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荒漠一夜惊变,“五绝遗迹群”如同五根楔入现实世界的巨钉,牢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新闻持续发酵,各种猜测、分析、阴谋论甚嚣尘上,网络上沸反盈天,各大势力的探测器和情报人员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官方划定的警戒线外围游弋不定。
然而,在这场席卷了整个城市乃至更广阔区域的风暴中心,有一个人,却保持着一种近乎异常的平静。
沈清言。
他没有像无数好奇者或投机者那样,迫不及待地冲向那片已成为焦点的荒漠。他甚至没有在“老沈故事汇”的直播间里,对自己的故事与遗迹的“巧合”进行任何刻意的引导或渲染。
出租屋内,他平静地擦拭着那方旧砚台,听着侯小天激动地汇报着网络上关于遗迹和“老沈故事汇”的各种热议。
“老大!现在网上都吵翻了!好多人都说咱们讲的故事是真的!你看这个帖子,分析得头头是道,说那五座山跟你讲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模一样!”侯小天捧着终端,唾沫横飞,“咱们是不是该趁热打铁,也去遗迹那边看看?说不定……说不定能有啥奇遇呢?”
沈清言放下砚台,看了他一眼,眼神清澈而冷静:“小天,记住,现在那里是风暴中心。NSId、寰宇集团、各路牛鬼蛇神……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那里。我们这个时候凑上去,是嫌自己不够显眼吗?”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行色匆匆、仍在热议遗迹的人们,仿佛在观察一场与己无关的热闹。
“力量,不是靠凑热闹得来的。”沈清言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需要的是沉淀,是积累,是更多的‘信力’。遗迹在那里,它跑不掉。而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继续把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听到,让‘信力’的火种,烧得更旺。”
他需要观察,观察各方对遗迹的反应,观察这个时代面对“超常”事物时的态度。同时,他更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次大型具现带来的影响,并积累下一次“言灵”的资本。脑海中,太初也难得地表示了赞同:“宿主总算有点长进了。莽撞是文明之敌,蛰伏方能积蓄雷霆。当前信力储备因遗迹显现的冲击和后续讨论,正在缓慢恢复增长,但远未达到可再次进行大规模干涉的程度。”
侯小天似懂非懂,但看着沈清言那沉稳的样子,躁动的心也慢慢平复下来,用力点头:“明白了,老大!我听你的!那咱们接下来……”
“照常。”沈清言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说书。”
---
NSId总部,地下指挥中心。
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成了多个区域,实时显示着遗迹的能量波动、外围监控画面、以及各种复杂的分析数据。
周明远站在指挥台前,眉头紧锁。初步的探测结果令人震惊,也令人困惑。遗迹的能量场稳定得不可思议,其物质构成无法用现有仪器完全解析,那种针对心智的筛选机制更是闻所未闻。
“所长,能量学分析没有进展,物理结构探测受阻,那种……‘意识壁垒’我们无法突破。”首席技术官汇报道,语气带着挫败感。
周明远沉默片刻,下达指令:“封锁消息层级提升至‘烛龙’级,所有对外信息必须经过最高审核。另外,给我调集国内最顶尖的古文字、符号学、古代哲学,尤其是……研究非标准历史和古代侠义文化的学者,成立‘五绝遗迹’专项研究组。”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要局限于主流学界,那些有真才实学、但观点非主流的学者,也要想办法接触。”
他隐隐感觉到,应对这种超越现有认知的存在,或许需要跳出传统的科学框架,从那些被主流忽视的、关于古老文明和精神传承的领域寻找线索。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周明远打开了一个需要多重生物密码验证的加密数据库。里面存放着他年轻时,曾私下研究过的一些“非标准”考古发现资料。其中一份,是关于早已被主流学界判定为“原始部落祭祀符号”的——良渚文化部分异常刻画符号。
他调出那些拓片和照片,放大,与屏幕上遗迹传回的、那些模糊建筑轮廓上隐约可见的纹路进行比对。纹饰风格迥异,年代相隔久远,但不知为何,在那种线条的某种“神韵”上,在某种难以言喻的、对自然与力量的抽象表达上,他竟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相似性?
是错觉?还是……某种跨越了时空断层的、文明底层逻辑的共鸣?
