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郡,平乡县。
黄忠引六千人马,多次到城下搦战。
守将韩猛得了袁绍军令,始终坚守不出。
强攻伤亡太大,军师荀攸观察地形后,提议屯兵于平乡城附近的奎山之上,如此一来,城内的虚实便可尽收眼底,观察几日或许能找出攻城之策。
黄忠依计而行,在确保了山上水源充足后,又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
几日后,淳于琼身死,张合投降的消息传来,韩猛顿时坐不住了,决定出城迎战黄忠。
“那黄忠有勇有谋,主公严令我等不可出战,韩将军三思啊!”
副将吕旷、吕翔苦口婆心地劝说。
“尔等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黄忠占据奎山,将城内情况探的一清二楚,淳于琼、张合战败的消息传来,我军士气低落,若是继续死守,早晚必为黄忠所趁!
尔等可率两千军士把守城池,本将军与韩荀率三千人出城杀败黄忠!
破敌时,尔等可分不到功劳!”
韩猛人如其名,原本就是个暴躁脾性,黄忠每日在对面山上观察城内状况,他实在忍受不了。
得知袁兵在山脚下搦战,黄忠正要下山迎敌时,帐下都尉王凌毛遂自荐道:
“杀鸡焉用牛刀,将军稍候,某愿前往。”
黄忠便让王凌引军一千,下山列阵迎敌。
敌将韩荀引军到来,两人战不数合,韩荀诈败而走。
王凌策马追赶,行到半路,韩猛引伏兵杀出,王凌抵挡不住,战了几个回合后,就被韩猛生擒回城。
败军回报黄忠,言说王凌战败被擒。
黄忠得知消息,当即披挂下山。
袁军刚胜了一阵,韩荀信心大增,拍马舞刀,直取黄忠。
交手仅一合,黄忠就生擒韩荀过来。
得知族弟韩荀被擒,韩猛急忙派人到黄忠营中,言说愿用王凌换回韩荀,黄忠约定来日于阵前交换。
“韩猛为人轻躁,恃勇少谋。
来日换回王凌后,汉升可诈败一阵,以骄其心。
将军可守在半山,攸居山顶。
待韩猛兵至,吾举白旗为号,将军便按兵勿动;待他倦怠无备,吾再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
以逸待劳,必当取胜。”
荀攸抚摸着胡须,成竹在胸。
“军师此言甚善!”
两人相视大笑。
次日,两军到奎山脚下开阔处,布下阵势。
黄忠、韩猛横刀勒马,立于本阵门旗之下。
黄忠带着韩荀,韩猛带着王凌,两员俘虏身上都卸去了袍铠,只穿蔽体薄衣。
黄忠、韩猛交换了眼神,大手一挥,王凌、韩荀怒视彼此,擦身而过,各自向本阵奔回。
韩荀跑到阵门时,黄忠突然弯弓,一箭正中韩荀后颈,韩荀当即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当场没了生机。
“啊啊啊!黄忠狗贼!拿命来!”
见族弟被射杀当场,韩猛暴怒,骤马直取黄忠。
两人交手几个回合后,黄忠就摸清了韩猛的底细。个人实力强于沙摩柯,韩当等人,与周泰、甘宁之流在伯仲之间。
加上韩猛此时处于狂暴状态,即使是黄忠,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取胜。
黄忠当即收敛其部分实力,与韩猛斗了三十余合后,故作体力不支之状,虚晃一刀,拨马败逃。
荀攸在山上看得真切,极为默契地鸣金收兵。
“黄忠狗贼,有种便下山来,与韩某决一死战!
骂!都给我狠狠地骂!”
韩猛自以为得胜,又急于为韩荀报仇,率军将奎山山脚围住。
袁军士卒们骂得口干舌燥。
黄忠在山腰处,看看山顶的白旗,又看看山下大骂的袁军,一阵来回踱步,又坐回石头上休息。
韩猛骂了半天,不见黄忠下来,只以为对方怯战,渐渐放松了警惕。烈日当空,韩猛灌了一口水,仍觉得燥热难耐,干脆就卸下身上铠甲,坐在一块青石上休息。
袁军主将如此,麾下士卒们纷纷效仿。
荀攸见时机成熟,轻摇羽扇,命人挂上红旗。
“将军,快醒醒!山顶挂上红旗了!”
