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集团年终战略会议的余锋还没散。
陈东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全球棋盘。
洛维尔等巨头的试探,早该给个明确回应了。
而这回应,绝不只针对一家。
董事长办公室里,晨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
一室肃静,核心高管们都没走。
空气中飘着决策前的凝重。
窗外,中环的晨雾刚散。
人流如织,叮叮车的铃声混着汽车引擎声。
织成港岛最鲜活的市井交响,却没打乱室内的沉静。
陈东从窗边转过身。
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财务总监李静宜脸上。
他语气平静,却抛出个让所有人心头一震的决定:
“静宜,整理1959年全年业绩摘要。”
“总利润1.82亿,‘玉兰’贡献5200万。”
“明天,《香江报》头版,正式对外发布。”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财不露白、闷声发大财”是华商界的古训。
陈东这决定,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
资历最老的副总周明轩,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
他身体不自觉前倾,声音带着急色:“董事长,请三思!”
“这么大的利润公开,是不是太冒险了?”
“‘藏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啊!”
“这就像稚子抱金行于闹市,迟早引祸上身!”
他的担忧,说出了不少保守派高管的心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聚在陈东身上。
等着他的解释。
陈东对周明轩的反对,似乎早有预料。
他神色没半点变化,走到会议桌前。
指节轻轻叩了叩桌面,目光沉稳:“周叔的顾虑,我懂。”
“也感谢您直言相劝。”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变得无比坚定:“但此一时,彼一时。”
“过去我们偏安一隅,需要‘藏拙’自保。”
“现在,东兴要打全球商战。”
“战场在欧美,对手是洛维尔、宝洁这样的巨鳄!”
他拿起桌上的业绩报表。
指尖重重戳在“1.82亿港元”的数字上。
声音拔高,带着破局的决断力:“这个级别的博弈,藏拙是弱者的活路。”
“亮剑,才是强者的进取之策!”
“这份成绩单亮出来,就是要让三方看清楚!”
“第一,东兴不是任人拿捏的小鱼小虾。”
“我们是能翻江倒海的强龙!”
“他们有实力,我们更有底气和资本!”
“第二,让全球人才、渠道商看明白。”
“东兴,是他们实现抱负、赚钱的顶级平台!”
“第三,让用户相信‘玉兰’的背后。”
“是坚如磐石的实业根基,和强大的创新力!”
这番话,格局宏大,逻辑清晰。
直接把“公开数据”从“炫富”,拔高到了“战略亮剑”的层面。
周明轩怔住了。
他细细品味着陈东的话,脸上的忧虑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深思,最后化作一声轻叹。
他缓缓点头,没再多说一个字。
其他高管也纷纷露出信服的神色。
之前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伯谦。”
陈东见内部意见统一,立刻转向静立一旁的陈伯谦。
指令清晰果断:“立刻准备正式函件,一式三份。”
“致送法国洛维尔、英国联合利华、美国宝洁。”
“内容明确:‘玉兰’欧美市场合作。”
“只接受我方控股51%的合资模式。”
“且我方拥有最终决策权。”
“谈判窗口截至1960年3月31日,逾期不候。”
他顿了顿,补充道:“函件附上业绩摘要和欧美市场调研简版。”
“突出‘玉兰’增速和核心市场数据。”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来求合作。”
“是给他们分蛋糕的机会!”
“明白!”
陈伯谦凛然领命。
他手中捧着即将拟定的函件底稿。
指尖捏着纸张的力度,悄悄收紧。
他比谁都清楚,这薄薄几页纸,即将在大洋彼岸掀起风浪。
“我安排人走加密渠道发送。”
陈伯谦又补了一句,眼神笃定:“确保周一早晨。”
“准时出现在对方董事会的晨会文件夹里。”
这个时间点,正是跨国集团决策层最集中的时候。
三份一模一样的函件同时送达,威慑力远胜单独约谈。
陈东“嗯”了一声,又看向公关高管:“业绩发布的解读角度,一定要把好关。”
“突出‘实业兴邦’‘创新驱动’。”
“把东兴塑造成华商标杆,不是单纯炫富。”
“是,董事长!”
公关高管立刻应声:“通稿已经备好。”
“明日一早,准时见报。”
次日清晨。
《香江报》的头版报道,像一声惊雷炸响香港。
“东兴集团1959年狂揽利润1.82亿港元!”
