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我们这是逃出来了?”唐九洲扶着树干,上气不接下气。
周峻纬观察四周:“暂时安全了。但这是哪里?”
文韬抬头看天,试图通过星辰辨别方向:“我们应该继续向西,前往蜀地。”
蒲熠星却摇头:“我不这么认为。”
四人看向他。蒲熠星解释道:“既然我们已经‘死’了,何必再去蜀地?不如找个地方隐居起来,等待副本结束。”
杨蓉赞同:“有道理。历史上杨玉环死后,安史之乱又持续了好几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周峻纬思考片刻:“但副本任务是改变杨玉环的命运,避免马嵬坡之变。现在我们确实避免了杨玉环的死,但任务完成了吗?”
仿佛在回答他的疑问,系统提示适时响起:
【主线任务更新:在安史之乱中幸存至平定。剩余时间:六个月。】
他们面面相觑。六个月!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这个乱世中生存半年之久。
“六个月?!”唐九洲哀嚎,“我们连六天都难熬啊!”
文韬镇定下来:“别慌,我们有优势。我们知道历史走向,可以避开危险。”
蒲熠星点头:“而且我们现在是‘死人’,不会有人特意追杀我们。”
周峻纬提议:“我们可以去江南。那里相对安定,而且远离主战场。”
计划确定后,五人继续赶路。他们避开官道,专走小路,饿了就摘野果,渴了就喝山泉。
几天后,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对一个威严的中年人,一个美貌的“女子”,一个年轻公子,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还有一个丫鬟这个奇怪的组合投来好奇的目光。
“我们得弄些普通衣服。”文韬低声道,“这身打扮太显眼了。”
周峻纬用身上的玉佩换了几套粗布衣服和一些干粮。换上普通百姓的装扮后,他们确实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在村庄休息一晚后,他们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流离失所的难民,被焚毁的村庄,饿殍遍野的惨状。
“这就是乱世……”蒲熠星轻声叹息,“比史书上的记载残酷得多。”
文韬握住他的手:“我们会活下去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江南的一个小城。这里果然如周峻纬所说,相对安宁,战火尚未波及。
他们又用身上最后的财物租下一个小院,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文韬和唐九洲在码头找了一份搬运工的活,周峻纬在私塾教书,蒲熠星和杨蓉则接了些帮人家写对联,画图什么的活补贴家用。日子清贫,但总算安定下来。
然而,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一天,周峻纬从私塾带回一个消息:朝廷发布了海捕文书,通缉“假冒寿王妃的妖女”。
“看来有人不相信杨玉环真的死了。”周峻纬面色凝重。
文韬皱眉:“会是陈玄礼吗?”
蒲熠星摇头:“不一定。可能是朝中其他势力,或者是……安禄山的人。”
唐九洲担心地问:“那我们是不是该换个地方?”
就在这时,院门被敲响了。五人顿时紧张起来,文韬示意大家镇定,自己前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他微笑着行礼:“请问,杨先生在家吗?”
文韬警惕地问:“哪位杨先生?”
男子递上一封信:“我家主人命我送来此信,说杨先生一看便知。”
文韬接过信,关上门。回到屋内,他拆开信件,脸色顿时变了。
“怎么了?”蒲熠星问。
文韬把信递给他:“是郭子仪写来的。”
信中,郭子仪表示他知道文韬等人的真实身份,并邀请他们前往军中,共同平定叛乱。
“这是个陷阱吗?”唐九洲怀疑地问。
周峻纬分析:“郭子仪是历史上着名的忠臣,应该可信。但我们也得小心。”
蒲熠星思考片刻:“也许这是个机会。如果我们能帮助郭子仪早日平定叛乱,就能提前结束这个副本。”
文韬点头:“但风险很大。一旦身份暴露……”
五人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冒险一试。他们按照信中的指示,来到城外的指定地点。
一辆马车早已等候在那里。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果然是郭子仪本人。这位历史上的一代名将,此刻面带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
“陛下。”郭子仪向文韬行礼,然后又看向蒲熠星,“王妃。”
文韬扶起他:“郭将军不必多礼。现在没有陛下,只有逃难之人。”
郭子仪直起身:“臣知道陛下和王妃的苦衷。但如今国难当头,臣恳请陛下回朝主持大局!”
文韬摇头:“朕若回去,只会引发更多纷争。”
“但朝中无主,各路兵马各自为战,难以合力抗敌啊!”郭子仪急切地说。
蒲熠星突然开口:“郭将军,陛下若回去,你能保证他的安全吗?能保证不再发生马嵬坡那样的事吗?”
郭子仪沉默片刻:“臣不敢保证。但臣愿以性命护卫陛下和王妃!”
周峻纬上前一步:“郭将军,我们有一个提议。陛下可以不回去,但我们可以暗中助你。”
郭子仪疑惑:“如何相助?”
文韬解释:“我们知道安禄山的兵力部署和作战习惯,可以为你提供策略。”
郭子仪眼睛一亮:“果真?”
于是,五人随郭子仪回到军中,但隐瞒身份,只以谋士的身份出现。凭借对历史的了解,他们为郭子仪提供了许多建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唐军在郭子仪的指挥下连战连连捷,叛军节节败退。终于,在第五个月的时候,安禄山被部下所杀,叛军主力瓦解。
【主线任务完成:在安史之乱中幸存至平定。奖励:安全返回。】
当系统提示响起时,五人相视而笑。他们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乱世了。
临别前,郭子仪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文韬说:“无论诸位是何人,大唐百姓都会铭记诸位的恩德。”
文韬微笑:“保重,郭将军。愿天下早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