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全自主研发的光刻机由姜蕴宁亲自命名。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深知这台设备承载着国家的期望与重托。
她将其命名为“旭日1号”。
旭日东升,否极泰来。
“旭日1号”正式上线后,“苍穹x4”项目依托姜蕴宁此前制定的方案,稳步推进研发进展。凭借科学严密的设计和团队的不懈努力,项目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实现了关键突破。这不仅彰显了姜蕴宁方案的指导价值,也为国产光刻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晨曦”项目的重大突破,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次的汇报由姜蕴宁亲自前往,向高层详细汇报项目进展与成果。
在汇报开始前,会议室门口设有多重安检,参会人员均需出示特殊通行证。会议内部严禁手机、录音设备入内,所有电子设备均关机。
宽敞的会议室内,气氛庄重。
国家科技部部长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端坐在主桌旁,神情凝重。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以及几位科技专家组成员也在座。
姜蕴宁手持资料,步入会议室,行礼后开始汇报:“各位领导,‘晨曦’项目现已成功完成第三阶段的边界条件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性能均达到设计预期,设备已具备量产条件。”
她详细展示了数据和实验成果,解答领导们的提问。
姜蕴宁在展示数据时,使用的是国家加密网络下的专用终端,所有资料均经过脱敏处理,只呈现核心指标和趋势分析,避免泄露任何敏感技术细节。
领导们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纷纷认可项目组对安全保密的严谨态度。
部长点头赞许:“这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我国半导体制造能力意义重大。”
副部长补充:“相关部门将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产业链完善,确保技术持续升级和规模化推广。”
姜蕴宁坚定地说:“我们会继续保持技术领先,确保‘晨曦’项目顺利转入量产阶段,同时加快后续光刻机更先进版本的研发步伐,力争实现3纳米及以下制程的突破。”
发改委负责人点头赞同:“期待你们不断突破,推动国产光刻机迈向更高水平,为国家芯片产业保驾护航。”
汇报结束后,相关部门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加快完善,确保技术持续升级与规模化生产。
目前,新一代国产光刻机已具备“苍穹x2”系列芯片的量产能力,但为了满足更先进的3纳米及以下工艺需求,“晨曦”项目将继续推进后续光刻机的研发和升级,力争实现“苍穹x3”及更高系列芯片的量产,迎接更为严峻的技术挑战。
在市场推广策略上,已完成量产且稳定运行的“苍穹x1”主要面向民用市场,确保信息安全和应用的广泛可靠;而技术更为先进的“苍穹x2”则优先供应给对安全和性能要求极高的重点部门,如军工和国防领域。
此举既保障了民用领域的稳定发展,也使关键领域能够率先享受到更高端的技术支持,实现技术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国家科技部在西方国家调查尚未完成之际,抢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苍穹x2”已成功通过小规模量产验证。
由于灯塔国对光刻机核心技术实施了严密的封锁和管控,尚无任何国家或机构敢向华国出口相关设备。但正是在这种极端限制下,‘苍穹x2’实现了小规模量产,标志着华国已成功突破了核心技术瓶颈,技术水平遥遥领先国际同行。
“旭日1号”研制成功的消息一出,宋承泽便收到了内部通报,震惊难掩。
“‘苍穹’系列刚刚取得突破没多久,现在竟然连光刻机也实现了突破?”
他忍不住感叹:“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
身为外交部负责科技与国际合作的骨干人员,宋承泽很清楚——无论是“苍穹”系列,还是正在推进的“晨曦”项目,姜蕴宁都是无可替代的核心负责人。
随之而来的外交部例会氛围格外热烈。
外交部例会上,宋承泽严肃阐述了“苍穹x2”量产消息发布的战略意义。
他强调,“此举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半导体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更传递出我国开放合作的坚定信念和自信。”
这时,樱花国的记者举手提问:“宋先生,华国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否会限制关键技术出口?未来如何平衡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
宋承泽沉稳回答:“华国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原则。我们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技术安全的前提下,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进步。技术发展不应成为阻碍合作的壁垒,而应成为促进互信和共同繁荣的桥梁。”
华国的态度十分明确:虽然坚持开放与合作,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绝不妥协。合作必须建立在保障国家和技术安全的基础上,绝不会盲目开放或冒险泄露敏感信息。
这个问题已经触到华国的技术安全底线,继续追会让现场气氛尴尬,而且得不到任何新信息。
樱花国的记者微笑点头表示理解,他合上笔记本,礼貌结束这个话题。
紧接着,一位来自欧盟的记者举手发问:“宋先生,既然华国强调开放合作,那么在半导体供应链上,是否会考虑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标准,来确保技术兼容与市场互通?”
宋承泽点头回应:“这是我们愿意推动的方向。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愿意与各方共同探讨,在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开放的规则体系。”
话音刚落,灯塔国记者接过话筒,语气试探:“那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华国是否会对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设立更多审查或限制措施?”
宋承泽微微一笑,答得不疾不徐:“安全审查是任何国家的正当权利,但我们同样会确保环境稳定、透明、可预期,让真正愿意合作、遵守规则的企业在华安心发展。”
宋承泽滴水不漏的回答,让在座的各国记者面面相觑。