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技术壁垒
“创芯科技”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对方的技术总监和项目经理一脸愧色与无奈,反复解释着代码问题的复杂性和团队被挖角的突然性。
“……徐总监,周助理,实在抱歉。核心架构师和三个主要工程师同时被挖走,留下的代码注释不全,新的兼容性问题我们现有的团队确实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如果强行交付,后续的维护和体验效果根本无法保证。”技术总监搓着手,额头冒汗。
周雨晴带来的技术顾问在一旁快速浏览着部分代码,眉头越皱越紧,低声对周雨晴道:“问题比预想的麻烦,底层逻辑耦合度太高,牵一发而动全身,修补的工程量很大,而且风险极高。”
周雨晴的心沉了下去,她看向徐静婉。
徐静婉始终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她没有指责,也没有表现出焦虑,只是等对方说完,才平静地开口:“贵司遇到的困难,我理解。商业竞争,在所难免。”
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技术总监:“但是,合同就是合同。违约的后果,想必贵司法务已经告知各位。我现在不关心责任在谁,我只关心解决方案。请把目前能调动的所有技术资源清单,以及问题代码最详细的诊断报告,立刻提供给我们。另外,被挖走人员的联系方式,也请一并提供。”
她的冷静和专业让对方愣了一下,随即连忙答应:“好,好的,徐总监,我们马上准备!”
拿到初步资料后,徐静婉没有停留,立刻返回基金会。她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走进了临时组建的项目技术攻坚组所在的会议室。
会议室的白板上已经写满了复杂的架构图和问题点,几名从集团信息技术部抽调来的骨干和“木兰生活”项目组懂技术的成员正激烈讨论着,人人脸上都带着焦灼。
看到徐静婉进来,讨论声戛然而止。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徐静婉没有废话,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时间紧迫,抱怨和追究责任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出路。”
她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我需要你们暂时忘掉‘创芯科技’的原有架构。我们现在把需求拆解,硬件控制、UI交互、数据对接、核心算法……模块化,重新评估。”
她沉稳的声音像是一针镇静剂,让有些慌乱的技术团队逐渐冷静下来。
“徐总监,”一位年轻的技术员鼓起勇气说,“就算模块化,核心的沉浸式体验算法和硬件驱动适配是最难的部分,短时间内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不行,就找外援。”徐静婉打断他,思路清晰,“集团投资部之前不是评估过几家做AR\/VR和物联网的初创公司吗?雨晴,立刻调取那几家公司的技术评估报告,重点看他们的技术方向和核心团队背景,筛选出有可能承接部分模块的,尤其是算法和驱动方面有独到之处的。”
“是!”周雨晴立刻应下。
“另外,”徐静婉看向另一位负责供应链的成员,“联系国内那几家我们之前考察过的备用设备供应商,不是让他们整体接手,是询问他们能否提供符合我们硬件标准的裸机,或者部分标准化模块。我们需要做最坏的打算,准备硬件替代方案。”
指令一条条发出,清晰明确。原本有些茫然的团队,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和发力点,各自领命忙碌起来。
接下来的两天,徐静婉几乎住在了会议室。她不懂具体的技术代码,但她懂业务逻辑,懂用户体验,更懂得如何调动资源和协调团队。她陪着技术团队一起熬夜,听他们争论技术路线,在他们陷入僵局时,从用户角度提出关键问题,往往能启发新的思路。
咖啡杯在桌上堆了好几个,她的眼底也泛起了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始终清亮、专注。
周雨晴看着在白前与技术人员激烈讨论、时而凝思、时而快速记录的徐静婉,心中充满了敬佩。这位夫人,不仅有心计魄力,更有一种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并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的领导力。
第三天凌晨,转机终于出现。
周雨晴兴奋地拿着平板电脑找到刚在沙发上小憩了不到一小时的徐静婉:“太太!找到了!有一家叫‘幻境科技’的初创团队,他们的核心算法正好能解决我们一部分最头疼的沉浸式交互问题,而且他们的创始人团队有硬件背景,对驱动适配也有经验!他们规模小,但技术很扎实,之前因为报价低没被‘创芯’考虑,我联系了他们,他们非常有兴趣,而且承诺可以立刻组织团队介入!”
几乎同时,负责硬件联络的成员也传来好消息,一家备用供应商同意尝试提供符合要求的核心硬件模组。
徐静婉猛地坐起身,疲惫一扫而空,眼中迸发出锐利的光芒:“立刻安排与‘幻境科技’的创始人见面,今天上午就要!同时,协调硬件方,准备进行联合测试!”
她站起身,看着白板上被重新梳理、标注了可能解决方案的架构图,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却又带着战斗意味的弧度。
技术壁垒很高,但她带领的团队,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寸寸地将其凿穿。李明轩的算计,注定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