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仓库的空气凝滞而冰冷,只有铅酸电池组内部传来极其轻微的、稳定的嗡嗡声,以及尚云起机体吸收能量时元件冷却液循环的细微声响。
能量水平稳定攀升至45%,虽然远未达到安全线,但至少暂时摆脱了随时“停机”的危机。
破损的系统和外部装甲无法快速修复,但基本的生命维持、感官处理和核心算力得到了初步稳定。
借着工作台上那盏用废旧零件勉强修复、发出昏黄光线的应急灯,尚云起开始仔细审视这个临时避难所。
仓库不大,约三十平米,除了那组救命的电池,就是些蒙尘的板条箱和金属货架。
他打开几个箱子,里面大多是早已过期的密封食品、锈蚀的工具、备用零件,以及一些纸质文件——操作手册、维修日志、值班表。
纸张泛黄发脆,字迹模糊,记录着这座工厂昔日的繁忙与秩序,最终定格在七年前那次灾难性的“系统性故障”和紧急疏散。
这些工业废墟的残骸,对他而言并无大用,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外部世界“正常”运转下的脆弱与易逝。
一个如此庞大的工厂,也能在顷刻间化为死寂,那么星港市的平静,深铆科技的湮灭,是否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废弃”?
他的目光落在仓库最里侧一个独立的、带有密码锁的金属柜上。
锁早已失效,他用机械臂残余的力量轻易扯开了柜门。
里面不是工业零件,而是一些私人物品。
几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一个锈蚀的饭盒,一个塑料相框,还有一本厚厚的、用皮革包裹的笔记簿。
相框里是一家三口的合影,男人穿着工厂制服,笑容憨厚,女人温婉,孩子约莫五六岁,手里拿着一个粗糙的机器人玩具。
照片背后用圆珠笔写着:“小海五岁生日,愿平安喜乐。”
一种陌生的、类似胸口电路板短路的感觉袭来。
这些平凡的、充满烟火气的物品,与他所经历的冰冷算计、非人改造、生死追杀,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反差。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翻开了那本笔记簿。
里面不是日记,而是密密麻麻的、工整却带着焦虑的技术笔记和草图。
主人似乎是工厂的一位资深电气工程师。
【3月15日,三号流水线pLc又出现莫名指令溢出,像是……有人在远程植入垃圾代码?上报,无人理会。】
【4月2日,地下压力传感器网络检测到异常低频震动,非地质活动,模式古怪。数据备份。】
【5月10日,厂区西侧围墙外夜间常有不明车辆停留,无标识。保安驱赶后复来。】
【6月22日,小海病了,医院查不出原因,只是嗜睡。妻子说最近自来水有怪味。焦虑。】
【7月5日,我好像发现了什么……备用光纤链路里有异常数据流,加密方式从未见过,不是总部的……它们在……抽取数据?还是……上传什么?】
【7月18日,不能再等了。我把一些异常数据备份到了离线硬盘,藏了起来。如果……如果我出事,希望有人能找到。为了小海,为了大家……】
笔记在此戛然而止。后面是空白。
尚云起的心脏(或者说,那个维持他生命的核心泵)猛地一缩。
异常数据流?加密方式陌生?抽取或上传?
这些描述,与他记忆中第七区那种冰冷高效、不留痕迹的数据操作风格,隐隐吻合!
难道这座工厂的废弃,并非简单的“重大事故”,而是与第七区有关?是他们早期某种不成熟的数据采集或测试活动的牺牲品?那个工程师的孩子生病,水质问题……是否是某种未尽的实验泄露?
他立刻在工作台上翻找,很快找到了笔记中提到的那块老旧的移动硬盘,就藏在抽屉的夹层里。
连接是个问题。
硬盘接口古老,他的机体没有直接兼容的端口。
但他有工具,有工作台上散落的零件,还有他那虽然残破却集成度极高的机械臂。
他立刻行动起来,像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又像一个最原始的工匠。
他用找到的电烙铁、细导线、各种转换接头,配合机械臂指尖精密的操控能力,艰难地搭建起一个临时的、不稳定的转接系统。
过程耗时且消耗能量,但他全神贯注。
终于,连接建立!
