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定力
夜幕低垂,辰星集团总裁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林辰坐在办公桌后,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那方沉甸甸的古砚。苏沐雪刚刚汇报完,首批备用药材已经协调到位,确保了核心医院和欧洲分公司未来两周的供应无虞,但成本上浮了百分之十八。陈明那边还在与几家摇摆的供应商周旋,形势不容乐观。
“林总,”内线电话响起,是前台值班保安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楼下聚集了一些记者,说要采访关于辰星供应链断裂的事情,人数不少,吵着要见您或者苏总。”
林辰眼神微冷。消息走漏得真快。“告诉他们,集团运营一切正常,暂无接受采访的计划。请他们保持秩序,不要影响大厦正常工作。”
挂了电话,他立刻接通了苏沐雪的线路。“沐雪,记者闻到味了,在楼下堵着。”
苏沐雪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依旧冷静:“意料之中。我已经让公关部准备了统一口径的声明,强调我们拥有完善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目前正在积极调配,保障产品供应稳定。另外,‘辰星全球知识产权防御与反制基金’和‘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计划’的公告,已经按你要求,在半小时前正式发布了。”
“很好。”林辰道,“用积极的战略布局,对冲负面消息。你注意休息,后面硬仗还多。”
“我撑得住。”苏沐雪顿了顿,“倒是你,云贵之行……”
“照常。”林辰语气不容置疑,“越是这种时候,我越不能被困在江城。对方出招,我们接招,但不能被他们打乱自己的节奏。”
刚结束与苏沐雪的通话,楚瑶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林辰,煎药机有眉目了!我联系上了之前在高校工作时认识的一位老教授,他带的一个博士生团队,正在攻关类似的中药提取设备,原理不同,但目标效果接近,只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产业化。”
“可靠吗?”林辰精神一振。
“吴教授为人严谨,在业内口碑很好。他那个博士生叫赵磊,我接触过,很有想法,就是缺乏资金和工程化经验。”楚瑶语速很快,“如果我们辰星投入资源和工程师团队,和他们联合攻关,有很大希望能快速弄出替代品,甚至可能比康源那款更优化!”
“立刻对接。”林辰当机立断,“你全权负责,需要多少资金、多少人,直接找沐雪协调。尽快拿出可行性方案和样品。”
“明白!我马上联系吴教授和赵磊!”楚瑶的声音充满了干劲。
处理完楚瑶这边,林辰沉吟片刻,又拨通了江若彤的电话。“若彤,记者已经到楼下了。舆论战开始了。监控网络风向,尤其是海外社交媒体和那些有境外背景的国内‘独立’媒体。”
“已经在做。”江若彤回应,“监测到数个匿名账号开始同步发布‘辰星集团陷入供应危机,多款核心药品恐将断货’的抹黑文章,配图是刻意挑选的我们江城一家直营店略显冷清的门脸。引导性很强。需要启动反制吗?”
“暂时收集证据,按兵不动。”林辰道,“让他们先跳一跳。等他们的论调固定,民众将信将疑时,再放出我们的消息。另外,重点排查一下,这些带节奏的账号,和之前欧洲那个‘科学守护者’组织有没有关联。”
“已经在做溯源分析。”江若彤顿了顿,“还有一个情况,监控到‘百草堂’的钱富贵,今晚预订了飞往海南的机票,看起来很急。”
“想跑?”林辰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让‘影卫’跟上,看看他去见谁。注意,只是跟着,别打草惊蛇。”
“明白。”
处理完这一连串事务,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林辰走到窗边,俯瞰着楼下依旧聚集不肯散去的记者,远处城市的霓虹闪烁,映照着他平静无波的脸。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商业上的刁难,舆论上的抹黑,甚至可能还有更阴险的后续。但他心中并无慌乱,反而有一种久违的、面对挑战时的冷静与专注。师父当年教导,医者如舟,病患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这商海风波,亦是同理。根基稳固,方能岿然不动。
他回到桌前,打开了秦雨烟发来的关于云贵地区更详细的资料和那些隐世苗医部落的传说记载,心神逐渐沉浸进去。身世的线索与古老的医术传承,或许在遥远的西南深山,正藏着破开眼前僵局的某种契机。
第二天上午,辰星集团发布两大战略公告的新闻,开始被多家正规媒体报道,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供应链传闻的负面影响。但网络上质疑和唱衰的声音并未停歇,反而因为辰星的“沉默”而显得更加嚣张。
“林总,”陈明顶着黑眼圈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如释重负,“谈下来两家!‘永惠药材’和‘安信包装’,虽然规模不如百草堂和精益,但品质有保障,愿意跟我们签三年长约,价格只比市场价高五个点。另外,康源那边……李斌松口了,说如果我们要那批煎药机,价格可以降到原价的两倍,但预付款还是要五成。”
“告诉他,辰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林辰头也没抬,继续看着云贵的地图,“煎药机,我们不要了。通知楚瑶,加快与吴教授团队的合作。”
陈明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回绝他!”他转身离开,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临近中午,江若彤带来了新的消息:“钱富贵在海南三亚见了一个人,是辉瑞亚太区一个副总裁的助理,化名入境,很谨慎。见面过程被拍到,证据确凿。另外,网络舆论开始出现新的风向,有部分我们治愈过的患者,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发声支持我们,贴出了病历和用药记录。”
林辰微微颔首。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切身受益之后。这才是辰星最坚实的根基。
下午,林辰特意抽时间去了趟辰星医院。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如同寻常一样巡视病房。
“林医生!”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是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被林辰用针灸和中药控制了病情的老教师周明远,他正由女儿扶着在走廊散步,见到林辰,激动地抓住他的手,“网上那些胡说八道您别往心里去!我们这些老病号都清楚,辰星的药是真管用!他们就是眼红!”
“是啊林医生,”旁边一位被治愈了顽固湿疹的中年妇女也凑过来,“咱们江城老百姓都信您!可不能让那些坏心眼的把好医院好药给搅和黄了!”
类似的声音,林辰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患者的信任,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支撑他前行的温暖力量。
傍晚,他回到集团总部。苏沐雪汇报,随着两大战略公告的持续发酵和部分患者的自发支持,网络的负面声浪虽然还在,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不少理性声音开始占据上风。供应链在备用渠道和 newly signed 合约的支撑下,基本稳住,虽然成本增加,但并未伤筋动骨。
“我们挺过了第一波。”苏沐雪看着林辰,眼中带着血丝,却也有光芒闪烁,“他们没有一下子打死我们。”
“这只是开始。”林辰走到窗边,看着华灯初上的城市,“他们不会罢休。接下来,恐怕就是针对我个人的‘陷阱’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苏沐雪,以及刚刚赶来的楚瑶和通过视频连线的江若彤、秦雨烟。
“按照原计划,明天,我和若彤、雨烟,出发去云贵。”林辰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沐雪,家里交给你。楚瑶,研发不能停。若彤,确保路线安全。雨烟,我们需要你那双能读懂古老文字的眼睛。”
“明白!”几位女子异口同声,她们的眼神同样坚定,无需更多言语,已然是并肩作战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