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秀山屯。
午后的阳光带着深秋的凉意,洒在忙碌的秀山屯。
打谷场上,最后一批豆秸正在被归拢,空气中弥漫着豆荚的味道。
突然,屯子口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是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和此起彼伏的“咩咩”声。
“羊!好多小羊回来啦!”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沈清如正和苏宛贞在院子里晾晒最后一批草药,闻声抬起头,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放下手中的簸箕,下意识地理了理鬓角的碎发,匆匆走出院门,目光急切地望向屯子口的方向。
沈玉茹像只小鹿一样从屋里蹦出来,拉住姐姐的手,“姐!是不是卫东哥哥他们回来了?”
很快,庞大的羊群在赵铁柱和几个提前去接应的社员驱赶下,涌进了临时圈起的围栏。
其其格和托娅穿着鲜艳的蒙古袍,熟练地帮忙疏导羊群,她们异域的装扮和飒爽的动作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还有两个姑娘!她们穿的啥衣服啊?好奇怪……”
“听爱苗队长说是草原上来的技术员,专门帮咱们养羊的!”
“我还听说是振军在草原上找的对象呢……”
人们议论纷纷,好奇又热情地围观的。
沈清如的目光却越过羊群和人潮,焦急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终于,她看到陈卫东从屯子口大步走来,背着一个大包裹,看上去带着些许疲惫,但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他把包裹交给迎上来的周文韬,正和身旁的老支书、赵大队长说着什么……
那一刻,沈清如觉得十多天来的担心和思念都有了着落,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陈卫东也看到了她,隔着人群,对她笑了笑,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玉茹可没姐姐那么含蓄,跳着脚挥手,“卫东哥哥!我们在这边!”
陈卫东对老支书他们说了句什么,便朝沈家姐妹走来。
李春梅也见了跑来找妈妈的妞妞,抱起孩子,站在不远处,眼神温柔地看着陈卫东走向沈家姐妹,带着一丝满足的幸福感。
“清如,玉茹,我回来了。”陈卫东的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眼神儿却透着暖意。
“回来就好……”沈清如轻声说,脸颊微红。
“卫东哥哥,草原好玩吗?羊都是你换回来的?太厉害了!”
沈玉茹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李春梅抱着妞妞,拉着小石头走到三人跟前,递上一碗水,“妞妞给你倒的热水,喝口吧,缓口气!这一路你最辛苦了。”
陈卫东接过碗,一饮而尽,一把抱起小石头,亲昵的夸了一句,“真乖,小石头都知道心疼哥哥了!”
他的目光扫过沈清如三女,带着思念和些许歉意,尤其在李春梅身上停留了一瞬,李春梅微微低了下头,怕被看出异常……
这时,老支书敲响了挂在老槐树下的铁钟!“全体社员!知青同志们!吃完晚饭都到打谷场集合,开个大会!”
傍晚时分,杆子上的电灯亮了,打谷场上黑压压站满了人。
陈卫东、老支书、赵大队长站在磨盘上。
老支书率先开口,声音洪亮,“乡亲们!静一静!静一静!”
“首先,欢迎卫东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更欢迎咱们秀山屯的新成员,其其格和托娅姐妹!”
“她们是公社请来的养羊专家,是公社畜牧站的干事,以后就是咱秀山屯的人了!”
掌声响起,比之前热烈了许多。
其其格落落大方地站出来,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大家好,我叫其其格!我会努力和大家一起,把羊养好!”
托娅有些害羞,躲在她身后。
老支书满意地点点头,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赵大队长。
赵福贵轻咳一声,接过话头,声音洪亮的讲道。
“卫东这次出去,不光给咱屯子拉回来两百多只羊,更是给咱拉回来了希望,拉回来了养羊的路子!”
“这说明啥?说明卫东脑子活,眼光远,能带着咱秀山屯往前走!”
“我和老支书商量了,往后啊,屯子里生产和副业发展上的大事,咱们多听听卫东的意见,大伙儿说好不好?”
“好!”底下响起一片赞同声。
这是老辈人第一次公开的,态度明确的托付和支持,奠定了陈卫东实际主持秀山屯大局的地位!
陈卫东也不扭捏,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全场,看到了乡亲们眼中的信任和期待,也想起了一年前那个“混不吝的自己”,心情感慨万千……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不再是汇报,而是描绘秀山屯未来发展的蓝图!
“乡亲们!知青同志们!咱们的好日子,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秋收完了,但咱不能闲着!趁着天还没冻实,我琢磨着,咱得干几件大事!”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盖房!知青点的同志们太挤了……我建议!新老知青一起动手,给自己盖宽敞亮堂的新家!”
“不仅如此,咱们还要盖一个大大的夜校教室!”
“冬天冷了,咱们就在里面识字、学技术、开会、搞娱乐活动!”
“还要在旁边,盖几间安静的小院,给咱屯子的技术员……吴教授、沈教授他们住!”
“大家要理解,他们搞研究,需要清静!他们原来住的地方,咱腾出来做母羊的产房,伺候快下崽的母羊……”
这话一出,下面“嗡”地一声就议论开了。
老知青们尤其激动,孙胖子带头喊,“支持陈队长!我们自己盖!今年冬天一定住上暖和的屋子……”
新知青们,也都兴奋的鼓掌支持!
吴曼青、沈柏儒、苏宛贞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感激。
给他们单独盖院子?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待遇和尊重!
沈柏儒低声对苏宛贞说:“卫东这孩子……真是……用心良苦啊!”
苏宛贞眼角有些湿润,点了点头。
陈卫东抬手压下议论,继续讲道,“第二,要多打柴!”
“今年盖房要泥、要草,冬天取暖要柴火,羊圈保暖也要草料!这两百多只羊把庄稼秸秆都占用了,家里烧柴火就要多从山上打!”
“这是咱们过冬的命根子!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壮劳力们,这几天就得辛苦点,往山里多跑几趟!”
“第三,囤肉!狩猎队不能停!”
“趁着大雪封山前,再多打些野猪狍子,肉腌制出来,让咱屯子老老少少冬天碗里都能见着荤腥!”
大家纷纷大声附和,掌声不断。
他看向其其格,继续宣布道,“其其格同志负责养羊,这是咱屯子明年养殖副业的大进项!大家要多跟她学!尽快掌握养羊的技巧和方法……”
其其格用力点头,脸上泛着光,悄悄对旁边的王振军说,“军哥,以后……咱们也能有自己的小家吗?”
王振军黝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憨笑,声音不大却坚定的保证道。
“肯定有!我多攒工分,咱盖大点!就挨着卫东家盖,以后串门方便!他家顿顿能吃上肉……”
其其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心里甜丝丝的。
陈卫东最后总结道,“活儿不少!这几天肯定会很累!但都是为了咱自己更好的日子!大家有没有信心干好?”
“有!”
震天的回应声响彻打谷场。
新知青们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跟着大喊,眼中第一次对这片黑土地产生了真正的期待和归属感。
散会后,人们没有立刻散去,三五成群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哎呀,真要盖大教室了?冬天就不用冻着开会了!”
“来秀山屯下乡,还能学技术,真好!”
“陈队长就是有远见!跟着他干,准没错!”
“这下好了,我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陈卫东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和老支书、赵大队长相视一笑。
秀山屯新的征程,就在这深秋的季节里,热火朝天地拉开了序幕……
其其格看着忙碌的人们,又看看身旁的王振军,拉着妹妹托娅的手,心里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