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上京会宁府,大金殿内的气氛比昨日更添几分凝重。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端坐龙椅,脸色铁青如铁,案上的奏疏被他攥得褶皱不堪。昨日完颜哈达传回易枫拒谈的消息,如同一把烈火,点燃了他积压的怒火。
“易枫小儿,欺人太甚!”金太宗猛地将奏疏掷于地上,声音震得殿梁仿佛都在颤抖,“三万精锐折损,宗弼被俘,他竟还敢揪着所谓叛徒不放,拒绝交换!真当我大金无人可战,无兵可派吗?”
殿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接话。完颜希尹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息怒,易枫据守翡翠城,手握宗弼将军与九千俘虏,有恃无恐。但翡翠城终究只是一座孤城,底蕴不足,若我大金举全国之力发动全面战争,必能将其踏平!”
“说得好!”金太宗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传朕旨意,令完颜哈达即刻返回翡翠城,向易枫传朕的最后通牒!三日之内,若不释放宗弼与所有被俘士兵,朕便调集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先破翡翠城,再渡长江直取临安!让易枫知道,挑衅大金的下场,便是城破人亡,灭顶之灾!”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狠厉:“告诉易枫,翡翠城的百姓、粮草、城池,皆会在大金铁骑之下化为齑粉!要么乖乖交换,化干戈为玉帛;要么鱼死网破,让他连同翡翠城一起,从这世上消失!”
“臣遵旨!”完颜哈达领命,心中虽知晓易枫并非易与之辈,但君命难违,只得再次带着使团,快马加鞭折返翡翠城。
三日后,翡翠城议事大厅。
完颜哈达一身戎装,神色冷峻,身后的金国使者也个个怒目圆睁,自带一股肃杀之气。见易枫缓步走入,完颜哈达并未起身,而是端坐于椅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易枫,我大金太宗皇帝有旨,限你三日之内,释放宗弼将军与九千被俘士兵,随我大金使团北上。否则,二十万大金铁骑即刻南下,踏平翡翠城!”
易枫神色淡然,在主位上坐下,端起茶杯浅酌一口,缓缓道:“完颜尚书,几日不见,口气倒是大了不少。二十万铁骑?金太宗是觉得,损失了三万精锐之后,还能凑得出二十万能战之兵?”
“休得狂妄!”完颜哈达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易枫怒喝道,“我大金疆域万里,铁骑百万,区区三万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你翡翠城不过弹丸之地,守军不过四十万,且多是新募之兵,如何能挡得住我大金百战精锐?”
他走到大厅中央,目光扫过易枫身后的赵羽与张奈何,语气中满是轻蔑:“易枫,你自己掂量掂量!我大金铁骑踏过之处,寸草不生!当年靖康之耻,汴京何等繁华,不也在我大金铁蹄下沦为废墟?你以为凭一座翡翠城,就能逆天改命?”
“我劝你还是识时务些,同意交换!”完颜哈达放缓语气,带着几分诱哄,“只要你放人,我大金不仅会送上十万石粮草、千副铠甲,还会释放所有被掳的大宋宗室亲眷,从此互不侵犯,化干戈为玉帛。否则,便是鱼死网破,你翡翠城上下,无人能活!”
易枫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眼神锐利如刀:“鱼死网破?好啊,我倒要看看,是谁先死,谁的网先破!”
他站起身,走到完颜哈达面前,声音掷地有声:“完颜哈达,你以为我易枫不知道你们金国的底细?没了完颜宗弼,你们金国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空壳!宗弼是你们南线的柱石,如今柱石崩塌,南线防御形同虚设。且你们内部宗室争斗不断,金太宗年迈,诸子争储,朝局动荡,哪里还有心力发动全面战争?”
完颜哈达脸色一变,厉声道:“一派胡言!我大金内部稳固,兵强马壮,岂容你肆意污蔑!”
“污蔑与否,你我心知肚明。”易枫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再者,南宋朝廷虽暂时不同意北伐,但岳飞的厉害,你们金国应该深有体会吧?岳家军军纪严明,战力强悍,这些年屡败你们金军,收复失地无数。如今,我若是连续给岳飞支援粮草,让他有足够的物资北伐,你觉得金国能挡得住吗?”