值守的军士发现山顶的旗帜变化,连忙叫醒小憩的黄忠。
黄忠起身查看,果然看到山顶升起了红旗,又看了看山脚下衣甲不整,东倒西歪躺着休息的袁军,大喜过望。
黄忠让士兵们悄悄集结,自己也趁机检查了铠甲武器,趁袁军不备,征北军突然发起进攻,宛如猛虎下山。
山脚下的袁军听见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喊杀声,这才发现黄忠率军下山,急忙穿衣和甲。
“将军!将军!快醒醒!黄忠杀来了!”
韩猛从睡梦中惊醒,眼见黄忠已经近在咫尺,当下也顾不上穿上铠甲,就连寻找坐骑都来不及,只能在亲兵护卫下匆忙逃跑。可黄忠的坐骑燎原火乃是世间良骥,又借着下山之势,速度骇人,转眼就到了韩猛身前。
“韩猛,哪里走!”
黄忠大喝一声,手中九凤朝阳刀猛然挥出,韩猛惨叫一声,大好头颅冲天而起。
黄忠率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袁军死伤过半,除了数十人逃回城内,余众皆降。
“哈哈哈,军师果然神机妙算!韩猛的人头,某取来了!”
黄忠提着韩猛首级得胜回营,春风得意马蹄疾。
“恭喜汉升建此大功!斩杀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韩猛,又断去袁绍一臂,拿下冀州,指日可待!”
“哈哈哈,多亏军师运筹帷幄,忠才能斩杀此獠!”
两人一通商业互吹,气氛好不融洽。
“昔日征讨黄巾时,主公对典韦将军日间饮酒,不着铠甲一事大发雷霆,忠当时还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如今亲眼目睹韩猛因战场卸甲而兵败身死,方知主公良苦用心啊!”
黄忠回想起游尘怒斥典韦的场面,不禁感慨道:
“主公之深谋远虑,我等望尘莫及!”
“为将者,当戒骄戒躁。主公自起兵以来,历经大小战事无数,从未轻敌懈怠,又从谏如流,方能立下此等不世功勋!
韩猛身为主将,刚愎自用,轻敌冒进,暴躁骄横,岂能不败!诸位当以此为戒!”
“谨遵军师教诲!”
庆功宴上,众将举起杯中茶水向荀攸致敬。
“袁军失了主将,城内如今只剩两千兵马,不如一鼓作气,明日便攻下平乡城!
军师以为如何?”
黄忠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歼灭巨鹿郡的袁军主力。
“城内敌军虽少,但若是强攻,难免会有伤亡。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军若是趁夜将劝降书信大量射入城内,言说关、张二位将军不日就会率军赶来,城内守军若是投降,我军自然不计前嫌,倘若迟误,破城之日,尽为齑粉。
那时袁军人心惶惶,汉升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美哉?”
荀攸笑着看向黄忠。
“妙哉!某今晚便行动!”
黄忠现在对荀攸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说这些文人都喜欢卖关子,吊人胃口,但人家是真有本事啊。
当晚,吕旷、吕翔兄弟在巡城时就收到了大量劝降书信。如此众多的书信,必定有不少士卒看过了,就算他们有心阻止也来不及了。
“我军士气低迷,军心不稳,已无再战之力。只怕此时,已经有不少人想取你我兄弟的首级,送与黄忠请赏!
如今淳于琼,韩猛战死,张合投降,袁绍大势已去,冀州早晚落入游尘之手。
听闻征北军善待降兵俘虏,你我不如率众请降,也好过战败被擒!”
两人商议已定,吕翔连夜前往黄忠营寨请降。
黄忠大喜,升二人为都尉,留在帐下听用。
吕旷两人又主动请缨,说降巨鹿各县官员。在二人帮助下,黄忠兵不血刃,轻松拿下巨鹿郡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