周明远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感觉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而神秘的谜团,正缓缓在自己面前展开。
---
灰烬荒漠外围,NSId临时设立的监测站。
苏晚换上了标准的野外调查服,胸前挂着NSId的证件。她被正式编入遗迹外围调查小组,负责记录和分析警戒线外的一切异常活动,以及……继续她对特定目标的观察。
在她提交的关于沈清言的阶段性评估报告中,“疑似关联度”一栏,已经从之前的“低”提升到了“中”。理由很充分:沈清言公开讲述的故事核心要素与突然出现的遗迹高度吻合,且其叙事能力与引发的共鸣远超普通“历史妄想症”患者。虽然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他与遗迹的出现有关,但这种巧合本身,就值得提升关注等级。
她冷静地操作着仪器,记录着数据,目光偶尔会扫过远处那云雾缭绕的五峰,眼神深处,除了一丝职业性的探究,还隐藏着一缕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好奇。
---
寰宇大厦,顶层办公室。
陈鸿渐看着屏幕上卫星传回的、经过技术增强的遗迹影像,脸上非但没有周明远的凝重,反而露出了一个充满野心的笑容,最终化为一阵低沉而畅快的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五绝遗迹’!不管你是神仙鬼怪留下的烂摊子,还是哪个失落文明的遗产,既然出现在我陈鸿渐的地盘上,那就是老天爷送来的金矿!”
他按下通讯器,对等候在外的特别项目组负责人下令:“调动集团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我要拿到关于那个遗迹最详细的情报!能量特性、物质成分、还有那种所谓的‘心智筛选’机制……我全都要!”
他的眼中闪烁着资本巨鳄特有的贪婪光芒:“告诉下面的人,谁第一个找到安全进入遗迹的方法,或者带出有价值的东西,奖励一亿信用点!新的时代就在眼前,而我陈鸿渐,必须站在风口的最顶端!”
---
网络与现实世界,舆论的风向正在悄然转变。
“老沈故事汇”之前那场“华山论剑”的录播视频,被人翻了出来,在各个平台疯狂转载、分析。一开始还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是蹭热度的拙劣炒作。但随着遗迹细节的不断披露,尤其是那种玄乎的“心智筛选”机制,与故事中洪七公、欧阳锋等人物的正邪设定隐隐对应时,质疑的声音渐渐小了,探讨的声音多了起来。
“卧槽!细思极恐!那个让人心悸的区域,是不是对应‘西毒’欧阳锋的地盘?”
“那个有温和推力的,是不是‘北丐’洪七公的侠义之气?”
“难道……那个说书的讲的不是故事,而是……历史?”
“‘历史妄想者’这个称号,现在听起来怎么有点……微妙了?”
沈清言,这个曾经被李博士当众羞辱、被视为骗子和精神病的人,在很多人眼中,形象开始变得模糊而神秘起来。“老沈故事汇”直播间的关注数,在遗迹事件后,迎来了第一次爆炸式增长。
---
几天后,傍晚。
“听雨轩”茶馆。
与往日的冷清截然不同,今天的“听雨轩”人满为患!不仅所有的座位早已被占满,连过道、墙角,甚至门口都挤满了闻讯而来的人群。有大爷大妈,有年轻的上班族,有学生模样的青年,还有不少看起来就不好惹的、带着探究眼神的各路人马。胖老板忙得脚不沾地,脸上笑开了花,看着终端上不断跳动的营业额,仿佛看到了财神爷降临。
嘈杂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茶馆,话题无一例外,都围绕着荒漠遗迹和即将开讲的沈清言。
当沈清言依旧穿着那身半旧青衫,从容不迫地走上那小舞台时,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嘈杂声戛然而止。那目光中,有好奇,有期待,有怀疑,也有隐藏的审视。
沈清言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也看到了角落里,伪装成普通听众、正低头记录着什么的苏晚。
他没有丝毫紧张,仿佛眼前不是乌泱泱的人群,而是往日那寥寥数位听众。他伸出手,拿起那块陪伴他许久的醒木。
“啪!”
清脆的响声,如同定身咒,让所有人的心神为之一清。
“前尘旧事,已随云烟散。江湖风云,再起波澜。”他开口,声音清朗,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奇异力量,“今日,我们暂且放下那华山之巅的刀光剑影,不说那五绝争锋的恩怨情仇。”
他微微一顿,成功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我们来讲一讲,那终南山下,活死人墓,”他的语调变得幽深而带着一丝凄婉的浪漫,“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故事……”
一个新的传奇,在他口中缓缓展开。台下听众很快被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痴情与孤傲所吸引,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与猜测。
而在台下人群中,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位气质儒雅、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他穿着素净的棉麻衣服,神态安详,与周围兴奋或好奇的听众格格不入。他的身边,靠放着一个细长的、用灰色布套仔细包裹的物件,形状狭长,隐约似琴又似剑。
他自号“琴剑先生”,是听闻遗迹奇观与“老沈故事汇”的关联后,特意从远方赶来。当沈清言开始讲述“神雕侠侣”,提到“活死人墓”、“林朝英”、“玉女心经”这些词汇时,他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神,骤然亮起一道灼热的光芒!
那光芒,并非普通听众的好奇或欣赏,而是一种仿佛找到了寻觅已久之物的激动,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确认!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台上从容讲述的沈清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拂过身旁那长条布包,仿佛在安抚着其中沉睡的伙伴。
风暴眼的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新的故事已然开讲,而新的角色,也悄然登场。这盘由“言灵”掀起的棋局,正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