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郡主,拿好喽,那老奴就先回去向太后娘娘复命啦。”小海子公公很喜欢这个小郡主,聪明,而且似乎对他们阉人并没有那种看不起的眼神,不由得用对待小孩子的语气说道。
“公公留步。”
说着苏馨宁又从小挎包拿出10片膏药贴来,递给小海子公公。
国公府门前的众人:“……”
十分无语的看着苏馨宁,一个小挎包装这么多东西吗?也就她们是家里人不打听不好奇不过问,还好门口大路的行人都是一波换一波的。
“这是我自已研制的膏药贴,膝盖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贴哦,挺有效果哒,暂时只有这些了,后面我多做点叫宸哥哥帮我带给你。”
“那老奴就多谢安国郡主了,小郡主真是妙人儿,怪不得太后娘娘和贤妃娘娘如此喜欢。”小海子公公觉得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嘿嘿,一般般啦。”
“那老奴先回宫向太后娘娘复命了。”小海子公公说完就带着众人回宫复命。
这接连两道旨意似乎是对今天宫里皇后的那番刁难最大的讽刺,这到底是皇帝和太后特意选择今日,特意为苏馨宁撑腰,还是巧合,只有皇帝和太后自已知道了。
……
同一时间,苏家村
“爹,娘,小馨宝,我回来了。爹,娘?”还没进门就喊爹娘的苏老四奇怪,怎么今天这么安静?
进到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忙活卤味、零嘴那些的吗?为何一个人也没在家?
“爹,娘?”
正在灶屋忙活的四个小丫鬟听到有人喊亲家老夫人和老爷,小雪丫鬟就出来看看,没想到是亲家四少爷回来了。
“子轩少爷,您游学归来啦。老爷老夫人还有几位少爷小少爷们都一起去京城了,我家小姐和姑爷回去补办成亲仪式了。”
亲家四少爷自从两年前考上了贡士以后,并没有一鼓作气继续上学堂,而是选择和同窗去游学。
本来亲家老夫人老爷的意思是,去京城的学院入学,等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更有把握考到好名次。
不曾想,子轩少爷是个有主意的,觉得游学,走遍大川南北,体会各种民情,更有把握考到好名次,当官后,也更能为民请命为民服务。
“老夫人她们也不知道您那会游学到哪了,去信也不知往哪里去,只好先一步去京城了,子轩少爷明早出发的话,也不知能不能赶上婚礼仪式。”
“那麻烦小雪你们几个,明早早点做些干粮,我一早骑马出发,家里还有马匹吗?”也不知娘她们进京有没把马匹全部用上。
“不麻烦,子轩少爷,那我们几个早点起来给您做早膳和干粮,我要去忙了,对了,灶屋有热水。”小雪丫鬟说完就准备回灶屋继续忙。
“哎,小雪等下,家里的买卖暂时没做了吗?”那小雪她们几个在灶屋忙活什么?
“有的,出摊就里正叔家的儿子儿媳去,清洗这些就请村里平时交好的几对夫妻来做的。像做卤味和零嘴就我和小霜她们四个做的。子轩少爷是不是奇怪今天没人干活,她们都在后院呢,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连小雪都不得不夸一下,干活期间她们很少说话,就埋头干活,也就偶尔交流一下干活的事儿,她们四个就商量一下,做主时不时给几夫妻一些肉带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吃。
她们知道就算亲家老夫人知道也不会怪罪她们的,因为换老夫人来,也会给几口子肉菜带回去的。
“好的,那你先去忙,我去打点热水洗漱一下,晚点再吃晚饭。”
等苏子轩洗漱好下来饭厅,小丫鬟们已经做好晚饭了,不过分成了两份,他吃一份,四个小丫鬟在灶屋吃一份,他一个男子,家里又没其他人在,不适合和小丫鬟们待一个屋吃饭。
等吃完晚饭,苏子轩把碗筷桌椅收拾好,碗筷就放桌子上,等小丫鬟们来拿去清洗。
他得去把这几年的游历做个总结,虽然每到一个地方游历,到了晚上有条件的时候,他都会简单的做个小总结,但是总的来说还得时间足够才能写。
今晚得挑灯写作了,不过也不能太过晚了,明天还得早起。
这次去京城,就先不回来了,来年的春天就要参加殿试了,成败在此一举。
……
次日
一大早,苏子轩就起来洗漱了,然后去灶屋端早饭去饭厅吃。
没想到,还挺丰富,有鸡蛋烙饼子、玉米渣子粥、肉包子、蒸饺,味道也和二嫂做的差不多,看来二嫂培养了一个“新厨师”。
吃完早饭,苏子轩就去后院的马厩牵马,马等他靠近还用大脑袋噌了噌他,旁边的牛厩里的牛,也对他打了两个鼻憨,家里的牛马似乎很有灵性,这么久没见他,居然还认识他。
他摸了摸马匹的大脑袋,又走到旁边,摸了摸牛的大脑袋。
他不知道,牛马本就是比鸡鸭鹅等更有灵性的动物,又每天喝苏馨宁滴了灵乳的水,更有灵性了,凡是家里人,不管多久没见,反正目前验证过了的,就他自已,3年多没见,牛马都还认识他。
别说牛马了,家里的鸭鸡在家里的水的喂养下,每天一个大大的蛋,像别人家的也就家境好的,能每天好吃好喝伺候的,才能每天一个蛋,基本家家户户哪个不是几天下一个蛋的,还小小个的。
苏子轩把马牵到前院,并把饱腹绑好在马鞍上,准备去灶屋看看小丫鬟们装好干粮水没。
没想到,刚转身,就看到小雪丫鬟提了一大包干粮和一壶水来。
“子轩少爷,奴婢已经把干粮装好了,有水煮鸡蛋、水煮咸鸭蛋,能放六七天,可以配着馒头吃,还有烙饼子、灯盏糍,不过除了咸鸭蛋都只能放个三四天,现在越来越暖和了,还有家里的一些零嘴,糖环、米饼、豆壳子,奴婢已经封好了,能放大半个月左右。”
“对了,这是老夫人交代的,给您赶路的碎银子和一张银票。”
苏子轩伸手接过干粮背在背上,水壶绑在马鞍上,然后接过碎银子和银票,就牵马出院门。
“多谢你们几个一早忙活了,多照顾好家里,我先走了。”
说完驾马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