“‘玉兰’系列成全球爆款!”
醒目的标题,配上刺眼的数字。
瞬间霸占了所有市民的视线。
中环皇后大道中,“荣记茶餐厅”里热气腾腾。
刚下夜班的阿强,“啪”地把报纸拍在桌上。
搪瓷杯里的奶茶溅出几滴,他浑然不觉。
指着头版数字,嗓子带着熬夜的沙哑:“喂!阿明你看!”
“东兴去年赚了一亿八千二百万!太离谱了吧!”
同桌的阿明赶紧凑过来。
手指在“1亿8200万”上反复摩挲。
仿佛要确认那不是印刷错误,喃喃道:“是不是多了个零啊?”
“我们工地盖一栋十层楼,才几百万!”
“他一年赚的,够盖二三十栋了!”
阿强掰着粗糙的手指头,算得格外认真。
“我们家那套房子,去年买成两万三。”
“一亿八千万……哇!能买九千多套?”
“整座中环中心都能买下来了!”
他环顾着茶餐厅拥挤的桌椅。
眼神里满是憧憬,又带着点自嘲:“人家一天赚的零头。”
“够我们打一辈子工了。”
邻桌一位穿衬衫、戴算盘戒指的中年会计。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忍不住插话:“何止买房!”
“去年中环核心地皮,一尺三百八。”
“一亿八千万能买五十几万尺!”
“整条皇后大道中半条街都是他的!”
他摇着头啧啧称奇。
笔尖在账本上无意识划着:“这个陈东真是后生可畏。”
“从一间小化工厂做到今天,‘玉兰’香皂我老婆天天用。”
“原来背后是这么大的商业帝国!”
“报纸说他靠的是创新和实业,果然是华商之光!”
茶餐厅门口,卖报纸的阿伯嗓门洪亮。
正给路过的白领递报纸:“看啦看啦!东兴赚足一亿八!”
“‘玉兰’香皂卖爆全球啊!”
几位打扮时髦的女职员停下脚步。
接过报纸低声议论:“难怪‘玉兰’越做越好。”
“原来公司这么有实力,买得更放心了。”
湾仔街市的鱼档前。
鱼腥气混着蔬菜的清新,弥漫在空气中。
陈太提着菜篮,刚买了条石斑鱼。
就听见旁边几位主妇,正聊得起劲。
“陈太,你总买‘玉兰’,真有眼光!”
卖菜的阿婶一边给菜称重,一边笑着说。
“人家公司赚这么多,产品肯定信得过。”
“不像那些小作坊,赚两天就倒闭。”
“报纸都夸他们是实业兴邦,靠谱!”
陈太脸上立刻堆起笑。
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玉兰”护手霜。
“是啊,我女儿擦他们的润肤露。”
“皮肤滑多了,没想到他们赚这么多。”
“真是大公司气派!”
杀鱼的老板手里的刀,突然顿了一下。
刮鱼鳞的动作慢了下来,语气满是羡慕:“你们不知道。”
“我听我那个在码头做搬运的侄子说。”
“东兴的普通伙计,年终奖金都有几千块!”
“扫地阿姨都有两千!”
“比我做老板赚得还多!”
他把刮干净的鱼放进袋子里。
又补了一句:“明年一定叫我儿子去东兴应聘。”
“就算是打杂也行!”
山顶卢吉道上,晨雾渐渐散去。
几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正散步谈事。
汇丰银行的华人经理,推了推金丝眼镜。
语气凝重:“东兴这份业绩,真是出人意料。”
“现金流过亿,盈利能力堪比怡和、太古这些英资大洋行。”
“香港华资企业里,啥时候出过这样的狠角色?”