他眼神一凛,语气带着浓浓的警告:“到时候,岳家军北上,直击你们金国腹地,而你们南线兵力空虚,又要分兵攻打翡翠城,腹背受敌,两面夹击。金国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用我多说吧?”
完颜哈达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眼中满是不屑:“易枫小儿,你少在这里糊弄老夫!你一个割据势力,粮草乃是立身之本,何等重要!你翡翠城虽富庶,但要供养四十万大军,已是不易,怎么可能会把宝贵的粮草送给南宋朝廷?你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虚张声势?”易枫冷笑一声,转头对身旁的赵羽吩咐道,“赵羽,传我命令!即刻调拨府库中一百八十万斤粮草,分装成三十队,由精锐骑兵护送,日夜兼程,运往岳家军大营,支援岳飞北伐!”
“属下遵命!”赵羽轰然应诺,转身便要离去。
“慢着!”完颜哈达脸色骤变,急忙喝止,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易枫,你疯了?一百八十万斤粮草!你当真要送?你就不怕翡翠城粮草短缺,军心浮动?”
易枫瞥了他一眼,语气淡漠:“我翡翠城粮草充盈,足以支撑三年之用,拿出一百八十万斤支援岳家军,不过是九牛一毛。至于我是不是当真要送,你回去等着消息便是,试试不就知道了?”
他挥了挥手,对赵羽道:“不必理会他,按命令行事!”
赵羽领命,大步流星地走出议事大厅,即刻去安排粮草调拨之事。
完颜哈达看着赵羽离去的背影,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黑,浑身微微颤抖。他万万没想到,易枫竟然真的敢做出这样的决定!一百八十万斤粮草,足以让岳家军的战力再上一个台阶,若是岳飞真的北伐,金国的处境将不堪设想!
“你……你……”完颜哈达指着易枫,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憋出一句,“易枫,你这是自寻死路!你私自支援岳家军,违背南宋朝廷旨意,他日南宋朝廷必会问罪于你!”
“我与岳飞,皆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原,何罪之有?”易枫语气坚定,“至于南宋朝廷,他们若有北伐之心,自然会支持岳飞;若没有,我便助岳飞一臂之力!总好过看着你们金国在中原大地肆意妄为,残害百姓!”
他走到完颜哈达面前,语气冰冷:“完颜尚书,话已至此,多说无益。要么,告诉我叛徒是谁,我们好好商议交换之事;要么,就等着岳家军北伐,你们金国腹背受敌!你回去吧,三日之后,我再听你们金国的答复!”
完颜哈达深知,此事已超出他的掌控范围。易枫态度坚决,且已付诸行动,他再留在翡翠城也无济于事,只得咬牙道:“好!易枫,你给老夫等着!我这就回去禀报陛下,看你如何收场!”
说完,完颜哈达带着金国使者,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议事大厅,一路疾驰返回金国上京。
易枫站在大厅中,望着窗外,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知道,这一步棋走得极为冒险,一百八十万斤粮草并非小数目,且私自支援岳家军,确实可能引来南宋朝廷的猜忌。但他别无选择,只有让金国感受到真正的威胁,他们才会乖乖交出叛徒,同意他的交换条件。
而翡翠城调拨一百八十万斤粮草支援岳家军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短短一日之内,传遍了翡翠城的大街小巷,随后又扩散到周边州县,甚至传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与岳家军大营。
岳家军大营,帅帐之内。
岳飞正与岳云、张宪、王贵等心腹将领商议军务,帐外突然传来士兵的禀报:“将军,翡翠城易枫首领派人送来书信一封,还有粮草调拨的消息!”
岳飞心中一动,连忙道:“快呈上来!”
