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
几十年前在战场上,他的腿被弹片划伤过,虽然当时治好了,但阴雨天总会隐隐作痛。
他一直以为是小事,没放在心上。
顾柔继续说道。
“后来年纪大了,身体底子变弱,一些看不见的细菌就从那个旧伤口趁虚而入,在您的关节里安了家。”
“它们在里面不断繁殖,产生了脓液,所以您的关节才会又红又肿,一到晚上就剧烈疼痛。”
这番解释,清晰明了,逻辑严谨。
比那些只会说一堆听不懂的医学术语的专家,要好懂一万倍。
徐洋彻底被镇住了。
旧伤……细菌……脓液……
这些词组合在一起,让他瞬间明白了自己病痛的根源。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吃再多治风湿的药都没用,根本就没对症!
何秀兰也是一脸恍然大悟。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老徐这腿怎么肿得跟馒头似的,原来是里面有脓啊!”
她看着顾柔,眼神里已经不是欣赏,而是彻彻底底的崇拜了。
这丫头,也太神了吧!
光是摸一摸,问几句,就把那些厉害专家都搞不明白的病给说明白了!
顾柔看着两人的反应,最后抛出了重磅炸弹。
“这病,大医院治不了,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真正的病根,用的法子不对。”
她迎着徐洋震惊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我能治。”
三个字,掷地有声。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何秀兰张大了嘴,一脸的狂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赵倩也紧紧盯着顾柔,满眼都是小星星。
只有徐洋,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脸色反而沉了下来。
他死死盯着顾柔,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沉默。
漫长的沉默。
就在何秀兰以为他要发作的时候,徐洋缓缓向前探出身子。
他指着自己的膝盖,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京市医院的人亲口说了,我这是陈旧性损伤导致的关节不可逆。”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此刻没有一丝表情。
“小姑娘,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京市里的医生都说不行,你现在说行。”
“你知道你说的这个话,我是会当真的。”
“对于我这个老人家来说,是挺想活的,你这话给了我希望,不想再接受失望的结果了。”
“老人家,你的意思我明白。”
“你且看着。”
.......
顾柔将已经消毒完毕的银针与她前一日精心调配的药膏一一摆放桌子前面,并示意他将裤腿卷至膝盖上方。
只见徐老爷子的膝关节红肿异常,皮肤因积液而显得透亮浮胀,这正是典型的关节化脓性感染症状。
按照她的治疗方案,需先将关节内积存的脓液引出,再注入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
顾柔凝神静气,指尖拈起银针,一根根精准地刺入膝关节周围的特定位置。
她的动作看似轻巧随意,实则每一针的深浅与方位都经过缜密计算,不容毫厘之差。
更为特别的是,所有银针的尾部都呈倒垂之势。
待她屈指轻弹针尾,就见浑浊发黄的液体顺着针体徐徐渗出,滴滴答答落在提前备好的棉布上。
整个过程伴随着相当程度的痛楚,徐老爷子虽强自忍耐,仍不免面色发白、额角沁汗。
顾柔手下动作却丝毫未受影响,依旧稳健从容,只在施针间隙温声安抚道:
“徐爷爷,您再坚持片刻,这病症若不彻底根治,日后反复发作,只怕会影响您正常行走。”
徐老爷子年轻时也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硬汉,此刻却觉得这滋味比受伤还要难熬。
陪在一旁的何秀兰和赵倩,虽忧心忡忡却不敢出声打扰。
待第一轮施针结束,徐老爷子已是满头虚汗,但效果立竿见影——只见针孔处不断渗出泛着异味的黄色脓液,
渐渐在棉布上洇开一片
顾柔面不改色地取来干净软巾,细致地将周围皮肤擦拭干净。
如此反复施针四五次,直至再无脓液流出,她才将银针尽数取出。
一边照顾徐老爷子的阿姨连忙上前询问:“小医生,这样就算完成了吗?”
“还差最后关键一步。”顾柔一边回答,一边取来新的一批银针。
她揭开药罐,用针尖蘸取适量自制的深褐色药膏,再次精准刺入膝关节周围的穴位。
这药膏是她针对化脓性关节炎的致病菌特制的抗菌消炎制剂,其作用类似于西医的抗生素治疗。
待最后一根银针取出,令人称奇的是,原本严重浮胀的膝盖已明显消退,虽然仍有些发红,但比之前已然好转太多。
这般立竿见影的效果,连徐老爷子连声赞叹。
都说久病成医,他治疗过这么多次,对自己的情况和对对方的治疗,心里多少是有数的。
顾柔这一手很奇怪,跟别人的治疗方式相差很大。
看着那罐色泽沉郁的药膏,徐老忍不住问道:“顾丫头,你这药膏是……”
“这是专门抑制细菌感染的抗菌药,能防止病灶继续恶化。”顾柔解释道。
随后,顾柔让阿姨取来一个崭新的木盆,让阿姨去买这几味药材来煎。
所幸是很常见的药材,还是很好买的。
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药已经煎好了。
她把洁净的棉巾浸入温热的药液中,待充分吸收药力后,轻轻拧干敷在徐老爷子的膝头。
热敷带来的舒适感让老人长长舒了口气,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
“徐爷爷,现在感觉可好些了?”顾柔轻声询问。
“舒服,真是舒服多了……”徐老爷子闭着眼连连点头。
“能缓解就好,不过有件事要提前说明,这木盆和棉巾都是单独用的,千万不要再用作别的用处了。
徐老爷子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好好好,都听你的。”
顾柔转头向边上站立的阿姨详细交代了热敷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每隔一分钟就将棉巾重新浸药拧干再敷。
阿姨连忙应下,仔细记下每个步骤。
嘱咐完毕,顾柔便拿了纸笔,开始为徐老爷子配制内服汤剂。
顾柔采用的其实是融汇中西的治疗理念。
如引出积液与注入抗菌药物的步骤,原本是西医的常用治法。
但她通过深入研究,成功以中医的银针与草药实现了同等疗效。见张老先生如此好学,她便用中医理论耐心解释其中原理,至于那套独特的针法手法,一般人学不来。
这是她自己改良的,徐老爷子他们自然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