硬盘早已亏电,他小心翼翼地从电池组分出一丝微弱的电流为其激活。
吱嘎……硬盘发出老旧的读盘声。
数据读取成功!
里面是大量的工程数据日志、传感器读数,以及……几段被工程师精心隐藏、加密起来的异常数据流抓包记录。
尚云起的意识沉入这些数据海洋。
工厂的正常数据对他毫无意义,他的全部算力都聚焦在那几段异常数据上。
解密过程遇到了阻碍。加密方式确实奇特,并非市面常见,带着一种……实验室原型产品的粗糙感和高效性并存的特征。
他调动起体内“铆钉”核心的底层代码,那源自“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古老力量,虽然微弱,但其运算逻辑的优先级和独特性,似乎恰好能克制这种粗糙的加密。
如同用一把万能钥匙去捅一把结构复杂的劣质锁,经过无数次尝试……
咔哒。
加密破解了!
数据流汹涌而出,映入他的意识。
这些数据……并非工厂的生产信息。
它们是……环境监测数据!极其精细的、关于这片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土壤微量元素、甚至低频声波和电磁场的长时间、大范围的监测记录!
监测的焦点,似乎集中在工厂地下深处某个特定的、并非工厂自有设施的区域。
数据流的最终目的地,是一个经过多次跳转、无法追踪的Ip地址,但其数据包的某些特定字段结构和校验方式……
尚云起的核心泵几乎停跳。
不会错。
尽管做了伪装和简化,但那冰冷的、绝对效率至上的编码风格,那隐藏在冗余信息中的特定标识符……是第七区早期,或许还不那么成熟的对外接口协议!
这座工厂的废弃,果然与他们有关!
他们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隐秘的环境监测,或许是为了某个实验项目选址做评估,或许是在监控某种他们释放出来的“东西”的环境影响?
那个工程师的怀疑是对的!他甚至可能因此……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线路蔓延。
第七区的触角,远比他想象的更早、更深入地渗透在“正常”世界的阴影里。他们像幽灵一样,汲取所需,然后留下废墟和谜团。
这些数据本身,如今价值有限。但它们揭示的模式,第七区早期活动留下的“指纹”,却无比珍贵!
这让他意识到,第七区并非无迹可寻。他们只要活动,就必然会在现实世界留下痕迹,无论隐藏得多深。这些痕迹可能微小,可能被忽略,但它们存在!
他或许……可以反向追踪?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型。他不需要直接对抗第七区那庞然大物,他现在太弱小。
但他可以像那个工程师一样,去观察,去记录,去收集这些被遗弃的“碎片”,拼凑出第七区活动的模式,找到他们的弱点,甚至……找到他们其他设施的线索!
林珂是否被关在某个类似的地方?阿里斯博士的研究是否还有别的遗产流落在外?
他不再是盲目逃亡。他有了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他小心翼翼地将硬盘里的关键数据,特别是第七区的数据指纹和加密模式,备份到自己受损的存储单元中。然后将原硬盘彻底格式化,清除掉所有操作痕迹。
他看向那个相框,里面的孩子笑容灿烂。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来弥补过去的悲剧,但至少,他知道了真相的一角。
能量水平达到了50%。身体状态稳定了许多。
他站起身,将相框和笔记簿小心地放回金属柜,仿佛那是一座小小的纪念碑。
他走到仓库门口,聆听着外面隧道死寂的风声。
他从一个寻求生存的逃亡者,变成了一个手握线索的追寻者。
第七区的阴影依旧庞大,但此刻,他心中燃烧的不再只是求生的火焰,更添了一缕揭开迷雾、追寻真相的冷光。
他的目光投向黑暗的隧道,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岩层,看到那片隐藏在现实世界之下的、更加庞大和诡异的冰山一角。
狩猎,开始了。只是这一次,猎手藏身于锈蚀的齿轮之间,目标却是那隐藏在时空缝隙中的庞然巨兽。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陈腐的空气,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这个地下据点,以及下一步,该如何潜入外界的网络海洋,去捕捞那些属于第七区的、幽灵般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