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呼啸紧追不舍。
谢灼华和冯敬如同两只受伤的困兽,在密林深雪中拼命奔逃。枝桠刮过脸颊,留下冰冷的刺痛,肺部如同火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气。身后追兵的脚步声和呼喝声时远时近,如同跗骨之蛆。
冯敬经验老道,专挑积雪深厚、林木杂乱处钻,利用地形不断迂回,偶尔故意制造声响引开追兵。谢灼华紧随其后,将所有的力气都用在奔跑上,怀中的血书仿佛与她冰冷的身躯融为一体,那诡异的滚烫感却挥之不去。
不知奔逃了多久,天色渐渐暗淡,风雪似乎也小了一些。身后的追喊声终于被远远甩开,直至彻底消失在呼啸的风中。
两人躲入一处被积雪压弯的巨大云杉形成的天然雪洞下,几乎是瘫倒在地,剧烈地喘息着,白色的哈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
暂时安全了。
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但谢灼华的心却丝毫无法放松。雪洞内外一片死寂,只有风穿过林木的呜咽。哥哥的血仇、父亲的绝户局、萧彻的诡异变化、皇帝的格杀令、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源”之所在……无数沉重的念头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颤抖着手,再次掏出那本羊皮血书。必须找到线索,必须明白“源在九”到底是什么意思!哥哥用最后清醒换来的信息,绝不能浪费!
雪洞内光线昏暗,她凑到洞口借着一丝雪光,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册页,尤其是那些有血迹和书写密集的地方,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痕迹。
一页,两页……除了父亲沉重绝望的笔迹和那惊心动魄的阴谋揭露,似乎并无特别之处。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难道“九”字只是萧彻情急之下的呓语?
不甘心!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页右下角被大片黑褐色血渍浸透的纸张边缘。那血痂干硬厚重,几乎将纸张粘合。
忽然,她感到指尖传来极其细微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摩擦感。那血痂之下,似乎……并非平整的纸面?
她心中一动,用指甲极其小心地刮蹭那片血痂边缘。
簌簌……
一些极细小的、暗红色的碎屑落下。
随着血痂被剥开一小片,下面竟真的露出了纸张的本色!而就在那本色的纸面上,隐隐约约透出几行极其浅淡、若非仔细分辨几乎无法察觉的字迹痕迹!
那不是墨迹!像是用某种特殊的、无色的药水书写而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被血液浸透后又干涸剥落?)才会微微显现!
谢灼华的心脏猛地提了起来!她屏住呼吸,更加小心地清理那片区域。
很快,几行秀逸却透着一种孤冷坚韧气质的字迹,清晰地浮现出来——正是哥哥谢珩的笔迹!与他留在皇陵坐标旁那行警告的笔迹同源,但更为完整!
“……父帅血书,真中有伪,伪中藏真。皇陵之标,确为诱饵,慎之重之!”
“若事不可逆,万不得已,或可往‘九隼赤窟’一试。然,此地虚无缥缈,凶险远胜皇陵百倍,乃谢氏一族世代守护亦世代封印之绝地,亦为……金莲起源之疑冢?”
“切记,非至山穷水尽,勿生妄念!——珩,绝笔。”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
谢灼华握着血书的手剧烈颤抖起来,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瞬间冰冷下去!
九隼赤窟!
哥哥果然留下了线索!一个比皇陵陷阱更加凶险、被称为“绝地”的地方!甚至可能与金莲会的起源有关?!
谢氏一族世代守护又世代封印?为何她从未听父兄提起过只言片语?
“绝笔”二字,更是像一把冰刀,狠狠剜着她的心。哥哥写下这些时,是否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巨大的信息量和其中蕴含的沉重代价,让她一时竟有些茫然失措。
就在这时,旁边一直在警惕调息的冯敬,忽然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声音带着极大的惊疑和紧绷:“少主……你看那边……”
谢灼华猛地回神,顺着冯敬所指的方向,透过雪洞枝条的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片平坦洁白的雪地上,不知何时,被人用树枝或利器,清晰地划刻出了一个巨大而完整的图案!
那图案线条流畅,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正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金色莲花!
与旗帜上的图案、皇帝腰间那枚令牌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那巨大的金莲图案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枚实物令牌!
非金非木,暗沉色泽,在雪地中异常醒目——正是那枚眼熟的、与血书中描述一致的金莲令牌!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无声无息,却充满了极致的挑衅、诱惑与死亡的气息。
是谁?在他们刚刚摆脱追兵、躲入此地的短暂间隙里,悄无声息地留下了这个标记?
是敌?是友?
是警告?还是……又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谢灼华和冯敬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寒意和前所未有的凝重。
风雪不知何时已经完全停了。四野一片死寂,只有那雪地中的金莲烙印和令牌,散发着妖异的光芒,仿佛一只冰冷的眼睛,正默默地注视着雪洞中惊疑不定的两人。
就在谢冯二人盯着雪地金莲惊疑不定时,那枚金莲令牌竟无风自动,微微震颤起来,发出极轻微的“嗡嗡”声!紧接着,令牌表面那朵含苞金莲的花苞,竟在一片死寂中,缓缓地、绽放开了第一片花瓣!随着花瓣绽放,一缕几乎看不见的淡金色烟雾袅袅升起,在空中凝而不散,逐渐形成一行闪烁的小字:“欲知谢珩生死,随烟而行。” 谢灼华瞳孔骤缩,心脏狂跳!哥哥……难道还可能活着?!这分明是赤裸裸的阳谋陷阱!去还是不去?与此同时,她怀中的血书上,哥哥那行“九隼赤窟”的字迹旁,被金莲烟雾映照,竟又缓缓浮现出另一行更小的、墨色极新的字迹,那笔迹…竟与父亲谢擎有八九分相似:“……勿信金莲,速离北境,往南……” 真假线索交织,父兄笔迹扑朔迷离,去留一念,生死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