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隔着初、中、后三个小境界,每一阶突破都需耗费数十乃至百万年光阴,更需大量先天灵根资源支撑。
而通天消失不到两万年,竟已登临大罗金仙巅峰。
如此修为,在紫霄宫三千红尘客中,堪称第一人。
伏羲原本还有些比较之心,此刻却彻底放下。
相差三个境界,如何能比?早已不在同一层次。
他心中无奈,女娲亦有些怅然。
通天见他们神色,便开口打破沉寂:“女娲道友,多年不见,你愈发清丽出尘了。”
女娲闻言,神色稍缓,轻声道:“谢道友赞誉。”
伏羲此时接话:“道友,灵宝尚未出世,不如先到我兄妹洞府饮杯茶如何?”
通天望向那株先天葫芦藤,点头道:“道友请引路。”
不周山中,一处仙家圣地。
此地氤氲之气缭绕,混沌神光隐现,造化法则与演算法则于周天流转。
数万里内,灵根遍地,仙藤蔓延。
中央矗立两座神殿,一名伏羲殿,一名女娲宫。
两殿之间,设有太极阴阳台。
此刻,通天与伏羲、女娲正盘坐论道。
每当通天阐述自身道法精要,伏羲与女娲皆凝神倾听,闻后连声称妙。
待通天言毕,伏羲随之开口。
他所修之道与老子相近,皆属推演、演算一路,能依洪荒大势、天道轨迹,推演未来之事。
伏羲问道:“通天道友,以为吾之后天八卦如何?”
通天评道:“道友的后天八卦,与吾兄长老子的先天八卦颇有相通之处。
他日若有机缘,二位可共论大道,或能互有启发。”
伏羲拱手道:“若得与老子道友论道,还须多谢通天道友成全。”
通天笑道:“吾辈修士,正当如此。
接下来,还请女娲道友阐述所修大道。”
女娲淡然道:“吾所修为造化之道,可造化万物,演天地生机。”
数日后,女娲讲道完毕。
闻其造化妙法,通天亦心生赞叹。
此法千变万化,能造化无量生灵,未来创造人族之缘,正系于此。
通天含笑道:“女娲道友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届时,贫道或需沾光。”
女娲微露羞赧:“道友说笑了,若真有那时,还需道友相助。”
伏羲忽道:“通天道友先前所言为无上剑道,然吾观之,此非道友根本道法。
吾兄妹二人既已倾诚相告,不知道友可否明示?”
通天笑道:“剑道确非吾之根本。
既然二位坦诚,贫道亦不相瞒。
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这遁去之一,便是吾道。
吾欲截取一线天机,故吾之道为‘截’。
洪荒万物,日月星辰,命运轨迹,无不可截。
只是此法尚在参悟,未竟全功。”
闻听“截道”
之论,伏羲、女娲皆露惊容。
截道!
万物皆可截!
此法之霸道,超乎二人理解。
伏羲叹服:“道友之道,伏羲敬佩。”
女娲亦轻轻颔首,表示赞同。
通天笑道:“此道尚在摸索,需时时完善。
另有一事,吾曾在东海创下一部 ,名曰《通天经》,其中录有一千二百种证道大罗之法。
今日见伏羲道友精于推演,正有一事相商……”
通天言道:“不知贫道可否请两位助我一臂之力?”
说罢,已将通天经祭出。
伏羲面露惊异:“道友竟已创经立典?”
通天颔首:“此乃我数百年心血,整理出从地仙至太乙金仙的修行法门,兼及突破大罗之道。
唯大罗篇章尚未圆满,请两位一览。”
展开经卷,符文如泉涌现,密布虚空,玄机深藏。
非大罗修为、无上道根者,难以窥其真义。
女娲与伏羲相视片刻,再望向通天。
伏羲良久方叹:“通天道友,真乃神人也!”
女娲亦道:“道友已自成经典,女娲自愧弗如。”
通天含笑相询:“经中已载一千二百种证道大罗之法,不知两位可否助我补全?”
伏羲欣然应道:“此乃举手之劳,更是在下的荣幸。
想来道友日后,欲将此经传于洪荒众生?”
传法众生,本是通天所愿。
然必先为其门下弟子,方得真传。
他并非滥施慈悲之人,道法岂能轻授?
不过女娲、伏羲助他完善经卷,此情自当铭记。
对伏羲所问,通天未置可否,只笑道:“他日通天经扬名洪荒,还请两位留下突破大罗之法,贫道必为两位另录一部。”
“善!”