士兵将一封密封的书信递了进来,岳飞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鹏举兄台鉴:金贼猖獗,侵占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家国破碎。某深知兄台北伐之志,奈何朝廷掣肘,粮草不济。今某愿调拨粮草一百八十万斤,支援兄台,望兄台能趁此良机,挥师北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某已令部下日夜兼程运送粮草,不日便至。愿与兄台同心协力,共抗金贼,还我河山!易枫顿首。”
读完书信,岳飞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随即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帐内的将领们也纷纷围了上来,得知翡翠城要送来一百八十万斤粮草,个个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将军!一百八十万斤粮草!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岳云兴奋地说道,“有了这些粮草,我们就能扩充兵力,整顿军备,随时可以北伐,收复失地!”
张宪也附和道:“是啊将军!易枫首领真是雪中送炭!这些年,朝廷对我们岳家军的粮草供应一直克扣,导致我们多次北伐都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军。如今有了易枫首领的支援,我们再也不用为粮草发愁了!”
王贵却皱起了眉头,说道:“将军,话虽如此,但朝廷一直不同意北伐,多次下旨令我们班师回朝。如今我们没有朝廷的调令,即便有了充足的粮草,也不能擅自北伐啊!否则,便是违抗圣旨,后果不堪设想!”
王贵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将心中的喜悦。岳飞脸上的激动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愁绪。他何尝不知道王贵说得有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宋高宗赵构一心只想求和,对北伐之事极为抵触,多次掣肘岳家军。
“我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岳飞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易枫首领的心意,我心领了。一百八十万斤粮草,确实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但没有朝廷的调令,擅自北伐,便是谋逆之举,不仅会给朝廷留下把柄,还可能让金贼有机可乘,挑拨离间,对我们岳家军不利。”
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充足粮草,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另一边是朝廷的圣旨,是违抗圣旨后的严重后果。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岳云急切地问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机会溜走?等粮草到了,我们总不能一直放在营中吧?”
岳飞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将,缓缓说道:“粮草到了之后,我们先妥善接收,清点入库,加强看管。同时,我会立刻上书朝廷,详细说明易枫首领支援粮草之事,恳请陛下下旨,允许我们北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陛下同意北伐,我们便即刻整顿兵马,挥师北上,不负易枫首领的厚望,不负天下百姓的期盼!若陛下依旧不同意,我们也不能擅自行动,只能等待时机。但即便如此,这些粮草也能让我们加强军备,安抚军心,为日后的北伐做好准备。”
张宪担忧地说道:“将军,陛下一心求和,恐怕不会轻易同意北伐。到时候,我们手握如此多的粮草,却不能北伐,岂不是浪费了易枫首领的一番心意?而且,朝廷得知易枫首领私自支援我们粮草,会不会对我们产生猜忌?”
“这些我都考虑过了。”岳飞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易枫首领私自支援粮草,确实可能引来朝廷的猜忌。但他此举,是为了国家大义,为了驱除金贼,我相信陛下若能以国事为重,定会理解。至于猜忌,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一心为国,忠心耿耿,朝廷总会明白我们的苦心。”
他看向众将,沉声道:“眼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粮草运到,同时上书朝廷,静候陛下的旨意。在这期间,我们要加强训练,整顿军纪,做好一切北伐的准备。一旦朝廷下旨,我们便能即刻出兵,不给金贼任何喘息之机!”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应道:“遵令!”
帅帐之内,气氛虽依旧凝重,但众将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一百八十万斤粮草的到来,如同黑暗中的一缕曙光,让他们看到了北伐的可能。
而岳飞站在帅帐中央,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知道,前路必然充满坎坷,朝廷的掣肘、金贼的反扑,都将是巨大的挑战。但他绝不会放弃,为了收复失地,为了让百姓重返家园,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此时的岳飞,还不知道,他的这封上书,将会在南宋朝廷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而易枫支援粮草的举动,也让宋金之间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微妙。一场围绕着北伐、交换、叛徒的较量,正在悄然升级,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翡翠城的粮草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岳家军大营,金国的使者也已回到上京,向金太宗禀报了易枫的决定。金太宗得知易枫真的调拨粮草支援岳飞,顿时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岳飞若真的北伐,金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一时间,宋、金、翡翠城三方,皆被这一百八十万斤粮草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未来的局势,充满了变数与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