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陵鄢城。
作为越国南境最大的城池,陵鄢城坐落在肥沃的冲积平原之上,濒临航运发达的鄢水。
因此,城中不仅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更是贯通整个南境的重要枢纽。
城内格局规整,街道宽阔,其中城东主街“鄢水大道”可容十乘马车并行,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都在此交易。
除了商业繁荣外,陵鄢城更是南境的文化中心。
着名的“陵鄢书院”便坐落于这条大道之上,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求学士子来此交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距离陵鄢书院不远的街道对面,有一家名为“望水楼”的客栈。
此楼高六层,是城中最高的观景点之一,凭栏便可将大半个陵鄢城景致和蜿蜒的鄢水尽收眼底。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雅士,都喜欢在此小聚,与好友观景畅谈。
此刻,正值下午,楼中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喝茶用点之人。
在六楼的一处临窗雅座,正坐着两男一女,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观赏着窗外景色。
他们便是那日从浮香山离去的林凡三人。
“林师弟,我们连续赶了三日的路,此地距离春林镇已有六百余里。那竹姓老者需借特定阴煞之地疗伤,轻易不会远离浮香山,应当无碍了。我看月漪姑娘气色有些疲惫,不如就在这城中休整两日,你看如何?”
这时,刘震斟了一杯茶,开口说道。
“多谢刘大哥关心,月漪不累的!”
月漪闻言,立刻摇头,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
她虽如此说,但眼底却难掩一丝疲倦。
这也难怪,三人那日离开浮香山后,便在山脚骑上了早已备好的马匹,一路狂奔而去。
途中,林凡曾按先前的想法,提议去稻鱼村歇息一晚,第二日再继续赶路。
但刘震觉得,稻鱼村距离春林镇不过八十里路,以防夜长梦多,还是应当继续赶路,待抵达更远之处再休息也不迟。
于是,三人未作停留,一路策马扬鞭,连续赶路三日,最终在刘震的带领下,抵达了这陵鄢城。
......
“刘师兄所言有理,我也正有此意。此地繁华,消息灵通,确实适合暂歇,我们便在此停留两日。”
听了这话,林凡将注视窗外的目光收回,笑着说道。
见林凡同意了这事,刘震不由点了点头,而月漪心中却有些复杂。
她明白,林凡先前之所以提议去稻鱼村,现在又同意在此歇息,都是为了她。
此刻,她看向窗外,脸上一阵失神。
“几位客官,你们的点心齐了,请慢用哈。”
这时,一名手脚麻利的小二端着几碟造型别致的糕点,放在了三人桌上。
“小二哥,我等是外地来的,见城中今日似乎格外喜庆,处处张灯结彩,可是有什么特殊的庆典?”
林凡见此,便指着窗外一些屋檐下新挂起的彩绸和灯笼问道。
“哎呀!几位客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日是我们陵鄢城独有的‘丰收祭’!是为了感谢鄢水河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大型庆典。今晚除了有盛大的河神巡游和祭祀典礼外,城隍庙前还有杂耍、舞狮表演,街上的摊贩也比平日多了许多。几位客官若是得空,定要去瞧瞧热闹,沾沾我们陵鄢的福气和喜气!”
那小二一听,立刻热情答道。
“原来如此,多谢小二哥了。”
林凡点点头,随即取出一块碎银递了过去。
小二接过赏钱,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声道谢后,躬身退下。
“林师弟,月漪姑娘,既然恰逢其会,便是缘分。今夜我们便去逛逛这庆典夜市,放松一下心境如何?”
小二走后,刘震看了眼窗外,对二人提议道。
“也好,既是难得的庆典,那今晚便去感受一下这陵鄢城的烟火气。”
林凡并无异议。 毕竟在春林镇的这段日子,他觉得十分压抑,难得有放松的机会,自然不会拒绝。
“好,我听林大哥的......”
月漪也回过神,轻轻点头道。
......
夜晚,灯火璀璨。
整个陵鄢城沉浸在一片热闹景象之中。
城中的主要街道上都挤满了人群,欢笑声与嘈杂声此起彼伏。
各式各样的花灯将夜晚点缀得如星辰倒映,空气中弥漫着小吃的诱人香气。
其中,一些糖人、面塑、剪纸等手工艺摊子都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
三人走在熙攘的人流中,月漪美目流转,时不时打量着两旁的各种摊位,竟流露出几分少女的好奇。
这一幕,让林凡不禁有些欣慰。
在他看来,月漪从小命苦,后来又一直处于仇恨和压抑之中,实在没有过几天开心的日子。
如今,能见到她这副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林凡顿时觉得那晚的决定是正确的。
至于闻人长川,在来的路上,他与月漪也说出了待筑基之后,再来帮她报仇的想法。
月漪听罢,当即就摇了摇头,说是既然黑煞十二手已死,她不想再让林凡冒任何风险去杀闻人长川。
她如今只想陪着林凡一起修仙,寻找娘亲。
只要两人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听了她这番话后,林凡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十分感动。
并决定,今后定要好好待这姑娘,不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他心中暗想,将来若是寻得娘亲,定要好好向她介绍这位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姑娘。
......
就这样,三人顺着人流,来到了那小二所说的城隍庙附近。
相比于街道上,此处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此刻,在广场边缘的一棵槐树下,围了不少人,大多是书生打扮,似乎正讨论着什么。
三人走近一看,只见槐树下摆着一张简陋的木案,案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
老者面容清瘦,身上带着几分文雅之气,一看便是饱学之人。
那张木案上铺着宣纸,笔墨俱全,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树上的一副长卷上联,写着:
“鄢水润千畴,金谷丰登,万民仰颂河神德。”
周围不少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都摇头晃脑地尝试对着下联。
但几人所作下联,老儒生皆是连连摇头,不见满意之色。
“陵城聚俊杰,华灯璀璨,一川星雨落寒江。”
就在众人抓耳挠腮之际,天空突然绽开一道烟火,随后人群中传来一个青年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绿衣、腰间挂着个葫芦的青年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