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要弹劾北镇抚司副镇抚使贾环!”
此话一出,殿内许多不知内情或装作不知内情的官员都精神一振,知道好戏开场了。
王子腾眼帘低垂,面无表情,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冷厉的期待。
李敏之深吸一口气,开始慷慨陈词,将贾环“擅闯军营、屠戮数百官兵、擒拿驻军将领、藐视兵部文书、对抗上官”等罪状一一列出。
他言辞激烈,将贾环描绘成了一个倚仗武力、无法无天的酷吏形象。
“陛下!”
李敏之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贾环此举,践踏军纪,骇人听闻,动摇国本,更是视朝廷法度为无物!其心可诛,其行可鄙!若此风不止,则军中人人自危,纲纪崩坏,国将不国啊!”
“臣恳请陛下,明正典刑,即刻将贾环革职锁拿,交付三司会审,从严惩处,以儆效尤!”
……
“臣附议!”
“李侍郎所言极是,臣亦弹劾贾环跋扈擅权!”
随着李敏之的话,数名兵部官员及部分御史也纷纷出列附和,要求严惩贾环。
殿内一时间充满了对贾环的口诛笔伐,仿佛他已成十恶不赦之徒。
王子腾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御座之上,皇帝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打龙椅扶手,似乎在思考。
然而,就在舆论几乎形成碾压之势,要将贾环彻底淹没之际。
“父皇。”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压过了殿内的嘈杂。
只见大皇子从容地走出班列,神色平静,看向御座上的皇帝:“儿臣有本奏。”
皇帝目光微动,看不出情绪:“讲。”
大皇子转身,面向群臣,目光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弹劾者,最终朗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大人忧心国法,其情可悯。然,尔等可知,贾环副镇抚使之所以行此雷霆手段,乃是因为他所查办的,是一桩牵扯朝廷高层、勾结地方、灭门官员、甚至袭击骁骑卫的泼天大案!”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连那些原本义愤填膺的弹劾者也都愣住了。
对于张家灭门一案,他们都大概了解过,但并不知具体详情,以及其中牵涉。
此次他们也是避重就轻,弹劾的是贾环的办案过程。
大皇子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继续道:
“黑水镇张家十三口灭门惨案,前去查案的刑部官员遇害,乃至北镇抚司林副千户及其麾下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切的元凶,正是贾环所擒拿的参将李远,及其麾下部分参与叛乱的官兵!”
“而这李远背后……还牵扯到更深的势力!”
“这是李远和黑水镇县令周文元画押的口供,以及其与幕后主使往来勾结、收受贿赂、传递消息的密信副本!请父皇御览!”
早有内侍接过厚厚的一叠证物,恭敬地呈送到御前。
皇帝面无表情地接过,一页页翻看。
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让整个金銮殿都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二皇子站在班列中,脸色微微发白,袖中的拳头悄然握紧。
不过,他似乎已经和大皇子达成了某种协议,神色间并无惊惶。
而此刻,王子腾脸上的期待早已消失不见,心中涌起一股震惊和慌乱!
他万万没想到,贾环手里握着的竟然是如此要命的东西!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惊天的权谋争斗!
他组织的这场弹劾,不仅无法动贾环分毫,反而将他和他一脉势力卷了进来。
局势彻底逆转,他之前闹得有多大,此刻受到的反噬就有多大!
王子腾额头冷汗直流,心中暗骂:好你个贾环,为何不提前告知一声,手段太过歹毒!
“砰!”
皇帝猛地将证物摔在御案之上,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所有人心头一跳!
“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皇帝的声音如同万年寒冰,带着滔天的怒意。
“贪赃枉法,勾结地方,屠杀百姓,残害官员,甚至连朕的亲军都敢袭杀!尔等眼中,可还有王法?”
“陛下息怒!”百官吓得齐齐跪倒在地。
皇帝目光如电,扫过弹劾贾环的一干人身上,冷冷道:
“弹劾?你们弹劾贾环执法过当,朕看,他是执法过晚!若早如此,何至于让林中等忠臣枉死?!”
“传朕旨意!”
“一、参将李远,罪大恶极,即刻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夷三族!”
“二、黑水镇县令周文元等一干从犯,斩立决!”
“三、凡此案牵连之官员,无论品级,由北镇抚司严查到底,绝不姑息!”
“四……”
一连串的旨意,如同道道惊雷,劈得王子腾一系官员面无人色,不敢抬头。
最后,皇帝语气稍缓:
“北镇抚司副镇抚使贾环,于国有功,忠勇可嘉!侦破此等惊天大案,扫除奸佞,维护法纪!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奖赏看似不算丰厚,但这是一种态度。
当朝封赏,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
众臣都知道,本就风头正盛的贾环,这回更是难挡锋芒了。
最开心的莫过于大皇子,贾环越被看重,他获得的好处越大。
这一刻,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那些之前弹劾贾环的官员,个个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王子腾脸色铁青,仿佛被人当众狠狠抽了几十个耳光。
虽然他本人并未亲自出列弹劾,但李远毕竟是京营中的参将,出了如此惊天大案,他作为直属最高长官,难辞其咎。
最后落得个“御下不严、失察之过”,被皇帝当庭申饬,罚俸半年。
这个惩罚,对于位高权重的王子腾而言,似乎不痛不痒。
但实际上,无异于一次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羞辱。
经此一事,威望扫地不说,原本他有望在今年再升一级,这下彻底没希望了。
下朝时,他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在众官员复杂的目光中,几乎是逃离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