旁边一位地产商点点头。
目光望向山下密密麻麻的楼宇:“这笔钱要是流入地产。”
“足以搅乱整个香港楼市。”
“但看陈东的动作,买船运原料,又搞芯片研发。”
“心思根本不在炒地皮上,野心不小啊。”
“这才是做大事的格局。”
第三位从事外贸的华商,语气带着赞许。
“光靠炒楼赚快钱,终究是昙花一现。”
“东兴有实业、有技术、有全球市场。”
“现在又有这么雄厚的资金。”
“未来恐怕不只是香港的骄傲。”
“更是华人企业在国际上的门面。”
市井间的热议,像无数细小的涟漪。
慢慢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
把东兴和陈东的声望,推向了顶峰。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端。
这份声浪,化作了跨国巨头董事会里的凝重与震动。
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国洛维尔集团。
巴黎,洛维尔集团总部董事会会议室。
洛可可风格的镶板,泛着温润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与羊角面包的香气。
本该闲适从容的晨会氛围,却被一份来自香港的函件,彻底打破。
董事长让-弗朗索瓦·洛维尔。
翻开精致的文件夹,目光刚触及“东兴集团”四个字。
动作骤然停顿。
他快速扫过函件内容。
原本带着清晨慵懒的脸色,渐渐变得铁青。
指节捏着信纸的力度越来越大。
纸面被揉出几道深深的褶皱。
“先生们。”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里透着压抑的怒火。
“在讨论本周议程前。”
“我们先看看这位东方‘合作伙伴’的‘诚意’。”
他将函件连同附件一起,递给身旁的cEo。
眼神阴鸷:“51%控股权?还设了截止日期?”
“他们真以为凭一款香皂,就能挑战百年洛维尔的尊严?”
函件与附件在红木长桌旁,依次传阅。
起初是几声细碎的议论。
很快,会议室就陷入一种诡异的沉默。
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1.82亿港元利润?”
负责全球业务拓展的副总裁,失声低语。
手指无意识地在业绩摘要上反复敲击。
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放大:“上帝……这不是盈利。”
“这是在印钞!”
“我们欧洲市场的核心品牌,全年利润也不过如此!”
另一位资深董事,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目光死死盯着那份欧美市场调研简版。
眉头拧成一个疙瘩:“他们竟然把渠道偏好。”
“消费者年龄分层,甚至巴黎、伦敦主流媒体的合作价码。”
“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猛地抬起头,语气满是难以置信。
“这绝不是一个只想依附我们的公司能做到的。”
“他们根本做好了独立开拓市场的准备!”
之前主导接触东兴的国际业务总监马丁内斯。
此刻脸色惨白如纸。
他之前一直笃定,东兴会为了进入欧美市场妥协。
可这份函件,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击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这不是合作请求,是最后通牒!”
一位头发花白、作风保守的董事。
猛地拍了下桌子,脸上满是被冒犯的傲慢。
“一个从东方来的暴发户,也敢对洛维尔指手画脚?”
“我们绝不能接受这种屈辱性的条款!”
“暴发户?”
马丁内斯忍不住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苦涩与急切。
“先生,您醒醒!”
“一个‘暴发户’能在一年内创造近两亿港元利润?”
“能如此精准地剖析我们的核心市场?”
他指着调研数据,声音微微发颤。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效率惊人、盈利能力恐怖。”
“且野心勃勃的对手!”
“如果我们拒绝,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这份调研。”
“联合我们的竞争对手,或者独自开拓市场。”
“到时候,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合作机会。”
“更是一个潜在的全球级品牌,多了一个致命的敌人!”
会议室瞬间分裂成两派。
争论声此起彼伏。
“我们必须接受现实!”
支持合作的一派,据理力争。
一位高管前倾着身体,语气恳切。
“‘玉兰’的市场潜力已经毋庸置疑。”
“失去它,等于把肥肉拱手让人。”
“51%控股虽然刺眼,但总比看着它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强!”
“这是唯一的选择!”
“尊严呢?洛维尔百年的声誉呢?”
保守派依旧寸步不让。
那位白发董事重重哼了一声。
“我们从未向任何公司妥协过控股权。”
“这会让整个欧洲商界嘲笑我们的!”
