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九肯管我,是给我面子。”
凤九居然被这该死的男人给逗乐了,用筷子戳了戳碗中的肉:“你少在这里给我贫嘴,在夹我真不吃了。”
她转头对皇上挑眉:“皇上要是羡慕,也让贵妃娘娘多管管你,贵妃娘娘可是一个特别持家的人。”
凤九用口型对杨贵妃道,“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接下来的还得全靠你自己。”
杨贵妃脸颊微红,轻轻嗔怪地看了凤九一眼,又羞涩地垂眸。
皇上听了凤九的话,干咳两声,“朕,可是天之骄子怎么可能沦落到女人管束。”但眼神却不自觉看向杨贵妃。
萧逸尘看向太后娘娘:“母后,皇兄如此古板,怪不得没有我过得幸福,是有原因的。”
太后被萧逸尘这话逗得笑出了声:“你这孩子,就知道编排你皇兄。”
太后看向皇上眼里有心疼,“不过尘儿这话也没说错,夫妻之间哪有什么尊卑管束,不过是互相疼惜罢了,母后知道你受过伤,不想再敞开心扉。”
“母后想说,你不可能永远就是那个倒霉的人,要试着多了解身边的人。”
皇上一脸愧疚的看向太后娘娘:“母后是儿臣的错,儿臣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要让你替我操心。”
太后微笑着摇头:“你能明白就好,母后希望你像你皇弟一样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杨贵妃替皇上夹了一块红烧肉:“陛下尝尝这个,太后娘娘特意让御膳房,将红烧肉炖烂一些。”
皇上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看着碗里的红烧肉,没有说什么,夹起来慢慢的咀嚼。
萧逸尘看着这木头总算开窍了,这段日子可把他给愁坏了,自从发生了以前的那些事,皇上都没有踏进过后宫,更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个嫔妃。
“皇兄要是天天能吃上贵妃娘娘夹得菜,保准比谁都精神。”
皇上瞪了他一眼,含糊不清的道:“就你一天到晚事儿多,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皇上也不再扭扭捏捏,夹了一块青菜放在杨贵妃的碗中:“你付出的一切朕都看在眼里,你也多吃一点,这段时日操持后宫,你也辛苦了。”
“皇上,臣妾不辛苦,臣妾做的都是分内的事,臣妾也想替皇上分担压力。”
萧逸尘吃饱喝足,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凤九用脚踢了踢他:“王爷,你刚刚吃那么多,不活动一下,难道你不怕长胖啊?”
萧逸尘非常配合的捏了捏自己的脸颊,“本王感觉这段时间好像瘦了,胖一点没关系。”
皇上眼珠子咕噜转:“我觉得小九说的没错,皇弟你是应该活动一下。”
“刚好刚刚小九说的那些政策,你陪我一起去落实。”
萧逸尘心里咯噔了一声,他就知道,这人直勾勾的盯着自己,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皇兄,你就饶了我吧!朝务是你的事,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你赶紧去忙,我得带小九回去了。”
皇上怎么可能给他逃的机会,俩合起伙来坑自己的时候,眼睛都不带眨的。
“皇弟,你这可就不地道了,小九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你作为她夫君,不得帮着一起为百姓谋福祉?”皇上双手抱胸,嘴角带着狡黠的笑。
萧逸尘苦着脸,看向凤九求助:“小九,你快帮我说说情,本王不想被拉去当壮丁。”
凤九却调皮地眨眨眼:“王爷,皇上说得在理,你身为大魏国的摄政王,你就去帮你皇兄分担一下压力。”
萧逸尘还在心里美滋滋的想着,等一下回去将小九扑倒,然后好好温存一下,结果听到他这番话,
一盆凉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萧逸尘不动,皇上就一直站在他的身边,两人一直僵持着。
太后娘娘看着兄弟俩,只是笑了笑。
萧逸尘无赖的叹了一口气:“哎,皇兄,我现在发现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以前你从不会强迫我干一些我不喜欢干的事。”
皇上才不看他那委屈巴巴的表情:“以前朕忙一国之事,累点就累点,现在六国统一什么事都落在朕头上,你是想把我累死吗?”
“反正你又没有其他什么事,就替朕分担一些压力,谁叫你是朕的好皇弟嘞!”
萧逸尘起身瞪了凤九一眼:“行吧,谁让我摊上这么个爱操心的媳妇和算计我的皇兄。”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咱们可是亲兄弟,你不帮朕谁帮朕。”
“皇兄,我只希望这些好事你少惦记着我,你不是还有几个好皇子吗?你可以让他们替你分担。”
“他们全都被朕派出去了,现在就你最闲。”
凤九看着萧逸尘那一步三回头不情愿的样,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凤九起身告别了太后娘娘,带着腊梅出宫了。
如烟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回到了工作岗位。
凤九来到临时的绣房,看着里面正在赶工的工人们。
目测一下有200多人,还好这个院子够大,不然哪里能容纳这么多的人?
嬷嬷看着进来的凤九,“王妃,打算什么时候开业?”
凤九看着埋头干活的工人们,“我看过日子了,三日后就可以开业。”
嬷嬷一听特别兴奋,“那还要不要安排人走秀?”
凤九看着一排排好看的披风,眼里满是自信:“必须的,这么好看的披风,必须要安排人走秀,开业那日,咱们要办得热闹些。”
嬷嬷笑着点头,“王妃放心,老奴一定安排妥当,以前你说过要安排她们走秀,每人都在翘首以盼,等着开业的到来。”
正说着,腊梅匆匆进来,“王妃,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有赏赐。”
凤九微微诧异,皇上不是穷的很吗?怎么这个时候给自己送赏赐。
只是凤九不知道是,这些赏赐全是太后娘娘给皇上的,想让皇上在凤九眼中有点诚信。
不一会儿,太监捧着明黄的锦盒走进来,尖着嗓子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妃凤氏聪慧过人,为解百姓温饱出谋划策,特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