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团队安排了专用减震运输车,将“破空二号”推进系统从研究所搬到了西北基地。
整个过程严格控制温湿度,车上技术人员随时监控振动和压力变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稳妥无误。
沙漠被落日的余晖染成淡金色,细沙在微风中轻轻扬起,像流动的光点。远处的地平线上,夕阳低沉而热烈,映衬出基地孤独而又肃穆的轮廓。
运输车缓缓驶入基地。
姜蕴宁打开车门的瞬间,便感受到干燥空气带来的微微刺痛。她顺了顺工装上的口袋,下车,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迎接她的人。
顾远舟正站在基地内部通往试验区的走廊尽头,背后是被夕阳染成暖铜色的墙面。
身影被落日拉长,他抬手微笑着招呼姜蕴宁。
“顾老师,怎么样?没给你拖后腿吧?”姜蕴宁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轻松。
“瞎说,姜工就算是时间延迟,那能叫拖后腿吗?那叫为质量作保障。”顾远舟轻松回应,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跟在姜蕴宁身后的几名“破空二号”项目核心人员显然不太习惯顾远舟的这样睁眼说瞎话的风格,一个个抽着嘴角,忍住笑意。
将推进系统安顿好之后,顾远舟走到姜蕴宁身旁,笑意温和:“走吧,先去食堂吃饭。等下七点,开全员会议。”
“行。”姜蕴宁点点头。
她顺势扫了一眼身后的苏修远等人,“一起吧?”
苏修远轻轻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放松,“顾教授,姜工,我们几个等下自己去吃。这里我们很熟了!”
“别走丢了,就好。”
姜蕴宁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转身跟着顾远舟向食堂走去。
沙漠风轻轻卷起地面的细沙,微微卷起一丝凉意。
“接下来的任务还很重,预计半年时间。”顾远舟边走边与姜蕴宁说,语气平静而沉稳。
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他们的脚步声在走廊上轻轻回响,声音被宽阔的走廊拉得低沉、悠长。
在深空探测任务中,从主控系统与推进系统全系统联调到正式发射,中间通常还需要经过多个关键阶段,包括:全系统联调、环境试验阶段、发射前总检与评审、发射场总装与加注阶段以及发射准备与倒计时程序,总时间大概还需要半年。
姜蕴宁点头,随手拉开餐厅的门,看着人来人往的食堂,笑着说:“任务就没有什么时候轻过。”
顾远舟也跟了上来,笑着回应:“说的也是。”
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混着金属托盘的碰撞声与人声低语,热气在空气里氤氲成一层淡淡的雾。
灯光映照下,长桌旁坐满了忙碌的科研人员,不时有人抬头对他们点点头致意。
“先去打饭吧。”顾远舟微笑着示意她,“来得早,菜的选择就多一些。”
姜蕴宁点点头,拿起托盘,顺着队伍缓缓前移。
打好饭后,两人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落地玻璃可以看到远处试验区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如同散落在沙漠荒原上的点点星辰。
顾远舟突然开口:“等完成这个项目之后,我要休假回一趟京市。”
姜蕴宁正低头舀汤,闻言抬起头来,带着笑意:“这还大半年的事呢,都计划上了?这一点都不像顾老师的风格。你要是说半年后的项目计划安排,我还更容易信。休假?大概率是换个地方加班吧。”
顾远舟被她逗乐,笑着摇头:“加班,是必须要加班的。”
他语气轻描淡写,像是在说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无奈。
“我儿子刚出生那阵子,我几乎没在家,真正抱过他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那时候还在京大,天天能回家,虽然心思还在工作上,但至少能多见几面,也算陪伴;后来调来这里,一驻就是半年。视频通话都得挑信号好的时候打,连孩子换牙都错过了。”
他顿了顿,嘴角仍带着笑,却多了几分感慨,“才多久啊,一转眼,孩子都比我高了。听他妈说,现在连我回去,他都不太知道该怎么跟我说话。”
姜蕴宁安静地听着。
他语气轻,却透着些许遗憾。
“这些年一直离家,老婆孩子都没怎么照顾过。听说孩子学习不错,也挺懂事的——今年高考完,马上要上大学了。可我这当爹的,算来算去,除了打钱,好像就没尽过什么真正的父亲责任。”
“孩子会为你骄傲。”
她停顿了一下,又笑笑,“若是孩子跟你走同一条路,会更理解你。”
顾远舟低低叹了口气,眼神却柔和下来:“我倒希望他轻松些,别走科研。”
说到这,他自己也笑了,抬眼望向窗外那片闪烁的灯光,“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太费时间,太费头发了。”
姜蕴宁笑出声来:“还行,顾老师的头发比莫清文所长的更乐观。前些天,在科技部汇报的时候遇到莫清文所长,他还跟我说,他的‘凤英’和‘建国’都走了。”
“‘凤英’和‘建国’?”顾远舟挑了挑眉。
“对,莫所长的每一根头发都有名字。”姜蕴宁笑得更开怀了一些。
顾远舟看着姜蕴宁。自她还在高一时,他就认识她了。
二十多年过去,他自己已不复当年的年轻,而她,却依旧朝气蓬勃,笑容里透着不受时间侵蚀的生机。
片刻的沉默后,顾远舟开口,语气中带着少许的思考,“说到家庭……你真的打算就这样单下去?我自己虽然没怎么陪伴家人,但也深知家庭的重要性,你应该明白。”
姜蕴宁手里握着汤勺,目光却落在窗外闪烁的灯光上,眼中透着几分清亮与平静,“顾老师,我有男朋友了。所以,不用担心。”
虽然,顾远舟有些怀疑,但是以他对姜蕴宁的了解,这人不说大话。
所以,大概率是真的。
他暗暗为她高兴,嘴角带着一抹轻笑。
两人之间一时安静,只有窗外沙漠夜风拂过玻璃,带来轻微的沙响。
看到姜蕴宁吃完最后一口,他挽起袖子,看了眼手表,语气平稳,“差不多了,时间也到了,我们走吧。”
两人并肩沿着水泥路走向“逐光计划”的研发大厅。
空气中还残留着一点白日的热意,却被夜风轻轻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