“尊严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需要重新定义!”
cEo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疲惫。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环视着争论不休的众人,缓缓说道。
“先生们,数据不会说谎。”
“东兴用这份函件告诉我们,他们不缺钱。”
“不缺技术,更不缺开拓市场的计划和勇气。”
“他们缺的,只是时间。”
“而合资,能让我们共享‘玉兰’的红利。”
“这对双方都有利。”
他拿起那份函件,轻轻抖了抖。
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不是请求,是通知。”
“是强者对强者的对话。”
他目光坚定地扫过全场。
“我提议,立刻组建最高级别谈判团队。”
“由我亲自带队,抽调欧洲区渠道总监。”
“财务总监及法务负责人随行。”
“三天内完成准备,下周初即赴港谈判。”
“我们的目标是。”
“在东兴坚持的合资框架内。”
“尽可能争取技术专利共享、区域营销自主权等有利条款。”
“但底线是——必须拿下合作!”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寂。
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
最终,理性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董事们陆续点头,举手通过了决议。
洛维尔这艘百年巨轮。
终究在东兴强硬的威慑下,艰难地调整了航向。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联合利华总部。
会议室里的气氛,同样凝重。
红木长桌上,函件与业绩摘要摊开着。
几位高管面色复杂地交头接耳。
“1.82亿港元,换算成英镑近千万。”
首席财务官推了推眼镜,语气难掩震惊。
“这等盈利能力,比我们旗下三个二线品牌的总和还高。”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市场调研。”
“连我们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的终端铺货率。”
“都摸得一清二楚,这份执行力太惊人了。”
全球战略副总裁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忌惮。
“之前我们还觉得,东兴想进欧洲市场。”
“离不开我们的渠道支持,现在看来,是我们低估了他们。”
“51%控股的要求虽然强硬,但他们有底气。”
“单凭这份业绩,完全能吸引到愿意让步的合作伙伴。”
“不能让洛维尔独占先机!”
cEo敲了敲桌面,眼神锐利。
“立刻联系香港方面,表达谈判意愿。”
“但不必急于表态。”
“先让洛维尔去探探陈东的底线。”
“我们静观其变,必要时再出手截胡。”
而在美国辛辛那提宝洁总部。
反应则更为审慎。
董事会经过数小时讨论。
最终决定,先派遣亚太区总裁。
以“商务考察”的名义赴港。
实地评估东兴的生产基地、研发实力及市场布局。
再根据考察结果,制定谈判策略。
“东方的商业逻辑总是出人意料。”
董事长在会议结尾说道。
“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情报。”
“再决定是合作、竞争,还是观望。”
三份函件,三种不同的应对姿态。
却都印证了东兴这记“亮剑”的威慑力。
曾经居高临下的国际巨头。
如今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来自香港的对手。
将其置于平等的博弈位置。
香港,东兴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陈伯谦拿着一份简报,快步走进来。
汇报道:“董事长,函件已确认送达三家公司。”
“洛维尔已正式宣布组建谈判团队。”
“由cEo亲自带队,下周初抵港。”
“联合利华回复愿意洽谈,但态度暧昧。”
“宝洁则提出要派亚太区总裁来港考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民间热议持续升温。”
“‘玉兰’零售订单量今日环比上涨15%。”
“海外人才投递简历数量较上周翻倍。”
“其中不乏宝洁、联合利华的资深从业者。”
“效果远超预期。”
陈东坐在沙发上,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普洱茶。
指尖轻轻转动着茶杯,闻言只是淡淡点头。
他拿起桌上的《香江报》。
强志强的评论员文章赫然在目。
“某本土巨头向欧洲老牌贵族发出明确信号。”
“核心利益绝不容妥协。”
“标志着华资企业在国际博弈中,正从仰视转为平视。”
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随手将报纸放在一边。
“声音发出去了。”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透着掌控全局的笃定。
“接下来,就看谁先沉不住气。”
“谁又愿意拿出足够的诚意。”
真正的博弈,从来不是声嘶力竭的争执。
而是悄无声息的布局。
东兴手握业绩、市场和选择权。
早已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而香港街头那些。
关于“一亿八千万能买多少楼”的热议。
那些普通市民眼中的财富神话。
恰恰成了这场高端商业博弈中。
最生动、也最接地气的注脚。
1. 老书宝子看过来!新书《重生1972:从电扇巨头开始》已更12万字,延续熟悉的商战爽感+硬核布局,搜书名就能追,不鸽不水,速来蹲~
2. 追老书不过瘾?新书《重生1972:从电扇巨头开始》12万字囤满啦!一样的高能博弈+接地气剧情,直接搜书名解锁新故事,感谢支持~
3. 新书《重生1972:从电扇巨头开始》已上线(12万字肥章)!承接老书的热血商战内核,节奏更快更上头,宝子们搜书名就能入坑,持续爆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