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清悦靠在妈妈背上,抽抽搭搭地哭个不停。刘玉莲一边轻声安慰着她,一边加快了脚步。到了村里的诊所,刘医生仔细查看了伤口。“伤口倒是不深,不过得好好清理一下,再上点药,最近伤口可不能沾水。”刘医生边处理伤口边说道。李清悦疼得哇哇大哭,刘玉莲心疼得眼眶泛红,紧紧握着她的小手。
另一边,李父加快速度犁完地,匆匆赶回家。看到女儿包扎好的伤口,他自责不已,“都怪我没看好她。”李天阳也耷拉着脑袋,小声说:“是我没照顾好妹妹。”李清悦抽噎着说:“不怪哥哥,是我自己要拿镰刀的。”一家人的情绪稍稍缓和,刘玉莲说:“以后可都得注意,不能再让这样的事发生了。”从那以后,李清悦也懂事了许多,不再冒冒失失,一家人更加珍惜彼此,守护着这份平凡又温暖的生活。
时间很快,转眼撒下的水稻已经长到可以扯起来移栽的高度了。
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栽秧,因为太忙,所以没有带李清悦去干活,把她留在了家里跟她的爷爷李国梁一起。
李国梁年轻的时候当过兵,那时候国家大力发展,到处都在修公路。他在修公路时被木头砸伤了腰背,有点佝偻。
在那个年代,老年人似乎普遍都有点小气。就拿他来说吧,他从不和李正学一家一起吃饭,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做饭吃的。把好东西都悄悄地藏起来,自己一个人偷偷地吃。
然而,对于儿子的孝敬,他却从来不会少拿一分一毫。
李正学和刘玉莲两口子忙着栽秧,而李天阳则开学了,要去上学。
李清悦就被留在家里跟爷爷一起,爷爷带着他出门去村里老年人常呆得地方玩。
但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忙着栽秧,那里只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在那里。
有老年人见了李国梁便说道:“呦,老李啊,你这么清闲啊,才五十多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啊,你儿子真孝顺。这是你小孙女吧,长的真俊。”
李国梁撇撇嘴道:“不孝顺,生来干嘛。怎么就清闲了,这不帮忙带孙女呢嘛。”
另一个老年人道:“那你还想咋滴,你这小孙女都这么大了,又不麻烦,你连这点忙都不愿意帮啊。”
李国梁哼了一声,“我也干了一辈子的活了,养他们那么大了,享享福清闲清闲怎么了。”
这时,一位老太太拉过李清悦的手,从兜里掏出一颗糖递给她,“乖孩子,吃颗糖。”李清悦看了看爷爷,李国梁微微点头,她才接过糖,甜甜地说:“谢谢奶奶。”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家常,氛围融洽。
很快到中午了,李清悦跟着爷爷回了家。李国梁并没有跟李正学他们一家住一起,而是住在一墙之隔的二儿子家,也就是李清悦的六爸家。李清悦从来都没有见过他,长大后才知道,他因为偷别人家的牛被抓去坐牢了,老婆孩子也不要他了。他的房子很小,只有两间房,还有一个养猪的圈,地面都是泥地。
回到爷爷的住处,哥哥也放学了,三祖孙简单的吃了顿午饭。李正学两夫妻没有回来吃饭,他们带了午饭去。
吃过饭,李天阳就去学校了,虽然学校两点钟才上课,时间还早,但是学校里人多,他要去学校里跟同学们玩。
李正学吃了午饭,就嘱咐李清悦不要乱跑,把有危险的东西都锁进了厨房里面,懒洋洋的在躺椅上睡觉了。
李清悦一个人在一边玩着泥巴,一个人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