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门外已经开始排队的百姓,李峰立即开口道:“识字的排一队,不识字的,但是会手艺排一队,打杂的排一队。”
听到李峰的话,现场的百姓立即再次重新排队。
而这一次队伍则有着极大的区别。
其中队伍最长的则是卖苦力打杂的队伍。
其次则是有一定手艺,但是不识字的队伍。
而识字的队伍人数则少的可怜,只有不到五十号人。
要知道这还是在长安城内。
这也就侧面反应了在封建社会,识字率有多么的低。
“李崇义,你负责统计会手艺的工匠,长孙冲你负责统计打杂的工匠。”
“好的,峰哥。”
两人立即回答道。
看到两人已经准备好,李峰对着程处默点头示意了一下。
接收到李峰的示意,程处默立即放了三人进来。
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李峰指着纸上的一段话说道:“把这一段话念一遍。”
中年男子立即照做,将李峰刚刚指的那一段话念了一遍。
“名字,今年多大,擅长的手艺是什么?”
听到李峰的询问,中年男子立即将自己的名字、年龄以及擅长的手艺说了出来。
李峰在完成登记后,又在一张小纸片上面写上了对方的名字、年龄、擅长的工种,并且在上面盖了一个印章。
“在这里按个手印,保管好,后天辰时在明德门城门口集合。”
“是,大人!”
中年男子连忙将那一张小小的纸片拿在手里。
“下一个!”
很快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站在了李峰跟前。
李峰看着眼前文弱书生,愣了一下。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招的工匠和打杂工吧。
这怎么还冒出来一个读书人了。
“这位公子,你是不是走错了。”
“我这里要的是工匠,你应该是书生吧。”
刘青听到李峰的询问,连忙回答道:“大人,我没走错,我就是来找一份工事的。”
听到对方的回答,李峰又看了一眼对方那打了好几个补丁的书生衣服。
“行吧,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会什么手艺?”
“回大人,学生刘青,今年二十一,会一点篾匠手艺。”
“把这一段话读一遍。”
刘青立即将李峰指着的那一段话给念了一遍。
“给!后天在明德门城门外集合。”
“是,大人!”
刘青边接过纸片边回答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的时间也就此过去。
门外排队的百姓也越来越少。
李峰看了一眼时间后,对着程处默说道:“今日就到这里,让大家明日辰时再来。”
程处默听到李峰的话,立即照做。
让剩余的百姓明日辰时再来排队报名。
“把你们的本子给我。”
李崇义和长孙冲立即将本子递给了李峰。
“好了,今日辛苦你们四个了,你们就先回去吧。”
“明日辰时你们直接来这里即可。”
“好的,峰哥,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嗯,去吧。”
等四人离开后,李峰也关门返回了皇宫。
“今日招了多少人?”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李峰看了一眼本子回答道:“一共四百三十七人,其中识字的六十七人,不识字,但是有手艺的,一百二十七人,其他的都是卖力气的。”
“大唐的识字人数还是有点少了啊,连长安城识字率都这么的低。”
听到李峰的吐槽,李世民没有说什么。
对于封建社会来说,识字率能够高到哪里去。
直接领着自家媳妇出了门练车去了。
“峰哥,等这工业园区动土建设了,到时候是不是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泥和砖瓦。”
“这玩意你打算怎么弄,总不能用木头盖房子吧。”
“这还不简单,直接在现场建几个大型的砖窑不就行了。”
“至于水泥,自然是也建造一个水泥厂好了,我们又不用现代这种高标准的水泥,我们用土水泥就行了。”
“我们只是建厂房,又不是建楼房,全部都是一层的,又用不到多少钢铁。”
“至于河沙那就更不用说了,渭河边有的是。”
听到李峰的回答,李承乾一想也是。
反正要求又不高,只要能坚持个十几二十来年就够了。
甚至哪怕就是十年也没问题,反正这第一批厂房不过是过渡用的。
经过两天的招工,李峰最终一共招了一千一百人。
其中识字的一百二十七人,不识字的三百五十二人,剩下的则都是打杂的了。
长安城明德门城门口,李峰看着眼前一千一百名工人。
他拿出一个铁皮喇叭,然后开口道:“现在开始点卯,我念到名字的向前一步,同时把发给你的证明给我看一眼。”
接着李峰照着花名册开始点名。
至于那张纸,其实就相当于工作证。
完成点名以后,李峰直接领着众人往工地走去。
来到工地后,李峰再次对着喇叭开口道:“现在给大家说一下工钱的事。”
“识字的工匠,一个月一贯钱,不识字的,一个月八百文,打杂工,一个月五百文。”
“每十五日发放一次工钱。”
“再就是发给你们的那张身份凭证,一定要保管好,这是你们用来领工钱的凭证。”
“如果有遗失,记得及时向你们的工头报告。”
“从此刻起,你们二十人就是工头,每人管五十五人。”
“接下来所有的任务,应该怎么做,我都会跟你们说。”
“对了,补充一句,工头多二百文。”
“但是出了什么事,我也直接找你们。”
对于李峰后面那一句话,这二十人脸上都没有什么变化。
这早就在他们的预料当中,他们也知道这二百文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是你们成员的名册。”
李峰将二十份表格发给了这二十名工头。
“给你们一炷香时间,记住你们手下的人。”
听到李峰的话,这二十人立即行动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现场的一千一百人,变成了二十个方阵。
而这二十个工匠,各自站在自己队伍最前面。
“这是你们这十五日的工作安排。”
“我不管过程,我只需要结果。”
“但是这几点一定要给我遵守,特别是第一点,一定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李峰一边将工作安排表发给这二十个工头一边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