的。蔬菜收了,既能新鲜吃,还能晒成干菜存着,冬天炖肉时放一把,比啥都香!”
李猛望着灵植区冒芽的谷种,又看了看蓄养区里悠闲的野鸡和兔子,心里踏实极了 —— 扩大的圣地空间,不只是多了几块地、几栏牲口,更是给据点装上了 “稳压器”。以后不管废土上的风雨多大,不管妖族、妖兽再来多少,只要这空间里的粮能长、牲口能活,大伙就有底气活下去,有底气把这据点建得更稳、更好。
夕阳西下时,大伙才离开圣地空间。走之前,老周特意又去灵植区看了一眼 —— 谷种的芽尖又长高了些,嫩绿的芽瓣在夕阳下泛着光;蓄养区的母野鸡已经在干草上扒了个小窝,看样子是要下蛋了;兔子则蜷缩在兔草堆里,闭着眼睛晒太阳,一副安稳自在的模样。
“明天俺再早点来,给谷种再浇遍灵泉水!” 老周对着空间外喊,身后的大伙都笑着应和 —— 有人说要帮着搭豆角架,有人说要给兔子割嫩草,还有人说要给灵植区围上小栅栏,免得孩子们进来时踩坏了土垄。
夜色里,据点的灯亮了,灶房里飘着炖野猪肉的香气,新石屋的窗户里,偶尔传出妇人们缝衣的 “沙沙” 声。李猛站在广场上,望着圣地空间的方向,知道那里正孕育着希望 —— 一颗颗种子在灵泉滋养下生长,一只只牲口在安稳环境里繁衍,而这些,终将变成据点里的粮食、衣裳、欢笑,变成所有人在废土上活下去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