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事件” 曝光后的第二天,陈序以为舆论会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 人们会谴责极端粉丝的偏执,反思审美潮流的异化,呼吁给阿杰留出私人空间。可当他打开社交平台,看到的却是一场更加疯狂的 “狂欢”,一场彻底失控的闹剧。
#阿杰悲剧美学天花板 #的话题,在 “女粉丝自残” 热搜还未降温时,就悄然爬上了微博热搜榜前十。点进话题,满屏都是对阿杰 “破碎感” 的追捧:“看到阿杰在直播里红着眼眶说‘不想再害人’,我瞬间就哭了,这种带着愧疚的温柔,比刻意营造的治愈感更戳人!”“他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却要承受这么多,这种委屈又隐忍的样子,真的太有悲剧美学了!” 甚至有营销号发布长文,标题赫然写着《从治愈系男神到悲剧符号:阿杰的破碎感,为何让千万人疯狂?》,将林晓的自残行为,扭曲成 “成就阿杰悲剧人设的关键一笔”。
陈序看着这些言论,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他没想到,一场血淋淋的自残事件,在某些人眼里,竟然成了 “塑造人设” 的素材;阿杰的痛苦与愧疚,竟然被解读成 “值得追捧的悲剧美学”。这种病态的审美取向,比之前的 “模仿热潮” 更可怕,更令人绝望。
更让他心惊的是,极端粉丝的行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疯狂。阿杰学校的门口,聚集了大量拿着相机的粉丝,他们不再满足于远远观望,而是试图冲进学校,声称 “要给阿杰送安慰”“要保护他不受伤害”。有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发布 “守护阿杰计划”,号召大家 “监视所有靠近阿杰的人,不让他们再‘伤害’阿杰”;还有粉丝开始攻击林晓的家人,指责他们 “没有看好女儿,让她给阿杰带来麻烦”,甚至有人发出威胁,“如果再出现类似的事,就让你们付出代价”。
阿杰的社交账号,更是成了极端粉丝的 “战场”。他按照经纪公司的要求,发布了一条 “希望大家理性追星,关注自身安全” 的声明,却被粉丝解读成 “阿杰在暗示我们要更坚定地守护他”。评论区里,有人留言 “哥哥放心,我们会替你清理那些‘假粉丝’”,有人晒出自己 “为阿杰祈福” 的照片 —— 照片里,是他们手腕上用刀刻下的 “杰” 字,血迹斑斑,触目惊心。
陈序看着这些极端的行为,突然想起 “天平” 组织发来的情绪波动图表 —— 那些呈指数级增长的 “消极情绪” 曲线,此刻终于有了具象的体现。这些情绪不再是单纯的焦虑、嫉妒,而是演变成了偏执、疯狂,甚至是暴力倾向。这场由他引发的审美风暴,已经彻底偏离了轨道,变成了一列失控的疯狂列车,朝着毁灭的深渊疾驰而去,没有人能阻止,也没有人能预测它会在哪里坠毁。
他尝试联系阿杰,却发现阿杰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后来从阿杰的室友那里得知,阿杰已经被经纪公司安排住进了酒店,24 小时有人看守,不仅不能出门,甚至连手机都被没收了。“阿杰现在状态特别差,” 室友在电话里低声说,“他看到网上那些极端粉丝的行为,还有对‘悲剧美学’的追捧,整个人都崩溃了,一直在说‘是我害了他们,是我引来了这些疯狂’。”
陈序握着电话,心里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阿杰已经被这场失控的风暴彻底吞噬,变成了这列疯狂列车上最无辜的乘客,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推向毁灭,却无能为力。而他,作为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却连靠近阿杰、安慰他的资格都没有。
他打开电脑,再次翻看《倾城之恋》的文档。曾经那些关于 “多元审美”“灵魂共鸣” 的文字,此刻看起来像一个个尖锐的嘲讽。他当初以为,自己能掌控这场 “审美革命”,能让它朝着 “善” 的方向发展,可现在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狂妄的赌徒,用朋友的幸福、他人的生命,赌一场不可能赢的游戏。
“天平” 组织在这时发来新的邮件,依旧是数据可视化图表。图表显示,目标城市年轻人的 “极端行为倾向” 指数,在 “血书事件” 后增长了 5 倍,“病态迷恋” 相关言论的发布量,更是达到了历史峰值。邮件的标题不再是 “观测中”,而是变成了 “预警:失控风险等级 —— 红色”。
“红色预警”—— 这是 “天平” 组织迄今为止发出的最高等级预警,意味着这场由他引发的混乱,已经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陈序看着这四个字,手指微微颤抖。他知道,“天平” 组织不会再坐视不管,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很可能会波及阿杰,甚至波及他自己。
窗外的天空阴沉得可怕,一场暴雨即将来临。陈序靠在椅背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红色预警,心里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这列失控的列车,已经没有了刹车,它会带着所有被卷入其中的人 —— 阿杰、林晓、那些极端粉丝,还有他自己,一起冲向毁灭的深渊。而他,除了眼睁睁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想起阿杰曾经问他的话:“老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开始的?” 现在,他终于有了答案 —— 这一切,都是从他自以为是的 “善意” 开始,从他试图用能力改变现实开始。可他没想到,自己的能力,不是救赎的钥匙,而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咒语,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关闭,只能任由邪恶与疯狂,吞噬掉所有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