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探险队在草原边缘与那些神秘骑手的对峙,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暮色渐深,南十字星开始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清晰起来,那些骑着矮种马、身形矫健的土人,最终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隐没在了起伏的草浪与沉沉的夜色之中,没有发动攻击,也没有试图靠近交流。

这短暂的、充满张力的平静,并未让赵千总放松警惕。他下令探险队在临时营地外围布设了简易的绊索和警铃,士兵们分成三班,彻夜持械警戒,篝火也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几处,且尽量压低火势。整个夜晚,所有人都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紧张状态,远处草原深处偶尔传来的、分不清是野兽还是土人的声响,都会让守夜的士兵瞬间绷紧身体。

方以智却几乎一夜未眠。借着微弱的篝火光芒,他不停地整理和补充着日记与图册。他详细描绘了那些草原土人的外貌特征、乘骑的马匹(他注意到那些马匹体型不大,但看起来颇为强健)、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长矛和一种奇怪的、扁平的木质投掷器),以及他们出现和消失的方式。“其来去如风,不类海边林中之民,似更善驰骋,组织亦似更严……观其行止,似在监视,而非即刻搏杀,或可与之沟通,然需极度谨慎……”他在笔记中写道。同时,他也将这片广阔草原的地理位置、土壤状况、水源分布尽可能详细地标注在地图上。这片草原的发现,意味着新金陵镇未来扩张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其价值或许远超金矿。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赵千总决定不再深入草原冒险。那些神出鬼没的骑手让他深感不安,在敌情不明、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对方的领地风险太大。他召集众人,宣布了新的计划:“转向东北方向,沿那条大河(他们之前渡过的那条河的上游)折返,探查河流沿岸情况,争取找到一条更容易通行、或许能通往海岸的新路线。”

队伍再次行动起来,离开了这片给予他们希望又带来巨大压力的草原,重新钻入茂密的、沿着河岸生长的森林。与内陆深处那种纯粹的原始荒野不同,河岸森林虽然依旧茂密,但有了明确的水源指引,行进的目标感强了许多,士气也略微回升。

行程变得单调而重复,日复一日地沿着蜿蜒的河岸跋涉,记录地貌,躲避毒虫,警惕着可能从任何方向出现的危险。那几名心存淘金幻想的移民,在经历了同伴溺亡、草原对峙的惊吓后,也彻底老实下来,只求能活着回到廷扬堡。

转折发生在离开草原后的第五天下午。队伍在一处河湾稍事休整,几名士兵和移民被派去附近林中寻找干柴和可食用的块茎。突然,林间传来一声惊叫,并非遭遇危险的恐惧,而是带着难以置信的讶异。

“赵将军!方学士!你们快来看!这树……这树在流血!”

赵千总和方以智立刻带人赶了过去。只见一名年轻士兵正指着一棵形态奇特的树木,脸上满是惊疑。那棵树并不算特别高大,树皮呈灰褐色,树叶是椭圆形的,三片一组。而此刻,树干上有一道明显的、被砍柴刀无意中划开的口子,正从那伤口处,缓缓渗出一种粘稠的、乳白色的汁液,顺着树皮流淌下来,确实像是树木在流血。

“莫要惊慌!”方以智喝止了骚动,他走上前,仔细观察着那乳白色的液体,小心翼翼地用一根树枝蘸取了一点,拉拽之下,竟能拉出细长的丝线,弹性十足。他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类似石灰的气味。

“此非血,乃树液。”方以智向围拢过来的众人解释,但他眉头微蹙,显然也在思索,“只是……如此粘稠、富有弹性之树液,学生前所未见。李匠头,你来看看?”他招呼那位精通矿藏和材料的格物院匠人。

李匠头年约四旬,面色黝黑,手掌粗糙,他上前接过树枝,仔细捻动、拉伸那乳白色液体,又看了看树皮的纹理和树叶形状,沉吟道:“方学士,此物确实奇特。依小的看,不似寻常树脂。您看,”他用力将粘液在两根手指间搓动,粘液变得有些发粘,“韧性极佳,且似乎……防水?”他注意到滴落在叶片上的液滴,并未像水一样迅速浸润开。

方以智眼睛一亮,立刻从随身的背囊中取出一块粗麻布,将一些树液涂抹在上面。过了一会儿,他试着滴水上去,水珠果然在涂抹了树液的地方滚动,难以渗透。

“防水!确实防水!”方以智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格物院诸多项目中遇到的难题——蒸汽机的气缸密封、马车车轮的减震、士兵雨具的改良……这种奇特的、弹性的、似乎还能防水的材料,或许……或许有大用!

“快!记下此树形态、所在位置!”方以智连忙吩咐随行的学员,“多取一些这种汁液,用油纸包好,注意别沾到身上,不知是否有毒。”他又对李匠头说,“李匠头,试着多收集一些,看看凝固后性状如何。”

整个探险队的气氛因为这意外的发现而活跃起来。虽然不确定这东西具体能做什么,但方学士和格物院匠人的重视,让他们感觉这趟艰辛的旅程似乎有了新的、不同于寻找金矿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们沿着河岸又发现了不少同样的树木。方以智和李匠头进行了更多的试验:他们将树液涂抹在靴子和布料上,发现其干燥后形成一层有弹性的薄膜,确实能有效防水;他们将树液加热,发现其会变软、发粘,冷却后又能恢复一定的弹性;他们甚至尝试将树液与少量炭粉混合,得到了一种更具韧性的黑色物质。

“此物……或许可称为‘橡胶’。”方以智在他的笔记中郑重地写下了这个名字,并根据其特性,初步记录了几种可能的应用猜想:“若能解决其遇热发粘、遇冷变硬之弊,或可用于密封器件,如蒸汽活塞之垫圈;其弹性或可用于马车减震;其防水性可制雨布、水囊……”

他将这些试验记录、猜想,连同精心收集的橡胶样本、树木的素描和标本,以及标注了发现地点的地图,整理成一个单独的包裹。这个包裹的重要性,在他心中,已然超过了那些未能找到的金砂。

当探险队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辛,损失了三人(一人溺亡,两人因伤病不治),带着满身的疲惫、被荆棘划破的衣衫,以及远比出发时丰富得多的地理、生物信息,终于远远望见廷扬堡那简陋的棱堡轮廓时,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沈廷扬亲自出堡迎接。他看着这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眼神坚毅的队伍,心中百感交集。他首先听取了赵千总关于草原骑手和沿途风险的汇报,神色凝重。但当方以智将那个关于“橡胶”的包裹郑重呈上,并详细汇报了其奇特性能和潜在价值时,沈廷扬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看似不起眼的“树汁”,其长远意义,可能真的不亚于一座金矿。金矿只能带来财富,而这种新材料,或许能带来技术的革新。

“立刻安排船只!将此物连同方学士的详细报告,以最快速度,走加急通道,送往北京格物院,直呈宋应星院长与陛下!”沈廷扬毫不犹豫地下令,“方学士,你之功绩,本将会一并呈报!”

一艘准备返航运送补给的小型快船,承载着来自澳洲内陆的第一份“特殊礼物”,升帆起航,驶向茫茫大海,也驶向了一个即将被这种弹性物质所改变的工业未来。新金陵镇的困境依旧,但希望的种子,已然在艰难中悄然萌发。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