二人齐声应下。
遂运神通,在经中录写各自对大罗道途的领悟。
二人根脚不凡,道境高深,见解卓绝。
“以魂证道,道友已录。”
“道心破境,此为道友所证大罗之路,果然精微玄奥。”
百年倏忽,二人共添八百种破境法门。
伏羲轻吁道:“四百法门,已是伏羲所能极限。”
女娲亦道:“我兄妹二人已尽力而为。”
通天阅过新增经义,取先天红袍仙茶与两枚黄中李为谢。
一见此物,伏羲惊叹:“极品先天灵茶、灵根!道友手笔当真不凡。”
边说边收下黄中李,悠然品茶。
“两位相助之情,区区茶果,聊表心意。”
通天道。
忽然天象异动,时空微乱。
先天葫芦藤所在之地,迸发七色霞光。
通天起身道:“先天灵宝将出,我等该动身了。”
女娲、伏羲点头,随他一同飞向宝光源头。
────────────
(求自动订阅,求月票)
仙光璀璨,映照亿万里山河。
不周山披上重重神秘霞彩。
洪荒宇宙,亿万万生灵的目光在此刻汇聚。
百年前,不周山有七道神光直贯天穹,照亮无尽星辰,引得混沌中的生灵纷纷归来,洪荒众神亦争先恐后奔赴此地。
通天、伏羲、女娲三人此时已来到先天葫芦藤所在的结界之外。
通天望向不周山下,见一道道仙光如流星般向此处飞驰。
亿万里之外,更有密密麻麻的仙神身影,皆为太乙金仙以下的修士,难以靠近,只能远远观望。
洪荒之中,无数仙神纷纷猜测那十道神光的来历——或许是先天至宝出世,也可能是十件先天灵宝降临。
众说纷纭,诸神皆为之所动。
当通天再次来到先天葫芦藤即将现世的结界前,那里已立着两位修士,皆有太罗金仙中期的修为,气息古老而强横。
通天推测,他们应是上一个量劫中幸存的高手。
那两位修士一见通天,面色顿变,因他们无法感知通天的修为深浅,意味着其实力更在他们之上。
原本以为此次灵宝出世势在必得,却因通天的出现而充满变数。
伏羲在通天耳畔低语:“此二位乃是上一量劫中的老祖级人物,有大罗金仙中期修为,其中有凤族长老,亦有麒麟族强者。”
“凤族、麒麟族?”
通天目光一扫,果然在他们身上感受到先天神兽的气息。
然而他并未将他们放在眼中,因这次分宝与他们无缘,他们来此,不过是走个过场。
通天并未上前搭话,而是回到原处盘膝 。
伏羲与女娲随之走来。
“通天道友,我们坐在你身旁,可介意?”
伏羲问道。
“二位请便。”
通天含笑应允。
于是伏羲与女娲分坐他左右两侧。
女娲侧首看了通天一眼,见他闭目养神,本想交谈,却终究未开口。
她望向那神光流转的结界,也阖上双眼,静心悟道。
伏羲察觉女娲举动,微微摇头。
通天此时却在思忖他事:这次先天葫芦出世,竟引来隐世已久的古族出手,实在出乎意料。
凤族与麒麟族,皆曾是上古时代的霸主。
其中麒麟族命运最为坎坷,他们原据不周山,后被凤族与龙族联手打压,几近灭族。
幸得始麒麟对天道立誓“麒麟出则祥瑞现”,才保住残存血脉。
而麒麟族退出争霸之后,龙凤二族受罗睺挑拨,展开大战,致使亿万生灵遭劫。
两族难承天道业力,最终祖龙被镇于昆仑山下龙泉洞,凤祖则消失于落凤坡,诞下五色孔雀后,不知所踪。
如今麒麟与凤族的高手皆已现身,龙族必然也会到来。
果然,一月之后,一位气息苍古的龙族修士,率领东海龙族抵达此地。
通天也在此刻睁开双眼——他感应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曾在东海龙宫中感受过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烛龙,你竟然还活着!”
凤族强者震惊道。
墨麒麟和黑凤凰脸色剧变,他们万万没想到,时隔百万年竟会再次遇见烛龙。
“墨麒麟,黑凤凰,原以为你们早已陨落在三族战场,今日再见,倒是个意外。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修为依旧停留在大罗金仙,真是毫无寸进。”
烛龙语气平淡,却字字如刀。
墨麒麟周身涌现墨色神光,黑凤凰身边燃起黑色火焰,随时准备出手。
“贫道今日并非为斗法而来,但若你们执意送死,我不介意成全你们。”
烛龙淡然说道。
墨麒麟与黑凤凰虽怒不可遏,却心知烛龙实力远在他们之上。
尽管他曾在与魔祖罗睺一战中受创,境界跌落至大罗金仙,可如今气息俨然已是半步准圣。
面对如此强敌,他们只得强压怒火,选择隐忍。
烛龙转而看向通天,冷声道:“一万五千年前,杀我龙族数万精锐的,便是你吧?”
通天起身微笑:“正是贫道。”
“你不怕我?”
烛龙问道。
“有何可怕?”
通天从容应答。
烛龙冷笑一声,四周空气骤然凝结:“你就不怕我现在就杀了你?”
“谁敢动我三弟!”
一声厉喝自后方响起,老子与元始瞬间出现在通天身侧。
元始直视烛龙,语气森然:“这位道友,还请注意言辞。”
烛龙扫了二人一眼,见他们不过大罗金仙境界,竟敢如此嚣张,当即一掌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