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约正式签署,华夏帝国代表团载誉归国。当伍廷芳一行乘坐的专列驶入北京前门火车站时,受到了帝都民众万人空巷的热烈欢迎。鲜花、彩带、震天的欢呼声,将连日外交鏖战的疲惫一扫而空。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华夏外交官首次以胜利者的姿态,为国家夺回了丧失的尊严与领土!
紫禁城,太和殿(用于重大庆典)。
溥仪身着戎装,亲自为代表团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伍廷芳及主要成员被授予帝国最高荣誉勋章,所有随员皆有封赏。
“卿等不辱使命,扬我国威于海外,功在千秋!”溥仪的声音在宏伟的大殿中回荡,“此役证明,公理终将战胜强权,只要我四万万同胞同心戮力,世间再无不可逾越之关隘!”
“陛下万岁!帝国万岁!”殿内殿外,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声直冲云霄。
盛大的庆典之后,养心殿内的气氛却迅速回归冷静与务实。
“陛下,”孙文首先发言,脸上喜色犹存,但语气已转为凝重,“和约虽签,然列强之心,叵测难料。此次我帝国虽凭借实力与时机取胜,然英法美等国让步,实属无奈。其国内工商资本,视我庞大市场与丰富资源为禁脔,绝不会甘心失败。未来之经济渗透、技术封锁、乃至暗中扶持内部反对势力,恐将接踵而至。”
总参谋长接着汇报:“军事情报显示,日本国内‘对华强硬派’势力因山东问题受挫而急剧抬头,其海军扩张计划非但未停,反而加速。其新下水的‘长门’级战列舰,对我北海舰队形成巨大压力。此外,欧美各国亦未放松军备,新型战机、坦克研发竞争激烈。”
溥仪微微颔首,对此他早有预料。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居安思危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内阁方面,”他看向孙文,“当务之急,是借此次胜利之威,加速推进《土地改革法案》与《全国义务教育纲要》的落实。民富则国强,启民智则根基固。同时,实业部需引导民间资本,向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基础化工等关键领域倾斜,不能只满足于纺织、食品等轻工业。”
“臣明白。”孙文郑重应下。
“军队方面,”溥仪转向总参谋长,“三十个新式陆军师的编练必须按时完成,形成战斗力。海军‘扬威号’需尽快海试形成战力,下一代驱逐舰的设计要加快。空军……‘枭龙’的发动机可靠性问题解决后,立刻投入量产,并着手研发航程更远的轰炸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欧战结束,乃我国发展之黄金窗口期。列强忙于舔舐伤口、瓜分战果、内部调整,无暇全力东顾。此机稍纵即逝,我等必须抓住!五年,朕要看到帝国工业体系初步完善,国防力量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
就在帝国高层谋划未来蓝图之时,遥远的欧洲,几位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或因理念不合而受到排挤的顶尖科学家,陆续收到了来自华夏帝国科学院更加诚挚和条件优厚的聘书。其中,就包括对原子核物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以及一位郁郁不得志的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帝国的科技罗网,正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悄然撒开。
凯旋的荣耀归于过去,未雨绸缪的布局已然展开。帝国的巨轮,在短暂的庆祝后,再次拉响汽笛,向着更深、更远、也必然更加波澜壮阔的未知海域,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