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轮启航后的第三天,黄昏时分。参谋本部大楼里,弥漫着一种表面平静下的焦灼。行动已经开始,结果却悬而未决,这种等待最是煎熬人心。
聂副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一份无关紧要的日常公文,目光却不时瞟向墙上的挂钟。按照他与吴将军商定的、基于“堡垒”行动正常航速推算的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第一批加密的确认信号,应该就在今晚,通过那条极其隐秘的渠道传回。
这条渠道,并非传统的无线电波,那太容易被监听和定位。它依托的是一个看似与情报工作毫不相干的网络——一家为高级军官提供服务的、位于城郊的温泉疗养院的定期物资采购车。
疗养院的管事老陈,是吴将军多年前一手提拔的旧部,为人忠诚可靠。采购车每三日一次,在宵禁前返回,会经过一个靠近江边的、鱼龙混杂的集市,在那里进行最后的鲜货采购。而集市里一家不起眼的干货铺,就是信号接收点。信息会被隐藏在采购清单的特定符号排列,或者某种看似随机的货品增减中。
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传递信息量有限,且依赖固定的时间窗口,但胜在隐蔽,混迹于日常物流中,极难被察觉。聂副官在档案室查阅资料时,曾偶然看到过疗养院采购记录的归档样本,当时就觉得此种方式颇具巧思,此刻更是佩服吴将军的安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城市华灯初上。聂副官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的搏动声。他强迫自己冷静,拿起笔,继续在公文上写划,但字迹却难免有些潦草。
终于,走廊上传来了熟悉的、略显拖沓的脚步声——是负责内勤杂务的老王。他每天这个时候会来收取各办公室需要销毁的废纸。
敲门声响起。
“进来。”聂副官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老王推门而入,是个头发花白、沉默寡言的老兵。“聂副官,收废纸。”
“嗯,在那边角落。”聂副官指了指门后那个专门盛放废稿纸的竹筐。
老王熟练地走过去,将筐里的废纸倒入他带来的一个大麻袋中。整个过程与往日并无不同。然而,就在老王准备离开时,他似乎被桌角绊了一下,身子微微一晃,手中麻袋的口子松开了些许,一小卷看起来像是包过点心、油乎乎的草纸从里面滚落出来,正好掉在聂副官的脚边。
“哎哟,对不住,聂副官,人老了,腿脚不利索。”老王连忙道歉,弯腰去捡。
“没事。”聂副官说着,也下意识地俯身去帮忙。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那卷草纸的瞬间,他感觉到纸张的褶皱里,似乎夹着一个细小、坚硬的东西。
电光火石之间,聂副官立刻明白了。这不是意外!这是信号!传递完成了!
他不动声色地捡起草纸,仿佛只是随手帮忙,将其塞回老王的麻袋,语气平常地说:“王伯,小心点,天黑路滑。”
“谢谢聂副官,我注意,我注意。”老王连连点头,背起麻袋,蹒跚着离开了。
门一关上,聂副官立刻反锁了房门。他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心脏狂跳。他仔细回想刚才的触感,确认那细小物体就藏在草纸的褶皱里。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卷看似废弃的草纸展开。
纸上空空如也,只有一些油渍和模糊的痕迹。但聂副官没有放弃,他用手指仔细地摸索着纸张的每一处褶皱。终于,在纸张一个不起眼的、反复折叠的角落里,他感觉到了那个小东西。
他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将其剔出——那是一颗比米粒还小、形状不规则,却被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白色小石子。
就是它!
聂副官紧紧将石子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却让他感到一阵滚烫的激动。这是预设好的安全信号之一!白色石子,意味着“货物”已安全抵达第一站,接收过程顺利,未遇阻碍。
成功了!“堡垒”行动的第一步,最关键的情报传递环节,成功了!那些浸透着无数人心血、关乎未来战局的宝贵资料,已经踏上了通往光明的旅程。
强烈的喜悦和成就感冲击着他,几乎让他想要呼喊出来。但他立刻压制住了这种冲动。这里依然是龙潭虎穴,任何情绪的异常波动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注意。
他缓缓坐回椅子,将那颗小小的白石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空置的香烟盒里,然后塞进内衣口袋,紧贴着胸口。那里,能感受到它微弱却真实的存在。
这不仅仅是一颗石子,这是一份确认,一份来自看不见的战友的回应,更是对他这个“冒牌货”所做一切努力的肯定。它证明,历史的河流,真的可以因为一颗小小石子的投入,而泛起不同的涟漪。
然而,兴奋过后,聂副官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这仅仅是第一次传递的成功,后续的情报交接、译解、运用,还有漫长的链条。而且,“堡垒”行动本身还未结束,“海平”轮仍在海上,保密局的视线也从未离开。
他不能有丝毫松懈。毛人凤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头顶。
但今夜,至少今夜,他可以允许自己拥有片刻的安宁。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在窗外城市的微弱光晕中,聂副官的嘴角,微微向上扬起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希望,就像这颗藏在废纸中的石子,虽然微小,却坚硬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