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深水区的暗礁
十二月的寒风卷着零星雪花,敲打着副市长办公室的窗玻璃。秦墨坐在办公桌前,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那份刚刚送来的《清河市国企改革十二月工作简报》。纺织厂新公司的创立大会仿佛一场高潮迭起的战役,硝烟散尽后,露出的却是改革深水区更加错综复杂的暗礁。
简报刊登的成绩是亮眼的:纺织厂职工持股比例最终定格在百分之三十七,超出预期;首批战略投资者一点二亿资金已到位;新公司董事会已开始运转。但简报背后附着的内参和信访摘要,却揭示了冰面下的暗流。
内参是市委政研室整理的《当前改制企业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材料显示,纺织厂顺利改制的喜悦之下,机械厂等第二批试点企业的职工焦虑情绪明显上升。一种普遍担忧是:“纺织厂能成功,是因为它是‘亲儿子’,市里倾注了资源。轮到我们这些‘后娘养的’,会不会被甩包袱?” 更有甚者,部分效益尚可的中型企业,出现了“不愿改、不敢改”的苗头,担心改制后失去“国企身份”的保护。
信访摘要则更具体。机械厂三位即将退休的老工程师联名来信,质疑清产核资中对他们主导研发的几项非专利技术的估值过低,“知识分子的心血不如破铜烂铁”。市第一化肥厂上百名职工集体反映,担心改制后环境污染责任归属不明,留下“烂摊子”让职工背锅。
秦墨放下材料,揉了揉眉心。问题比他预想的更复杂、更细微。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不再是简单的“改与不改”之争,而是演变为利益如何重新分配的精准博弈,是对新政权衡能力、精细化操作水平的极致考验。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市政府秘书长孙为民,脸色有些凝重。
“秦市长,机械厂那边……出了点新情况。”孙秘书长压低声音,“昨天厂里开职工代表大会宣讲改制方案,会场外聚集了上百名职工家属,主要是女工,打着横幅,要求市里保证‘改制不下岗,收入不降低’。厂里做工作,情绪很激动,差点发生冲突。”
秦墨的心一沉。家属上阵,意味着担忧已从职工层面扩散到家庭,维稳压力陡增。“原因查清了吗?”
“初步了解,是有人散布谣言,说机械厂改制后要裁掉百分之四十的人,剩下的也要降薪三成。”孙秘书长无奈道,“虽然厂里反复辟谣,但职工宁可信其有。特别是那些双职工家庭、孩子正在上学的,更是恐慌。”
秦墨站起身,走到窗前。雪花贴在玻璃上,迅速融化成水痕,如同改革进程中不断涌现又必须及时化解的矛盾。“通知下去,下午两点,召开机械厂改制工作紧急调度会。请王建国副市长、国资委刘主任、工信局赵局长、总工会李主席,还有机械厂班子全体成员参加。另外,”他顿了顿,“以市委办、市府办名义,通知机械厂所在区的区委书记、区长一并参会。”
“好的,我马上安排。”孙秘书长应声而去。
下午的会议,气氛空前紧张。机械厂厂长汇报时,声音沙哑,满脸疲惫。家属围厂事件虽已暂时平息,但职工情绪极不稳定,改制方案宣讲工作几乎陷入停滞。更棘手的是,厂里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出现动摇,有人开始托关系想调走。
区里领导则大倒苦水,表示基层社区压力巨大,天天有职工家属来打听消息,要求政府给“定心丸”。
王建国副市长敲着桌子:“当前首要任务是辟谣!要利用一切宣传阵地,把改制方案,特别是职工安置和收入保障条款,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向职工和家属讲清楚!”
“光靠说恐怕不够。”总工会李主席忧心忡忡,“职工现在看的是实效。纺织厂职工持股了,钱什么时候能见到分红?机械厂的人都在看着呢。必须让职工尽快看到改制的‘真金白银’,才能稳住人心。”
“李主席说到关键点了。”秦墨接过话头,目光扫过全场,“信任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针对机械厂目前的困境,我提几条意见。”
他条分缕析地部署:“第一,成立由市总工会牵头,国资委、工信局、机械厂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政策宣讲与舆情引导小组’,今晚就进驻厂区,包片到户,一对一答疑解惑。重点讲清安置方案、股权设置和收入保障机制。”
“第二,国资委和机械厂立即重新评估那几位老工程师的技术成果,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核定价值,确保知识产权的权益得到合理体现。这件事要快,要有结论,要公开。”
“第三,由工信局牵头,一周内制定出台《市属国企改制中环境保护责任界定与后续治理管理办法》,明确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和资金来源,消除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四,”秦墨看向王建国,“建国市长,你协调财政和相关部门,研究能否设立一个‘改制企业职工过渡期帮扶基金’,对改制初期因岗位调整暂时收入影响的职工,给予一定期限的托底补助。资金可以从改制企业上缴的收益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
会议结束,各项任务迅速分解下去。秦墨却无法轻松。他知道,这些措施能缓解一时之困,但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让职工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和受益者,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
深夜,秦墨在灯下重新审阅机械厂的改制方案。他拿起笔,在“股权设置”一章旁批注:“能否探索‘岗位股+业绩股+工龄股’的组合模式,更精准体现不同职工群体的贡献?能否设立‘职工持股平台’,赋予持股职工在重大决策上更多话语权?”
他又翻到“发展战略”部分,批注:“改制不能只改牌子,核心是换脑子、闯路子。机械厂的新业务规划必须清晰,市场前景要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要尽快促成与战略投资者的实质性合作,让职工看到希望。”
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清冷的月光洒在积雪上,映得夜空发亮。秦墨推开窗户,一股寒冽的空气涌入,让他精神一振。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水区的暗礁不会自动消失,唯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精准施策,破浪前行。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秘书:“明天上午,安排去机械厂调研。不听汇报,直接去车间,找老师傅们聊天。” 他要知道,工人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才能找到那把解开困局的钥匙。寒意凛冽,但秦墨的心中有团火在燃烧,那是必须带领这座城市闯过激流险滩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