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丰屯土豆玉米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与之相邻的、另一处名为“安民坳”的新垦区,也迎来了不同于丰收、却同样充满希望的时刻。

这里曾是昌平州境内一片贫瘠的丘陵荒地,沟壑纵横,杂草丛生,除了些顽强的荆棘灌木,连像样的树木都少见。往年,这里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但如今,这片土地却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条新开挖的、笔直的主渠如同动脉,将远处河流的水引至坳内,又通过蛛网般的支渠、毛渠,滋润着刚刚被平整出来的大片田亩。田亩被划分得整整齐齐,阡陌分明,虽然土壤还带着生土的板结,但已然具备了耕作的基础。在田亩边缘地势较高处,一排排崭新的、泥土还未完全干透的土坯房整齐地排列着,屋顶铺着金黄的麦草,虽然简陋,却足以遮风避雨。每户房前还用篱笆圈出了一小块园圃。

这就是朱由检推行“以工代赈”和流民安置政策的直接成果。

去年秋冬,乃至今春,数以千计从陕西、河南等地逃荒而来的流民,被有组织地安置于此。他们不再是衣衫褴褛、眼神麻木地聚集在城门口乞讨,或成为地方官头疼不已的不稳定因素,而是以“工赈民”的身份,参与了安民坳的水利开挖、土地平整、道路铺设和房屋建造。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取了果腹的粮食、微薄的工钱,更重要的是,换来了这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和家园。

今天,是安民坳首批安置流民正式“落户”,并领取第一批农具和种子的日子。

坳内那片作为打谷场和集会用的空地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男女老少,约莫三四百户,上千口人。他们大多面色依旧带着风霜的痕迹,身材瘦削,但眼神却不再是绝望和茫然,而是充满了期待、忐忑,以及一种重新扎根于土地的渴望。他们身上穿着虽然破旧但浆洗干净的衣裳,孩子们也被大人紧紧拉着,好奇地张望着。

空地前方,临时搭起了一个木台。台上站着昌平州知州、皇庄总管事,以及几名徐光启的门生——他们如今是“农政推广使”,负责指导新作物种植。台子一侧,堆放着如小山般的崭新农具:闪着青光的铁犁头、厚重的锄头、锋利的镰刀,还有几架结构轻便、效率更高的新式曲辕犁。另一侧,则是一筐筐经过精心挑选、已经开始萌芽的土豆种薯,以及一袋袋金灿灿的玉米种子。

皇庄总管事拿着一个名册,声音洪亮地念着名字:

“王栓柱家,丁口五,分上田十五亩,中田十亩,宅基一处,领曲辕犁一具,锄头两把,镰刀两把,土豆种薯一百五十斤,玉米种十斤!”

“李桂花家,丁口三,分中田十二亩,宅基一处,领锄头一把,镰刀一把,土豆种薯一百斤,玉米种六斤!”

……

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户流民家庭的代表,通常是户主,激动万分地走上前,在吏员的指引下,颤巍巍地在一式两份的“授田契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薄薄的一张纸,代表着官方承认了他们对于这些土地和房屋的使用权,虽然还不是完全的土地所有权,但足以让他们视若珍宝。

然后,他们会在其他流民羡慕而祝福的目光中,走到台侧,庄重地接过那些沉甸甸的农具和种子。有人紧紧将铁犁抱在怀里,如同抱着失散多年的骨肉;有人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光滑的犁柄,眼中闪着泪光;更有老人接过那带着芽眼的土豆时,直接跪倒在地,朝着北京城的方向连连叩头,嘴里念叨着“皇恩浩荡”、“青天大老爷”。

一个名叫老张头的老人,带着儿子和儿媳,领到了属于他家的那份。他原本是陕北的农户,旱灾、蝗灾、兵灾接连不断,土地被兼并,不得已带着家人一路乞讨来到京畿。他本以为这辈子就会像无数先辈一样,饿死沟渠,或者成为哪次民变的炮灰。此刻,他抚摸着分到的土地那略带潮湿的泥土,又看看手中崭新的锄头和那饱满的玉米种子,浑浊的老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

“娃他娘,你看见没……咱们……咱们又有地了……是能长庄稼的好地啊!”他哽咽着对身旁同样抹着眼泪的老伴说,“朝廷……陛下……没忘了咱们这些苦哈哈啊!”

他的儿子,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则更关注那些新式农具和种子,他拉着一位农政推广使,急切地询问:“大人,这曲辕犁……真的比直辕的省力?这土豆,真像传言说的,一亩能收上千斤?”

那位年轻的推广使耐心地解释道:“老哥放心,这曲辕犁转弯灵活,深耕省力,是徐阁老亲自改进的。这土豆,产量确实惊人,但种植也需讲究方法,何时下种,如何堆土,怎样防病,稍后我们会在屯里开设讲习,逐条教给大家。还有这玉米,耐旱,不挑地,种在坡地上也能有好收成……”

听着推广使细致入微的讲解,看着周围同样领到农具种子、脸上洋溢着希望的邻居,一种久违的、属于农耕民族的安定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些流民心中深深扎下根来。破坏性的力量,正在被转化为建设的生产力。他们不再是漂泊无依的流民,而是大明王朝的编户齐民,是这片土地新的主人翁。

不远处,几处新立的皇庄屯垦点也呈现出类似的景象。水利的兴修保证了灌溉,新作物的引入提供了高产的可能,新农具的推广提高了效率,而“以工代赈”和授田安置政策,则赋予了流民重建家园的动力和尊严。

社会秩序,在这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面前,自然而然地趋于稳定。偷盗、抢劫、聚众闹事的事件在皇庄及周边区域显着减少。人们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打理好分到的土地,如何学会种植新作物,如何让自家的烟囱里冒出更长久的炊烟之上。

朱由检虽然没有亲临安民坳,但通过东厂和皇庄系统的密报,他清晰地掌握着这里发生的一切。他知道,将流民转化为自耕农,恢复并扩大小农经济,在工业化初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这些安定下来的农户,将成为未来工业品的潜在市场,也将为不断扩张的城镇和工坊提供粮食和部分原料。

“安民坳……永丰屯……”朱由检在乾清宫的地图上,找到了这两个被特意标注出来的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农业改革的种子,已经不仅在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更开始在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在无数曾经绝望的心灵中,播撒下名为“希望”的幼苗。这星星之火,虽不足以立刻燎原,却照亮了一条与历史轨迹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试图从根本上弥合社会裂痕、夯实帝国根基的道路。而这道路的尽头,或许正是一个能安然度过小冰河期严酷考验的全新大明。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