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舱的能量场突然掀起漩涡。张叙舟盯着第八器表面的咸味符号 —— 那海盐结晶状的纹路在高纯度氯化钠冲刷下,像被雨水打湿的沙画,正一点点模糊,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紊乱的能量拽得起伏不定,→→,a 团队的盐度计在屏幕上闪着红光,“纯度 99.7% 的分析纯海盐都激活不了?这符号根本不符合能量稳定规律!”
通讯器里传来海浪拍岸的声音。山东渔民赵大海举着块粗盐笑:“小张同志,海货用井盐腌不鲜,非得用这带‘海气’的粗盐。你那能量场像没腌透的鱼,缺了这口咸涩镇不住浪。” 他脚下的盐田泛着白光,“秋分晒的盐最带劲,能让酱菜缸里的水三年不浑。”
a 专家皱眉切断通讯:“粗盐含 37% 的矿物质杂质,会污染能量回路!” 他调出咸味符号的结构分析 —— 晶格状的凹槽需要精准的钠离子填充,“只有去除所有杂质,才能让能量流稳定在 73 赫兹。”
话音未落,能量模拟器突然发出 “嗡” 的低鸣。咸味符号周围的能量流像脱缰的潮水,竟开始反噬钻探舱的防护层,护江力的衰减率瞬间飙到 3%。张叙舟的目光落在赵大海托人捎来的陶瓮上 —— 瓮身上刻着渔网纹,里面装着颗颗带棱角的粗盐,标签上写着 “秋分海盐?祖传盐卤法”,旁边还有个锈迹斑斑的青铜盐勺。
“试试这‘带海气’的!” 他抓起一把粗盐,颗粒在掌心硌出细微的印子。当盐粒被研碎,用蒸馏水化开,缓缓注入能量导管的瞬间,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 —— 屏幕上的漩涡竟像被撒了镇定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复,咸味符号的纹路顺着盐溶液的流向,一点点变得清晰,像干涸的河床被潮水重新填满!
“这不可能!”a 工程师抢过盐罐,粗盐里的泥沙在指尖留下灰痕,“镁离子、钙离子会干扰钠离子的能量传导,怎么可能让符号稳定?” 银簪突然投射出微观图:粗盐中的 37% 杂质,像无数个小锚,正死死钉在能量场的漩涡中心,原本杂乱的钠离子在它们的牵引下,顺着咸味符号的晶格凹槽,排出了整齐的队列,能量波动幅度从 7.3 赫兹骤缩至 0.73 赫兹。
全球 “能量稳定直播间” 的弹幕堆成了盐山。赵大海的晒盐视频在热评区刷屏:老爷子踩着木耙在盐田上划出道道白痕,“秋分的太阳毒,海风劲,晒出的盐带着‘天地气’,能让能量像腌咸菜似的沉底”;他祖传的陶瓮在全息灯下旋转,瓮底的盐卤结晶竟与第八器的咸味符号完美嵌合,像用同片海水浇铸的印记。
“双盐测试!” 张叙舟将粗盐溶液与分析纯海盐分别注入两个符号模型。半小时后,纯盐组的能量流仍像没扎根的草,风一吹就晃;粗盐组却像生了根的芦苇,稳稳立在能量场中,咸味符号的每个晶格都亮起暖白的光,与第七器的能量场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护江力的指针开始稳步回升,→→(+100 点)!
最惊人的发现藏在盐卤结晶里。当银簪放大陶瓮底部的沉淀,那些由镁、钙等杂质形成的结晶,竟组成了微型的地脉支流图,与 3173 米深处的沉淀池结构重合度 97%。赵大海的视频这时再次切入,他正用青铜盐勺舀起盐卤:“你看这卤水里的白沫,像不像你们能量场的漩涡?老辈人说,这是海在给盐‘喂劲’,杂质越多,劲越足。”
善念值在 98.0 亿处涨成盐潮,98.03 亿→98.05 亿。a 工程师盯着检测报告 —— 秋分粗盐的能量稳定效率比分析纯海盐高 47%,尤其当盐卤浓度控制在 37% 时,符号的激活亮度达到峰值。当他看到赵大海的陶瓮与史前陶罐产生的共鸣波纹,突然默默收起了高纯度盐罐。
张叙舟望着五个符号连成的五角星,突然懂了赵大海说的 “海气”—— 所谓人间咸味,从不是单纯的咸,是大海与土地共生的密码,就像那 37% 的杂质,看似多余,实则是稳住地脉能量的关键,就像腌菜坛里的盐卤,缺了那些沉淀,再好的菜也存不住香。
银簪的新任务提示在暖白光中亮起:“第 3145 章:五味共鸣!家常菜谱熬开地核锁。” 赵大海正往盐田撒新收的稻壳,“下回来海边,俺给你做道盐焗海鱼,用粗盐裹着烤,鲜得能让地脉都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