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引月华:文波的广寒梦》
七律·探秘
玉阁藏经岁月长,星图暗隐旧行藏。
十年遗簪牵云绪,一纸残笺诉客肠。
露浸缥缃凝冷翠,风翻翰墨散幽香。
仙凡共守清辉在,不教星河坠夜凉。
晨光未透,广寒宫的藏书阁已亮起温润银辉。雕花木门被轻轻推开,文波提着一盏月华灯缓步而入,灯影摇曳在层层叠叠的典籍上,将泛黄书页染成暖金色。他身着墨色锦袍,袖口暗绣云鹤,行走时衣袂轻拂过书架,带起一阵混合着陈墨与檀香的幽微气息。
当心脚下,这阁中石阶生了青苔。嫦娥紧随其后,素手执着一方鲛绡帕,见文波驻足查阅,便轻柔地替他掸去衣襟沾染的微尘,昨夜已命仙娥将星象典籍悉数归置东阁,我们不妨先从那里查起。她抬手将月华灯举高,莹莹清辉照亮顶层一排蓝布封皮的典籍,朱砂题写的周天星象录五字在光下格外醒目。
文波取下书册,指尖触及布面时忽地一颤——封皮边角处一道浅痕,竟与他十年前遗失的月华簪尾纹路惊人相似。他屏息翻开书页,但见泛黄纸页间夹着干枯桂瓣,翻至三十七页时,一幅手绘星图跃然眼前:银河边缘绘着淡紫雾气,雾中清晰标注月华簪现世之兆。
快看此处。文波急将书册递与嫦娥,指尖轻点星图,这紫雾与哪吒所言异常星象如出一辙。且这月华簪......话音未落,声线已微微发颤——这枚师父所赠的法器,自十年前坠凡遗失后,原以为永沉红尘,不想竟在古籍中再见踪迹。
嫦娥凝神细观,玉指轻抚星图字迹:曾闻瑶池仙子提及,月华簪可引动天地清辉,若落入邪祟之手,恐扰三界秩序。莫非此次星象,正是昭示法器将现?她转首见文波眉宇深锁,便轻轻握住他的手,掌心暖意透过衣料传来,莫急,我们再细细查探,或可寻得线索。
正当二人专注研读时,阁门轻响。月眠提着食盒翩然而入,水绿裙裾沾着晨露,发间金钗随步轻摇:爹娘,我与哪吒送早膳来了。她目光掠过桌上星图,忽然顿足,这图样......昨夜整理西阁时,似在一册残卷中见过。
在何处?文波倏然抬头,眼中闪过希冀。月眠放下食盒转向西阁,不多时捧回一册边角焦黑的古籍:正是这本《仙家宝鉴》,此处记载月华簪藏于骊山之下,待紫雾萦绕银河时,方得重现天日
哪吒此时也步入阁中,红衣映着晨光,腰间混天绫流光溢彩。他俯身观书后恍然:去岁降妖途经骊山,见古寺玉像手持发簪,与典籍所载颇为相似。言罢取出一枚玉佩,上刻山寺轮廓,当时觉那发簪殊异,特刻此佩以记。
文波抚过玉佩纹路,心中笃定更甚。恰在此时,小七提着茶盏轻步而来,粉裙上缠枝莲纹在灯下生辉:星辞让我送些热茶,爹娘可有所获?她放置茶盏时忽觉封底异样,这夹层似藏有物事。
众人凝神看去,只见小七小心拆开封底,一页泛黄信笺飘落案上。松烟墨迹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清晰:吾徒文波,本乃九天文曲星转世,因心魔坠凡。月华簪系文曲本命法器,藏于骊山古寺,需以亲情暖意化其戾气,方可重归。若见紫雾绕银河,当携家人同往,以护三界安宁。
文曲星转世?嫦娥轻声念着,望向文波的眼中盈满怜惜,难怪你初至广寒时,便对星宿轨迹那般敏锐。她执起他的手,指尖温柔抚过指节,无论你是文曲星还是凡人,始终都是我的夫君,是孩子们的父亲。
文波凝视信笺,又环顾身侧的嫦娥、月眠、哪吒与小七,心潮渐平。他将信笺仔细收好,再观星图时目光已是一片清明:既知月华簪下落,又明需举家同往,我们便尽早启程前往骊山。说着将月华灯递与哪吒,你去告知星辞好生照看念安,我们明晨即行。
月眠挽住嫦娥笑语:娘亲,往人间时可否带些民间点心?念安昨日还念叨糖画呢。嫦娥轻抚她云鬓含笑应允:待取回月华簪,我们便在人间多盘桓几日,好生领略红尘烟火。
小七奉上香茗:爹爹饮杯热茶暖暖身子。我们全家同心,定能顺利取回法器。文波接过茶盏,温热的茶汤入喉,暖意遍涌四肢。望着阁中亲人身影,再看窗外渐明的天光,只觉前路纵有万难,只要家人相伴,便无所畏惧。
晨晖透过雕花窗棂,为满架典籍镀上金边。《周天星象录》静静摊在案头,星图间的紫雾仿佛随着光影流动,似在指引他们踏上新的征程。
七绝·启程
紫雾示警银河畔,古寺深藏旧日缘。
携手同心破万难,清辉永耀九重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