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盛夏。
距离那场席卷一切的“暗影”风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如同最温柔的治愈师,悄然抚平了惊心动魄的痕迹,将那些血与泪、恐惧与挣扎,沉淀为记忆深处一道淡淡的、却无法抹去的年轮。生活,以其强大的惯性,带着所有人奔向了新的轨道。
“开推公寓”依旧矗立在老街上,外墙的爬山虎比去年更加茂密葱郁。公寓里的日子,平静而充实,充满了烟火人间的琐碎温暖。
周可可即将升入高三,学业愈发繁重,但他眼神中的沉静已褪去了阴郁,多了份属于少年的专注与坚定。他依旧话不多,但不再是公寓里那个格格不入的幽灵,而是成为了这个“家”中一个沉默却可靠的存在。他会帮白三碗修理坏掉的电水壶,会在酷腾吹嘘健身成果时淡淡指出动作要领,会在刘下来陷入技术死胡同时给出关键点拨,也会在郭包佑为账目头疼时,用清晰的逻辑帮他梳理。那份曾用于黑暗的敏锐,如今化为了对生活的细致洞察和对他人的默默关怀。
楼笑笑(楼晚诗)顺利通过了自考的大部分科目,正在积极准备最后的冲刺。她脸上早已不见了初来时的惶恐与悲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温和。她成了白三碗厨房里的好帮手,是郭包佑处理邻里关系的“高参”,偶尔还会用成年人的视角,给酷腾和刘下来一些生活上的建议。她活出了“楼笑笑”这个身份的精彩,也将母亲林晚诗的坚韧与善良,完美地融入其中。
郭包佑的那本《暗影之光》取得了不错的反响,甚至有了再版的计划,让他颇有些“作家”的得意。酷腾的健身房生意红火,他还真的给白三碗办了张终身免费卡。白三碗的家常菜手艺越发精进,是公寓里当之无愧的“胃”之依靠。刘下来接了个大项目,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虽然依旧宅,但偶尔也会在大家聚餐时,说上一两个冷到极点的笑话。
这个由一群“社会边缘人”组成的临时家庭,在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后,纽带变得坚不可摧。他们彼此扶持,各自努力,在平凡的日子里,闪闪发光。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午后,郭包佑抱着一个崭新的三脚架和一台相机,兴冲冲地爬上公寓天台。
“各位!集合!拍全家福啦!”他朝着楼下中气十足地喊道。
很快,楼梯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酷腾第一个冲上来,穿着紧身背心,展示着饱满的肌肉,大声问:“老郭,哪儿拍?背景选好没?得把我拍帅点!”
白三碗笑着跟上来,手里还拿着块抹布:“急什么,等我擦把脸!郭经理,这相机新的啊?”
刘下来也慢吞吞地走了上来,推了推眼镜,好奇地打量着三脚架。
楼笑笑和周可可最后上来。楼笑笑换上了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气色红润,眉眼温柔。周可可依旧是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身姿挺拔,眼神清亮。
天台上,郭包佑早已选好了位置——以城市天际线和蔚蓝晴空为背景,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整个天台照得明亮而温暖。
“来来来,站位站位!”郭包佑指挥着,“酷腾,你个儿最高,站后排中间!三碗,笑笑,你俩站酷腾两边。下来,你站三碗旁边。可可,你站笑笑旁边,靠前一点。”
大家嘻嘻哈哈地按照指挥站好。酷腾努力摆出最酷的姿势,白三碗和楼笑笑自然地挽着手臂,刘下来有些拘谨地站着。周可可站在母亲身边,身姿放松,目光平静。
郭包佑调整好相机,设置了定时拍摄,然后快步跑到预留的空位上,站在了酷腾的另一边。
“都笑一笑啊!准备——三、二、一!”
快门声清脆地响起。
照片定格。
照片里,阳光灿烂得有些炫目。背景是繁华而宁静的城市。酷腾龇着牙,笑得没心没肺,露出一口白牙,肌肉贲张;白三碗温婉地笑着,眼角的鱼尾纹都透着慈祥;楼笑笑依偎着儿子,笑容明媚而满足,眼中闪着光;刘下来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难得的、真实的腼腆笑意;郭包佑站在中间,笑得像个弥勒佛,一脸满足。而周可可,站在母亲身旁,没有像酷腾那样夸张大笑,也没有像刘下来那样羞涩,他只是微微侧头,靠近母亲的方向,嘴角扬起一个清晰而柔和的弧度,那双曾经盛满冰霜和仇恨的眼睛里,此刻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清澈,平静,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真正的轻松。
这是一张毫无阴霾的全家福。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期许的笑容。过去的一切伤痛、恐惧、猜疑,仿佛都被这盛夏的阳光彻底蒸发,只留下历经磨难后愈发珍贵的团圆与安宁。
拍完照,大家还聚在天台上说笑。酷腾抢着看相机里的照片,大声点评着谁的表情最好。白三碗张罗着切西瓜。刘下来研究着相机的功能。郭包佑得意地炫耀着他的摄影技术。
楼笑笑侧过头,看着身边身高已经快要赶上自己的儿子,伸手,轻轻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周可可没有躲闪,只是微微低下头,任由母亲的动作,耳根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晕。
“真好。”楼笑笑轻声说,声音里充满了感慨。
“嗯。”周可可低低地应了一声,目光掠过眼前喧闹而温暖的伙伴们,望向远方广阔的天空。
地狱归来,幸而有光。这光,是法律正义的雷霆之光,是邻里守望的温暖之光,是母子相依的救赎之光,更是他们每个人内心不曾熄灭的、向善向阳的生命之光。
未来,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阳光正好,他们携手并肩。
未来,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