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太尉府深处,一间绝无外人打扰的密室内。烛火将三道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显得凝重而肃穆。秦啸岳、陆昭、王相,这决定帝国走向的三巨头,终于在此刻汇聚。
秦啸岳已换下染血的战袍,穿着一身深色常服,虽眉宇间带着征战归来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沉郁,但那双虎目中的锐利与威严,却比以往更盛。他详细叙述了归途遇袭的经过,潜龙村的惨状,以及周擎为他挡箭、身中“狼鸩”剧毒命悬一线的细节。每说一句,室内的空气便冷冽一分。
“……若非千牛卫及时赶到,啸岳此刻已是一具枯骨,无颜再见二位。”秦啸岳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与痛惜,“只是可怜了周擎,可怜了潜龙村那三百余口无辜百姓!”
王相长叹一声,面容憔悴:“秦公受苦了!此事,老夫与国师亦有责任,未能及早洞察奸谋,险些酿成大祸!”
陆昭神色平静,但眼底深处亦是寒芒流转:“秦公可知,那突厥死士,为何能精准掌握你的行踪?”
秦啸岳目光一凝,看向陆昭:“啸岳正欲请教国师与王相。此行乃绝密,知晓者不过五指之数。千牛卫来得如此及时,必是二位事先有所洞察。莫非……朝中真有内鬼,且身居高位?”
王相与陆昭对视一眼,由王相沉声开口:“秦公所料不差。我与国师在接到你遇袭消息前,国师便已卜得坎卦示警。我等紧急商议,断定消息走漏,最初怀疑是宫中侍从……”
“宫中?”秦啸岳眉头紧锁。
陆昭接过话,语气依旧平淡,却字字千钧:“然,经我入宫面见太后查证,泄密者,并非宦官宫人。”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看向秦啸岳:“乃是秦王。”
“秦王?!”纵然秦啸岳心中已有准备,听到这个名字,依旧浑身一震,瞳孔骤然收缩!宗室亲王,皇帝的亲叔父,竟然通敌卖国,谋害国之统帅?!
“是他……竟然是他!”秦啸岳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一股难以抑制的杀意混合着被背叛的愤怒喷薄欲出,“他为何要如此?!就为了那权位?!就为了那点私利,竟不惜勾结外寇,残害同胞,致使北疆险些倾覆,潜龙村化为焦土?!他难道不知,这是动摇国本,是自毁长城吗?!”
王相示意他稍安勿躁,语气沉重:“秦公,冷静。我等初闻时,亦是震惊万分。但太后亲口承认,曾在与秦王闲谈时,无意中透露了你即将回京的消息。时间、地点,完全吻合。加之张永昌之前供词中提及,圣教与‘宫中贵人’及河北藩镇有所勾结,如今看来,这‘贵人’,极有可能便是这位秦王殿下!”
陆昭补充道:“其动机,无非权势二字。你若安然回朝,携北疆大胜之威,声望如日中天,他争夺辅政大权便难上加难。唯有除掉你,他才能搅乱朝局,火中取栗。甚至……其志恐怕不止于辅政。”
秦啸岳缓缓坐回椅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毕竟是历经风雨的大唐军神,最初的震惊与愤怒过后,理智迅速回归。他明白,面对一位亲王,尤其是一位可能还与庞大邪教有所勾结的亲王,绝不能冲动行事。
“二位,”秦啸岳声音恢复了沉稳,但更添冷冽,“既然已确定是他,为何不立即禀明太后与陛下,将其拿下问罪?”
王相摇头苦笑:“秦公,此事谈何容易?其一,我等目前仅有太后口述的‘无心之言’作为间接证据,并无秦王直接通敌的铁证。他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反咬一口,说是太后记错或是我们构陷宗室。其二,秦王在朝经营多年,党羽遍布各部,尤其是在宗正寺、礼部乃至部分禁军中,皆有影响力。若无十足把握,贸然动手,恐引发朝局剧烈动荡,甚至……逼其狗急跳墙,酿成宫闱惨祸。”
陆昭也道:“况且,陛下驾崩的消息,虽秘而不发,但终究纸包不住火。新帝年幼,国赖长君……此时若再爆出亲王通敌弑君(他们已认定先帝之死与圣教、与秦王脱不开干系)的惊天大案,天下必然震动,内外敌人必将趁机作乱。国家,经不起这般折腾了。”
秦啸岳沉默了。他深知二人所言在理。政治斗争,尤其是涉及到皇亲国戚的斗争,远比战场上的刀剑相加更为复杂和凶险。证据、时机、影响,缺一不可。
“那依二位之见,该当如何?”秦啸岳沉声问道。
王相捻须沉吟,眼中精光闪烁:“当下之要,有四。第一,陛下驾崩之事,需择机公布,由太后与新帝下明旨,公告天下,稳定人心,完成权力法统的最终确认。此事宜早不宜迟,可在明日大朝会上进行。”
“第二,”陆昭接口道,“秦公需即刻进宫,面见太后与新帝。述职之外,更要陈明北疆将士之功,潜龙村百姓之惨,以及……归途遇袭之疑。话不必说透,但要点到为止,让太后与陛下心中有数,对秦王生出警惕与疏远之心。这是稳固内廷,争取最高支持的关键。”
“第三,”王相继续道,“暗中收集秦王通敌及与圣教勾结的铁证!此事需多管齐下。由老夫利用风阁与御史台可信之人,暗中调查其党羽往来、财货流动;国师则从玄学及张永昌供词入手,深挖其与圣教联系的蛛丝马迹;秦公你,则需稳住军方,尤其是京畿防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刀把子都在我们手中!同时,保护好周擎及潜龙村幸存者,他们是重要人证。”
“第四,”陆昭最后总结,语气带着一丝凛然,“严密防范秦王及其党羽的下一步行动。他们刺杀失败,必然不会甘心。无论是继续暗杀,还是利用舆论污蔑,亦或是在陛下丧仪、新帝登基等事宜上制造事端,我们都需提前预案,严阵以待。”
三人仔细推敲,将每一步策略、可能遇到的阻力、应对的方案都反复商议,直至深夜。
…
商议既定,秦啸岳在王相与陆昭的陪同下,连夜叩阙请见。
太后与新帝(由太后抱着)在偏殿接见了他们。听闻秦啸岳详细描述了北疆大捷的艰辛与潜龙村的惨状,尤其是归途那惊心动魄的伏击,太后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搂着年幼的皇帝。当她听到秦啸岳隐晦地提及,怀疑有极高地位之人泄露其行踪时,太后的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后悔与后怕。
“……爱卿辛苦了,受惊了。”太后声音微颤,“此事,哀家……哀家定会彻查!绝不容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再度发生!”
她虽然没有明指秦王,但态度已然明了。这对秦啸岳三人而言,已是现阶段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离开皇宫,夜色已深。秦啸岳站在宫门外,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明日朝会……”他喃喃自语。
王相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秦公,风暴将至,你我需同心协力。”
陆昭则望向秦王府的方向,目光悠远:“魑魅魍魉,终将现形。只是,这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明日,将是先帝驾崩消息公布之日,也将是新一轮、更加残酷的朝堂博弈,正式拉开序幕之日。密室里商定的策略,即将接受现实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